食日谈

食日谈 Vol.21 冰箱越大,吃得越差?中美家庭冰箱里的食物体系


Listen Later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食日谈主播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舒萌。我们将以舒萌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为什么好像象征着家庭富足的大冰箱,实际上却反映出食物的匮乏?

主播和嘉宾分享了她们在美国各自的亲身经历,开启了一场美式饮食方式的“吐槽大会”: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巨大的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等因素,这些都造就了美国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美国中产以上社区超市中新鲜但昂贵的蔬菜的出现,让食物的区别又承载着阶层和地区的分化。

但同时,美国多种多样的另类食物选择也令人羡慕。从在农夫市集买姜的奇妙探索,到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的运作,事实证明“非主流”模式能够在美国饮食转型的浪潮中,提供好吃、健康、新鲜的本地食物。

相比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白人饭”,主播们感叹中国拥有本地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简直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幸福。但是同时我们也担心,近年来中国的饮食消费是否也在逐渐向高盐糖脂的压力饮食靠拢?在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否拥有一根被驯化的舌头,失去了对好味道的认知?

在庞大的体系之下,个人能够有不一样的选择吗?我们能通过集体行动塑造我们自己的食物选择吗?如何在社会时钟的规训下保持自我,并尝试寻找创造另类脚本的可能性呢?怎样吃饭才能维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舒萌:食通社常驻作者,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坚定的反“白人饭”主义者。

天乐:食通社编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被生态小农的好食材拯救的懒厨子,最近忽然意识到,最常做的菜式里,有一半可以被归入“白人饭”。

万琳:食通社同事。从没想过后来会在一个关注吃的机构工作,这可能也归功于长达9年的异国生活经历。

王昊:食通社编辑。本期节目中唯一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但从吃的角度看也许是种幸运。


时间轴

00:33 舒萌为食通社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受到读者欢迎:冰箱大好像是件好事,但背后反映出美国饮食的什么问题?

02:38 什么原因成就了美国人装满预制菜的的冰箱: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的超大份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

06:41 美国中产以上的社区超市里,开始出现新鲜但昂贵的蔬菜。消费者偏好的区别,也承载着阶层、地区的分化。对比美国那些无法吃到新鲜蔬菜的“食物沙漠”,中国还有本地农贸市场、菜市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2:54 令人震惊的“白人饭”:装在小盒子里的胡萝卜条、黄瓜条、沾点酱就是一餐。早年间对美国的想象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天堂”,亲身去到美国后才发现饮食更加匮乏。

19:12 在美国哪里都找不到的姜,在农夫市集上找到了。

21:52 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帮学生提供平价食物的选择,也帮助当地小规模农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主流供应体系之外,我们需要另外的销售模式来提供好吃、健康、新鲜、本地的食物。

25:03 吃完垃圾食品后再来盘沙拉:你也为了“健康饮食”购买过“赎罪券”吗?

28:55 吃肉过量的不只是美国人,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人也同样肉多菜少。为什么国内吃播中都是吃加工食物?炒年糕、火鸡面、奶茶吨吨吨……为什么压力越大,饮食就越趋向充满“盐糖脂”本能的饮食?这样吃下的食物可以饱腹,但营养欠缺,可能导致“隐形饥饿”。

31:06 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会不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味道?工业化体系没有留存多样性,也不给消费者选择更优质食物的权利:半成品、预制菜流行后的上海,甚至很难再吃到明火制作的生煎包。

36:59 作为消费者,你无法知道食物里到底被加了什么:从农残到抗生素,不健康的饮食令人发胖、长痘。在社会压力下追求高盐糖脂的饮食方式,还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让人难以改变饮食习惯。

43:47 从小开始吃学校食堂的盒饭,长大因为生活压力饮食简陋,或许是我们被追求高效、追求一致性的社会时钟规训的结果之一。当集体行动的脚本过于强大时,个人很难单纯凭借自己的意愿去突破它。

54:24 虽然个人选择高度嵌入社会结构,但是总有一些人他会创造“另类的脚本”,让人得以解放自我。

58:40 社会学博士的洞见:怎么吃,是人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社会性活动。


在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A Cluttered Life: Middle Class Abundance)中,受访的32个美国中产家庭拥有巨大的冰箱,层层叠叠的加工食品拥挤在一起,占领了每一个角落。“我们之所以需要如此大的冰柜,就是因为我们主要存放有预包装的加工食品。”参见旧文《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

万琳在美国留学时的宿舍公用冰箱:微波炉速热食品是学生们的最爱。图:万琳

节目中提及的美国大超市应该怎么逛?答案是学黄花鱼——爱贴边。参见旧文《北美流行的超市攻略:溜边逛,不要去中间!》



舒萌在播客中提及的康奈尔大学的食品店Anabel's Grocery。这家商店完全由学生运营,除了售卖食品,还会组织聚餐、关于食物的讲座、拜访当地农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作者尚毅就是美国中西部小镇的一位农夫市集主顾,她也在食通社发表过一系列“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万琳在美国苦苦寻觅的生姜,在广东的一家菜市场,一个摊位能够提供十几种不同品类,充分满足当地人精细的烹饪需求。图:天乐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统筹:晓晶

编辑 :王昊

制作 :小葡萄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食日谈By 食通社

  • 4.5
  • 4.5
  • 4.5
  • 4.5
  • 4.5

4.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食日谈

View all
一席 by 一席

一席

102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故事FM by 寇爱哲

故事FM

928 Listeners

没理想编辑部 by 看理想新媒体部

没理想编辑部

162 Listeners

过刊 by 过刊编辑部

过刊

46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7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3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2 Listeners

问题青年 by 问题青年Wonderers

问题青年

9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58 Listeners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by 潇磊&刘飞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311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204 Listeners

厨此以外 by 陈宇慧

厨此以外

24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5 Listeners

这病说来话长 by 汤瀚森

这病说来话长

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