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
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
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3 他人非地狱
萨特于其存在主义思想中有云“他人即地狱”,认为在他人的注视中,自我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就遭到了损害,这也与卢梭“自立”观一脉相承。但在经验主义看来,这些斗不过是“语法命题”。儒家之礼,在将他人引入生活后,不仅没有想象中主体性的问题,相反是个体达乎中道的必然视角。
A.《雍也》博文约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B.《述而》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C.《泰伯》四无礼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第二次三句总结
问答部分
(今天的问答部分非常精彩)
By 翻转电台FlipRadio4.5
247247 ratings
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
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
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3 他人非地狱
萨特于其存在主义思想中有云“他人即地狱”,认为在他人的注视中,自我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就遭到了损害,这也与卢梭“自立”观一脉相承。但在经验主义看来,这些斗不过是“语法命题”。儒家之礼,在将他人引入生活后,不仅没有想象中主体性的问题,相反是个体达乎中道的必然视角。
A.《雍也》博文约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B.《述而》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C.《泰伯》四无礼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第二次三句总结
问答部分
(今天的问答部分非常精彩)

102 Listeners

454 Listeners

428 Listeners

473 Listeners

1,023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370 Listeners

1,115 Listeners

312 Listeners

58 Listeners

306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7 Listeners

1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