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傳承先民優美文化,教忠教孝,勵志奮勉,藉由研讀、討論、交流心得,讓中華文化及語言之美得以永續傳承。古早話推廣協會官網及各影音社群平台綜整,歡迎舊雨新知&熱愛古早話的伙伴們踴躍訂閱收看&聽!1.古早話推廣協會官網http://www.acppa.org.tw/WebMaster/2.協會FB臉書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AncientChin... more
FAQs about 台語朗讀千家詩:How many episodes does 台語朗讀千家詩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93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20, 2023第一百七十二首 早春 作者:白玉蟾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七十二首早春作者:白玉蟾詩篇:南枝纔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簡介:白玉蟾是南宋福建閩清人氏,曾在武夷山修道。後蒙南宋寧宗天子召進臨安太乙宮,封號“紫清明道眞人”精畫梅竹,又擅詩作。這首以:「早春」詠梅。把梅花開放時節,梅花姿態、梅花芬芳,梅花在月下、水邊的麗影,描繪得淋漓盡致,但隻字未提到「梅」。這種含蓄手法:正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意境!首句的“南枝”就因向陽,應證古早話「向陽花木早逢春」所以南枝先開二三蕊的梅花,算是最早綻放。第二句:「雪𥚃吟香弄粉些」“雪𥚃”是加強早春百花,依然是梅花綻放最早。“吟香弄粉”這句是把早春的梅:花態、花容花香、花蕊、花瓣⋯⋯逐一欣賞得精至入微。後二句:進一步把梅花綻放四週環境,創造䑃朦朧朧的隱約美,又將花、雪、月、水、煙,沙連成一片。對仗工整,“淡淡著煙”對準深深籠水,“濃著月”對淺籠沙。這種“句中對”更能増強詩篇的節奏感。儘管字句中亳無梅字,隱喻中卻將梅花點活,使全首充滿春意盎然,富有生命活力。附記:些是詞句語氣,並沒任何釋義。二:些⋯⋯是一點點的意思。台語(古漢語)發音差一點點,意思就截然不同提供參考!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4minPlay
December 18, 2023第一百七十一首 梅 作者:王淇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七十一首梅作者:王淇詩篇: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簡介:作者王淇生平並沒资料。只知他與千家詩編撰之一謝枋得頗有往來,因此千家詩留下二首佳作。歷來詠梅詩篇不計其數,王淇這首新頴別致,風趣、活潑、獨具一格。「不受麈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起句:就從梅花高潔淡雅加上人性化,比如冰清玉潔的佳人,或超凡脫俗的隱士。不受濁世虛華沾染,心甘情願生長在簡陋純樸竹籬茅舍生息,與世無爭。「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林和靖何人也?整句意思,好像很後悔認識他!林和靖就是林逋北宋隱士,畢生不官不婚,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自樂,人稱:「梅妻鶴子」歴來只要提到“梅”必定想到他,可見他跟梅是一體。這樣名士為什麼用「誤識」這二字是否太冒昩呢?這就是倒反寫法風趣,如同“語不驚人死不休”故意引人注目。結句才說出,本性淡雅的“梅”因林逋而被無數詩人糾纒不休。是冒失,是褒揚,就真相大白。也因「誤識」標新立異,成為眾多詠梅詩篇獨具特色的風格!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4minPlay
December 13, 2023第一百七十首 霜月 作者:李商隱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七十首霜月作者:李商隱詩篇: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皆耐冷,月中霜裏鬦嬋娟。簡介:詩的特點在於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能在平常題材中,用不平常的詞彙,創造高超優美的意境,也是特點。主題霜月是深秋月夜景色,本當蕭肅冷寂。他卻借神話中,霜、月、冷艶特色,爭美競妍,妙筆生輝,堪稱是特點中特點。「初聞征雁已無蟬」首句就用南飛雁群,揮別秋蟬,表示時光推移進入深秋。第二句「百尺樓臺水接天。」居高臨下,在樓台所見水色,上接天空的景象,成為文字的背景。列隊南飛雁鳥,就透出一股寂寥蕭肅秋氣。“青女”就是掌握降霜落雪女神,“素娥”就是月宮仙子同時浮現,儼然地面覆蓋秋霜,秋月寒光四射。那種霜月交輝,寒氣迫人,更呈現秋夜玉潔冰清之美。詩意到此以已臻境,結句不知如何收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鬦嬋娟。」輕而易舉迎刃而解。甚至將秋月玉潔冰清之美,化實為虛,轉合執司霜降青女,與高處不勝寒的月宮仙子,彼此相互比鬥嬌美姿容!冷艶、冷艶之至難怪李商隱受尊稱:開晚唐「冷艶」詩風先軀!附記:早年與很多喜愛古詩朋友研究討論。有人提及此詩第三句末字,如果能把「冷」改「寒」豈不是更典雅。沒錯,㨂字造句寒肯定比冷好。難道李商隱不會用嗎?不!只因“寒”是平聲,“冷”是仄聲,詩用平聲起韻,第三句的韻腳,必定要用仄聲,否則?就變成「沒平沒仄」。這就是詩的韻律,平仄比選字更為重要。提供參考!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December 11, 2023第一百六十九首 寒夜 作者:杜耒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九首寒夜作者:杜耒詩篇: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様牕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簡介:好詩令人激賞,佳句便成名言。就如同詩的第一句,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口頭語。作者杜耒北宋江西臨川人氏,生平並無詳細資料記載,只知推動變法的王安石,幼年曾經受他啟蒙,可見他是飽學書儒。詩題原名「寒夜客來」。採用開門見山的格式,首句就將主題點出「寒夜客來茶當酒。」雖是脫口而出,流傳甚廣,只要細嚼慢嚥的品賞,恁會回味無窮。首先:寒冷夜晚有朋來訪,必是熟悉的知友。第二:熟悉至不用備酒款待,可以茶代酒,那種交情可想而知。第三:作者是文人學士,這位冒著寒冷的夜晚專程來訪友人,也絕非庸俗之輩,所以才能寒夜煮茗,圍爐深談。竹爐火炭紅炎,壼中熱水滾滾,賓主以茶代酒,溫馨𣈱談爐火暖身,茶香沁心,這是何等清雅!三四二句:再從室內轉向室外相映。夜深人靜,明月如霜照在窗前,陣陣冷風吹進寒梅清香,使茶逢知己勝過酒的賓主,更加神清氣爽。這就是宋詩借景融入說理風格。隱讚寒夜造訪至友,如梅花高潔人品,值得深交。一様窗前月,寒夜圍爐品茗,但多了寒梅芬芳,那氣氛就有天壤之別。全詩結構小巧雅致,不僅妙思,又能曲描其狀,淡中有味,的確是小品中佳作。附記:客是讀音話音:客⋯⋯人客來坐。二:湯是讀音。話音:湯⋯⋯一碗湯真合味。提供參考!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December 06, 2023第一百六十八首 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八首楓橋夜泊作者:張繼詩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簡介:張繼玄宗時代進士及第。他的作品不多,但這首使他聲名遠播。古早話說「人怕出名」就是太出名了,連後來北宋一代文壇盟主歐陽修,也對此詩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於理說不通,這就是作文章通常毛病,如張繼這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敲鐘呢?』可是經過查訪,蘇州鄰近寺院確有三更半夜敲鐘風俗。這點北宋一代文壇盟主,也有武斷之議。可見「去執著,破完美」確是至理名言。張繼作品雖然不多,但他的詩境純真樸素,不事雕琢,體味雋永情韻悠遠!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既寫江邊之景,又作思鄉之情。後二句:城、寺、船、鐘聲,渾然空靈曠遠。夜行無月、依漁火醒目,增添霜寒之感。夜半靜寂,又聞烏啼鐘鳴扣人心弦。如此明滅對照,無聲有聲襯托,使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每個人感同身受。姑蘇城夜空搖曳飄忽,涵蓋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無數的尋夢者。也把原本「妙利普明塔院」改成方今世界馳名:「寒山寺」!附記:第四句最後一字「船」。它是詩韻下平聲一先韻。同第一句韻腳“天”第二句韻腳“眠”“船”都是同一個聲韻。如果您讀‘船’就變成拗韻不合詩律。所以我經常向大家報告,台語是保存古漢語最多方言之一。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December 04, 2023第一百六十七首 冬景 作者:蘇東坡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七首冬景作者:蘇東坡詩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簡介這首是宋哲宗元佑五年初冬季節,(1090)時任杭州知州,東坡先生寫給至友劉景文佳作。以冬季現成實物比喻,鼓舞至友必須豁達、樂觀進取、也藉此推崇他高尙人品。詩從出麈而不染的荷花謝了,連平時像雨傘保護荷葉已枯萎了。如同感傷時光無情,時運不濟。第二句馬上將筆勢劈空振起:「菊盡猶有傲霜枝」道盡秋菊孤高之態與貞亮之節。更進一步分析:歲月無情把花、葉、摧殘,『傲霜枝』猶如內在精神,還是不能被外來惡劣環境打倒。這種互文見義、呼應之勢的手法,確實令人稱絕。第三句:世人皆以蕭瑟秋風,嚴寒冬季為苦。他偏稱是“一年好景”而且諄諄叮嚀“君須記”。全句平淡無奇,卻是令人意料之外的感受,結句若無充實完善,整首就變成虎頭蛇尾的虛張聲勢。「最是橙黃橘綠時」,不只描寫果實成熟豐碩,色彩也黃綠相映,確實是化腐朽為神奇妙筆。這首雖是贈送劉景文,也是在鞭䇿自己。因為寫這首時他已五十五歲暮年。加上仕途坎坷挫折,但他生性豁達樂觀進取,更不因年老消沉,而且越挫越勇。就如橘樹、任它風狂雪飄,整株還是滿滿果實,而且葉青,不亞寒冬的松柏。北宋大文豪一句「最是橙黃橘綠時」讓千百年來的世人,都能分享他文化、詞藻的果實。附記:蓋是讀音話音:蓋⋯鼎蓋二:枝是讀音。話音:枝⋯⋯枝仔冰。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November 29, 2023第一百六十六首 冷泉亭 作者:林稹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六首冷泉亭作者:林稹詩篇: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簡介:作者林稹只知他是浙江吳縣人氏,進士及第,其他並無資料可查。「冷泉亭」是在杭州靈隱寺飛來峰下,因建在冷泉澗上而聞名。上聯:「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泉水深澈而明淨,沁涼心脾,神清氣爽引起詩興大發。泉水雖是以冷為名,而真正冷暖,是隨一年四季變化,只有它自己最清楚。下聯「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這二句『墨悲絲染』感概,正是他想表達心聲。冷泉之水,流入西湖,彷彿進入一口大染缸,與來自四方八面流水混合,不分晝夜,都要載著船隻游湖,當中很多燕瘦環肥的歌姬美女,難免會受到胭花脂粉的感染。緃然它又回到原點冷泉,恐難返本還原,回復昔時深澈明淨本質。這與唐朝詩聖杜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同工異曲,不謀而合。這確實是至理明言。多少青年學子初入社會,都記住讀書明理,一定要做清清白白的人。可是經過社會大環境污染,還有幾位能堅持一本初衷:在山泉水清的準則呢?介紹時下一帖良方「詩詞經典」能淨化人心,洗滌心靈,讓我們秉持率真本性,保有赤子之心。在山泉水清的準則,如影隨形,讓您身心健康!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November 27, 2023第一百六十五首 泛舟 作者:朱熹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五首泛舟作者:朱熹詩篇: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簡介:這首是繼上首「觀書有感」續篇,千家詩以「泛舟」為題。也是理學代表經典的佳作。唐代是詩歌創作最昌盛的朝代,唐詩抒情為主。宋朝理學興盛,因此宋詞皆以理學為中心,這就是唐詩與宋詞最大的區別。如這首起句以:春天江水漲満,再大的船艦在江中行駛,也輕若鴻毛。不像以前水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難移動。船行中流自由自在,盡藉春水漲滿之助。「理學」最崇尚是大自然法則,整首突顯「春水」的重要,似有哲理的玄機。依據後人深入研究,朱子治學,律己甚嚴。可能遇到屏障苦思不解,憑他學貫天人深思熟慮之後終能迎刃而解。才把這段心得,借助形象說理,回歸大自然法則實義。有人認為:詩是形象產物,只宜寫景抒情,不適闡提說理?這確有探討的餘地。朱子很多成名佳作,都是膾炙人口老少咸宜。如上首與這首重點「水到渠成」「自由自在」都以鮮明形象,表達學習中悟出真理,具有啟發性又返樸歸真,的大自然法則為規範,依理趣及詩趣花開並蒂,不是兩全其美嗎!提供參考!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怏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November 22, 2023第一百六十四首 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台語朗讀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四首觀書有感作者:朱熹詩篇: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簡介:朱熹南宋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更是閩學派翹首。十八歲就進士及第,為官五十載,歷經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元老,但在朝只有短短九年,其於四十餘年都在外地講學授課,發揮孔子周遊列國,有教無類的精神。也是非孔子親傳弟子,能進孔廟大成殿,享有朝野春秋二祭大典第一位。在儒家地位崇高可想而知。這首詩就如他四十餘年教學塑影。「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他將半畝方形池塘,當成一面境,清徹明亮,讓天上光影、雲釆能在水面上浮動流轉。雖是景物描述,卻是非常生動。譲人心胸開闊,心情清朗。後二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第三句的問句,照理應該要問,半畝方塘究竟多深?才讓水影,清明如鏡,能映照天上雲彩。不用“深”反用“清”如許?這是宋詩最巧的“理趣”。結句又將詩境拉遠,觀望遙遠源頭,活水不斷,湧進方塘才使半畝方塘水清如境。「源頭活水」是朱子教學最成功的名句。寓意深刻,內涵豐富。追求學問切須日增月進,廣泛的理解,方能才思不斷日新月異。這首詩展現是宋詩的「理趣」,與唐詩「情趣」最不同的區別。這首詩更如朱子教學,四十餘年的縮影。「源頭活水」也成為治學與為人的格言!附記:讀詩韻腳非常重要,如這首:它是上平聲十灰韻開、徊、來,如果您把徊讀“回”就變成沒押韻,這是讀詩至為重要。提供參考!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5minPlay
November 20, 2023第一百六十三首 直中書省 作者:白居易台語朗䜖千家詩古早話推廣協會製作王子龍引讀第一百六十三首直中書省作者:白居易詩篇: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簡介:這首應該是唐穆宗,長慶元年(821)所做。仕海浮沈十餘年,因詩名遠播,又蒙召回京任中書舍人。本為可展經緯之才報效朝庭,奈何常進忠言如石沉大海,毫無下文。深有懷才不遇感觸。這首就在中書省當値,有感而發所寫。「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好美妙對仗,“絲綸閣下”對上“鐘鼓樓中”。絲綸閣是中書省別稱,專為天子撰寫詔書的重地,沒有重要詔書可寫,就如同無事可作。只聽宮中鐘鼓樓,準時準刻報時聲音那種無聊至極可想而知。順便探討一句「晨鐘暮鼓」很多人認為出自:“寺院”其實是來自宮廷報時鐘鼓樓。日間敲鐘、暮間擊鼓,順便提供參考。「獨坐黃昏誰為伴?」是問句,「紫薇花對紫薇郎」是答語,無聊到自問自答。那種未受重用,坐冷板椅孤獨,惟有與花相對無言。短詩最可貴之處,就是表達絃外之音。這首含而不露的手法令人嘆服,對仗絕妙問答清新,更能引出詩中情趣。可稱是小品中經典之作!附記:閣是讀音尊稱的意思。比喻請問閣下尊姓大名?話音:閣⋯⋯這座樓閣真媠。提供參考!再來複誦一遍⋯千家詩,相研究集思廣,共進修讀詩快樂!關鍵字:千家詩、閩南語、台語、詩詞、古早話...more4minPlay
FAQs about 台語朗讀千家詩:How many episodes does 台語朗讀千家詩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9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