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两汉期间是以儒家为统治思想。但是在东汉政权瓦解后,儒家作为统治地位也随之动摇。魏晋时期文化发展及其迅速的,还有就是对于思想的研讨。魏晋门阀士族为了统治需要从而寻找新的理论体系,魏晋玄学是一种研究老庄的哲学思潮。... more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4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26, 2023《后秦、大夏与西秦》五西秦乞伏国仁,鲜卑族人。乞伏国仁的上代从民族大迁移时代开始,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在迁移的过程中,乞伏、如弗斯、出连、叱卢四个部落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的部落联盟。其中乞伏部落有一个酋长,骁勇善骑射,四部服其雄武,推为统主。这个鲜卑族的四姓可汗,便称为乞伏可汗。西晋泰始(公元265-274年)初,乞伏鲜卑到达了陇西高平川(今宁夏南部的清水河)。高平川是有名的苦水,不适宜放牧,因此他们又翻越牵屯山(在今宁夏固原西),放牧于苑川水(在今甘肃榆中东北)、度坚山(在今甘肃靖远境内)、麦田山(在今甘肃靖远东北)、勇士川(在今甘肃榆中东北)一带,几乎有一个半世纪之久1。苑水一带,据《水经·河水注》“为龙马之沃土”。王莽末,马援曾在这儿屯田,“请与田户中分(二五分成)以自给”。这个地区既便于发展农业,又适宜于畜牧,乞伏鲜卑定居下来后,部落就很快发展起来了。淝水战后,苻坚败亡,乞伏鲜卑的酋长乞伏国仁也招集部落,有众十余万,成为陇山以西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公元385 年,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前秦主苻登在公元387年封国仁做苑川王。国仁死,弟乾归统部,改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苻登也就封他做金城王。公元394年,苻登败死,乞伏乾归尽有陇西之地,自称秦王,史称西秦。公元400年,迁都苑川。乞伏乾归旋为后秦主姚兴所败,降于后秦,姚兴以乞伏乾归为河州刺史。不久姚兴又怕乞伏乾归势大难制,就在他入朝长安的时候,留他在长安做官,其子伏炽磐在苑川统率部落。乞伏乾归留居长安三年(公元406至409年),回到苑川,这时赫连勃勃的夏国强盛,威胁后秦岭北城镇,姚兴已没有余力经营陇西。公元409年七月,乞伏乾归又称起秦王来了。公元412年,乞伏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乞伏炽磐在位时期,是西秦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他乘南凉饥馑衰乱,灭南凉秃发傉檀;又屡败吐谷浑的军队;还掠夺了卖汗部落的牛羊五十余万头。西秦的疆境:“西逾浩亹(今青海乐都东),东极陇坻(陇山),北距河,南略吐谷浑。”(《读史方舆纪要》) 公元428年,乞伏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暮末“刑政配滥,内外崩离,部民多叛”(《魏书·鲜卑乞伏国仁传》)。到了公元430年,从正月到九月没有下雨,饥荒严重,人民流亡的又很多。乞伏暮末想东趋上邽,归附北魏,率户一万五千走到南安(郡治道,今甘肃陇西东南)的高田谷,遭到夏主赫连定的堵击,退保南安城。翌年,夏军进围南安,暮末饥穷出降,西秦亡西秦四主,立国凡三十七年。...more6minPlay
October 25, 2023《大秦、大夏与西秦》四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读史方舆纪要》)夏国的版图虽然不如后秦全盛时期广大,但是它的军事力量却超过后秦。赫连勃勃在公元413年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都城统万城(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用蒸熟的土筑城,筑成后用铁锥刺土,如果刺进一寸,就杀掉筑城的人。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其坚可以砺(磨)刀斧。台榭高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统万城的南门叫朝宋门,东门叫招魏门,西门叫服凉门,北门叫平朔门。赫连勃勃自以为将会“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所以取了这些名字。他为人极端狂妄,也极端残忍。“所造兵器,匠呈必死。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凡杀工匠数千人。常居城上,置弓箭于侧,有所嫌忿,手自杀之。群臣迕视者凿其目,笑者决其唇,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魏书·铁弗刘虎传》)他是个"视民如草芥”的暴君。赫连勃勃攻取长安后,于长安置南台,以太子赫连瓒录南台尚书事,镇长安。后来赫连勃勃想废赫连瓒而立少子赫连伦为太子,赫连瓒从长安出兵攻赫连伦于高平,伦败死。赫连勃勃第三子赫连昌又率兵袭杀赫连瓒,赫连勃勃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位。公元426年,北魏主拓跋焘趁赫连勃勃新死,夏国局势不稳之际,派大将奚斤等率兵五万余,袭取蒲坂,进据长安;自己亲率精骑二万,渡河袭统万城,掠得牛马十余万,徒其民一万余家而还。公元427年,夏主赫连昌遣其弟赫连定率众二万攻长安,与奚斤相持。魏主拓跋焘动用了十万大军,乘虚进攻统万,拓跋焘率轻骑三万兼程至统万城下,夏主赫连昌以步骑三万迎战失败,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市)。魏军占领统万城,掠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赫连定反攻长安未得手,听说统万失守...more8minPlay
October 22, 2023《大秦、大夏与西秦》三大夏赫连勃勃,匈奴族人。原是匈奴南单于的后裔。赫连勃勃的曾祖父叫刘虎,刘虎的祖父去卑是南匈奴的左贤王;刘虎的父亲诰升,为南匈奴五部帅之一的北部帅。诰升爰死,刘虎继承了北部帅的职位。北部帅统率匈奴四千余落,居住在新兴郡(郡治新兴,今山西忻州)虑虒县(今山西五台北)之北。刘聪建立匈奴王朝,刘虎以宗室的关系,被封为楼烦公、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今山西忻州北七十里的云中河)"3,成为并州北边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晋并州刺史刘琨曾联合拓跋鲜卑进攻刘虎,刘虎被击败,西渡黄河,退往塞外。刘虎死,子刘务桓代领部落。务桓(一名豹子)“招集种落,为诸部雄”(《魏书·铁弗刘虎传》)。石虎任命他为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务桓子卫辰,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女婿。由于什翼犍屡次出兵袭击卫辰,卫辰乃改而归附苻坚。苻坚灭拓跋什翼犍后,分代国为二部,黄河以东的一部分,由刘库仁来督摄;黄河以西的一部分,由刘卫辰来督摄。苻坚并任命刘卫辰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驻屯代来城(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西)。淝水战后,刘卫辰势力发展,“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公元391年,北魏拓跋珪自五原金津(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南渡黄河,直抵代来城,卫辰被部下所杀。拓跋珪杀卫辰子弟宗党五千余人,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赫连勃勃是刘卫辰的第三子,辗转逃到高平川(今宁夏南部的清水河),投奔后秦的高平公破多罗没弈千(鲜卑族),没弈千把勃勃招为女婿。勃勃不久出仕后秦王朝为骁骑将军,姚兴非常器重他,对人说:“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收其艺用,与之共平天下,有何不可!”其后姚兴任命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在今陕西榆林西)五部鲜卑二万余落,镇朔方。公元407年,勃勃率其众三万骑,伪猎于高平川,袭杀了岳父破多罗没弈千,尽并其众。...more6minPlay
October 07, 2023《大秦、大夏与西秦》二保障。姚兴“立律学于长安”,调集郡县没有职任的令史到长安来学习,学习结束,回到原郡县“论决刑狱”。如果州郡碰到疑难案件,可以转请廷尉(最高司法官)来定谳。姚兴自己也经常到褡议堂“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冤滞”(《晋书·姚兴载记》)。封建社会的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但是有了成文法律,并根据它来量刑定罪,这比滥施刑法,草菅人命要好得多。姚兴还大兴儒学。当时有姜龛、淳于岐、郭高等耆宿,“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兴每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凉州胡辩,苻坚之末,东徒洛阳,讲授弟子千有余人,关中后进多赴之请业。兴敕关尉日:‘诸生溶访道艺,修己厉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 于是学者咸劝,儒风盛焉”(《晋书·姚兴载记》)。姚兴信奉佛教,以名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亲率群臣及沙门听罗什讲佛经;又命罗什翻译佛教经论三百余卷,罗什持梵本,口自传译,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可见他对佛经传译事业的重视。姚兴提倡儒学和佛教,固然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是有利于汉族先进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公元416年,姚兴病死,太子泓即位。东晋太尉刘裕乘姚兴新死,出兵讨伐后秦,军事节节胜利,不久攻下洛阳。后秦王室内部,却演出骨肉相残的丑剧。镇守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的太原公姚懿(姚泓弟),这时自称皇帝,起兵欲夺取长安,姚泓调动了很多军队,把他打垮。镇守安定(郡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的齐公姚恢(姚泓从弟),又率安定镇户三万八千,南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欲除君侧之恶”。姚泓把防守潼关的军队也撤了回来,才平定姚恢的叛乱。东晋大军就在后秦“内外离叛”的局面下,长驱入关,水陆并进,于公元417年攻破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后秦三主,立国凡三十...more5minPlay
September 24, 2023《大秦、大夏与西秦》一燕亡。南燕后秦、大夏与西秦后秦的建立者姚苌,南安(郡治源道,今甘肃陇西东南)赤亭(在陇西西)羌人。这个羌部落,东中叶就迁居赤亭。西晋永嘉时(公元307-312年),这个羌部落的一支,由姚苌父羌部落贵族姚弋仲率领,从赤亭迁徒到隃糜(今陕西千东三十里)一带居住。石虎徒关中氐、羌以实河北,公元333年,以姚弋仲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徙居于清河(郡治清河,今河北清河东)之头(今河北枣强东北)。直到公元352 年,这支羌人才由姚弋仲第五子姚襄率领,离开头。石赵末年大乱,姚襄率众返回关中,在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为苻生将邓羌所杀。姚襄弟姚苌率羌部落降于苻秦。苌为苻坚将领,累立大功。苻坚在淝水战败,关中的氐族势力大大削弱,相反,羌族的势力却大大发展起来。于是姚苌就在羌族和西州豪族的支持下,在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准备取苻坚而代之了。姚苌势力发展很快,渭北羌胡归附他的有十余万户之多。苻坚亲率大军进攻姚苌,也未能取胜。后来徒河鲜卑在慕容冲的率领下包围长安,苻坚逃至五将山,为苌所杀。慕容冲入长安后,不久为其部下所杀,徒河鲜卑放弃长安东归,姚苌轻易地取得长安。公元386年,姚苌即秦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苌虽然取得关中,而以苻登为代表的氐族残余势力,始终与姚苌为敌。公元393年,姚苌病死,子姚兴继位,他击杀了苻登,“散其部众,归复农业”。关陇一带的割据势力,也逐渐被姚兴消灭了。西燕灭亡,姚兴又取得了河东。并乘东晋衰乱,出兵潼关,攻取了东晋的洛阳,“自淮、汉已北诸城,多请降送任(质子)"(《晋书·姚兴载记》)。后秦的版图,“南至汉川,东逾妆、颍,西控西河,北守上郡”(《读史方舆纪要》)。十六国后期在中原地区,慕容垂的后燕和姚兴的后秦,可算是国力比较强盛的王朝。姚兴在十六国后期的君主中,比较留心政事。他在军事方面,依靠叔父姚绪、姚硕德;在政治方面,依靠尚书仆射尹纬。尹氏是天水的大族,苻坚时因尹赤曾迎降过姚襄,所以天水尹氏都被禁锢不准出仕。尹纬在苻秦王朝做尚书令史的小官。姚苌自立为王后,尹纬成为后秦的“佐命元功”。苻坚在五将山被俘,姚苌派尹纬去见苻坚,苻坚和他一谈,大为赏识,问尹纬:“卿于朕何官?”纬答:“尚书令史。”苻坚叹息说:“宰相之才也,王景略(王猛字)之俦,而朕不知卿,亡也不亦宜乎?”(《晋书·姚兴载记》) 苻坚在王猛死后,以为再也找不到像王猛那样的“宰相之才”了,而尹纬在前秦时却沉沦于下僚,后为后秦的开国功臣。无世无人才,只是在封建社会里,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并不容易而已。...more6minPlay
September 11, 2023北燕与南燕北燕与南燕北燕主冯跋,汉人,原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他的祖父迁居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父安,在慕% 容永时仕西燕为将军。西燕灭亡后,冯跋东徒龙城,为后燕禁卫华将领。慕容熙荒淫无道,冯跋和高云等杀熙,推云为主,云以践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武邑公,掌握军政大权。高云被宠臣商班等所杀,跋自立为王,称燕天王,史称北燕。冯跋虽是汉人,还是继续推行慕容盛以来的胡汉分治政策,以其太子冯永领大单于。后燕慕容熙时期,“赋役繁苦,百姓困穷”。冯跋做了北燕天王之后,废除前朝苛政,务从简易,“励意农桑,勤心政事,乃下书省徭薄赋”。又下令:“桑柘之益,有生之本。此土少桑,人未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殖桑一百根,柘二十根。”(《晋书·冯跋载记》) 北燕这样重视农桑,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就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430年(宋文帝元嘉七年),冯跋病死,跋弟冯弘杀跋诸子自立,称燕天王。冯跋、冯弘都曾派遣使者到江南,当时南朝称北燕为黄龙国。冯弘时,北魏开始进北燕,一次掠夺辽西民户三万余家,迁往幽州;一次掠夺男女六千口;龙城也屡次遭到魏军围攻。冯弘于公元436年放弃龙城,逃往高句丽,北燕亡。立国凡三十年(高云两年,冯氏二十八年)。南燕主慕容德,是前燕主慕容�的幼子,后燕主慕容垂的幼弟。后燕慕容宝时,北魏进兵中原,攻取河北郡县,慕容宝北奔龙城,魏军旋取中山,后燕被切断为两部分。慕容德时镇邺城,见魏军将乘胜来攻,人心浮动,乃率民户四万,车万七千乘,从邺城迁往黄河南岸的滑台,称燕王。到公元399年又以“青州沃野二千里,精兵十余万,左有负海之饶,右有山河之固”(《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故迁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八里),改称燕皇帝,史称南燕。慕容德“立冶于商山(今山东桓台西南),置盐官于乌常泽(今山东寿光东北)"(《晋书·慕容德载记》)。南燕最兴盛的时候,有“步兵三十七万,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其疆域“东至海,南滨泗上,西带巨野(今山东巨野北古巨野泽),北薄于河”(《读史方舆纪要》)。南燕在青、兖一带立国,这是封建经济比较发展的一个地区,封建的依附关系比较发展。所以南燕和后燕后期不一样,不能采用胡汉分治政策。正是由于胡汉不分治,很多汉族农民,成为鲜卑贵族和汉世家大族庄园里的部曲、佃客。南燕尚书韩淖上书慕容德,书中讲到:“百姓因秦、晋(指后秦和东晋)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公避课役,擅为奸宄。.....今宜隐实黎萌(百姓),正其编贯,庶......益军国兵资之用。”(《晋书·慕容德载记》)慕容德接受了韩淖的建议,以淖为行台尚书,令其“巡郡县隐实”。又派宗室慕容镇率骑兵三千,“缘边严防,备百姓逃窜”。这样雷厉风行地搜括户口,据说搜括出荫户五万八千户之多。仅仅十余万户编户的青州,荫户有五万八千,数目确实惊人。公元405年,慕容德病死,无子,兄子超继位。超宠信幸臣公孙五楼,专事畋猎,不恤政事。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南燕,攻取广固,斩超及鲜卑王公以下三千人,南燕亡。南燕二主,立国凡十三年。...more6minPlay
September 06, 2023《后燕与西燕》下加上塞外严寒,慕容宝不得不决定撤退。拓跋珪先派堂弟拓跋遵带领骑兵七万,堵塞燕军南归之路。自己带了精骑二万,乘河冰新合,渡河追蹑燕军。十一月九日,燕军宿营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西北五十里石匣子沟)东,当天黄昏,拓跋珪的骑兵追蹑到参合陂西。拓跋珪乘夜部勒诸军,准备凌晨掩击燕军,士卒衔枚潜进。十日清晨,魏军登山,下临燕营。燕军将东引,忽见山上敌兵,士卒惊扰,乱不成军。拓跋珪纵兵奋击,燕兵赴水逃命,人马自相腾蹑,压死溺死的成千上万。拓跋遵带领的七万骑兵又在前邀击,燕军四五万人,纷纷放下兵器,束手就擒,生还的不过几千人。魏军还俘虏了后燕文武将吏数千人,缴获了兵器、衣甲、粮货无数。拓跋珪把俘虏到的后燕士兵四五万人全部坑杀。慕容宝、慕容麟等单骑逃回。慕容宝回到中山之后,不甘心失败,请求慕容垂再次出兵伐魏。慕容垂的弟弟范阳王慕容德也劝慕容垂趁自己健在时亲征,以免遗留后患。慕容垂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公元396年三月,慕容垂留慕容德守中山,亲率大军越过广昌岭(在今河北易县、满城之间,俗名五回岭),凿山通道,直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陈留公拓跋虔率部落三万余家镇守平城,出战败死,燕军尽收其部落。魏主拓跋珪退保阴山。慕容垂经过参合陂的时候,见去年交战处,积骸如山,军士恸哭,声震山谷。慕容垂这时已经七十一岁了,本来有病,经不起劳累加刺激,病情更加沉重,改乘马舆,急急忙忙退兵。四月,燕军回到沮阳(今河北怀来南),垂即病死。慕容垂这次北伐,并没有能够挽回后燕军事上的颓势。此后,拓跋珪就挟其三四十万骑兵,长驱进入中原了。后燕和前燕一样,不采用胡汉分治政策。但是也暴露了一个重大问题,即他们所占领的地区,是封建经济比较发展的地区,鲜卑贵族和汉世家大族荫庇了大量民户,这种户口的分割,使后燕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慕容垂死,慕容宝继位,遵照慕容垂遗令:“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校阅户口,罢军营封荫之户,悉属郡县。”(《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法峻政严。”(<《晋书·慕容宝载记》)不但鲜卑贵族和汉世家大族由于丧失大量荫户而心怀不满,就是汉族农民也因官家的租调和力役苛重,情愿充当荫户,而不愿充当编户齐民,因此这次户口的搜括,反而造成了“士民嗟怨”,“百姓思乱者十室而九”的严重政治局面。在后燕,全国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和政治中心有五处,一是都城中山,二是慕容�时旧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三是前燕旧都邺城,四是并州刺史的治所晋阳,五是幽州刺史的治所蓟(今北京市西南)。公元396年的八九月间,北魏拓跋珪率领了步骑四十余万,趁并州早霜,饥荒乏食的时机,轻易地攻取晋阳。十一月,兵锋转向河北,很快就攻下常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信都(郡治信都,今河北冀州),河北许多郡县的守宰,不逃即降。这时慕容宝在中山有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悉数出拒魏军,大败而还。魏军进围中山,到了公元397年的三月,慕容宝率领一万余骑,冲出重围,退往龙城。中山便在这年十月被拓跋珪攻下,后燕公卿将吏及士卒投降北魏的有二万多人。公元398年,慕容宝在龙城为鲜卑贵族兰汗所杀。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慕容宝子慕容盛是兰汗的女婿,又杀汗自立。慕容盛“峻极威刑”,宗亲、勋旧多被诛杀,人人自危。慕容盛因此为其臣下段玑等所杀。鲜卑贵族拥立慕容垂少子慕容熙为主,诛段玑等。慕容盛曾“立燕台,统诸部杂夷”(《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慕容熙即位后,“改北燕台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位次尚书”(《晋书·慕容熙载记》)。说明后燕迁到龙城以后,也实行了胡汉分治政策,比起前燕和后燕慕容垂、慕容宝统治时期的胡汉不分治政策来,反而后退了一步。慕容熙据有辽西地区,境域狭隘,民户不多,可是他却大兴土木,“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起景云山于苑内,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人宫”。又“凿曲光海、清凉池。季夏盛暑,士卒不得休息,喝死者太半”。又“拟邺之凤阳门,作弘光门,累级三层”。为昭仪苻氏“起承华殿,高承光[殿]一倍。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晋书·慕容熙载记》)。这样无休止地兴建极华丽的宫苑殿阁,给辽西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公元407年,慕容熙的昭仪苻氏病死,熙命令公卿以下至兵民,家家都去营造陵墓,陵墓规模宏大,周围数里。苻氏的灵柩下葬时,慕容熙亲自出城送葬。龙城的将吏推高云为主,拒绝慕容熙回城。慕容熙逃人龙腾苑,被杀。后燕亡。自公元384年慕容垂称燕王,到公元407年慕容熙被杀,立国凡二十四年。高云是高句丽的王族,仕于后燕,侍卫慕容宝有功,宝收为养子,赐姓慕容氏。慕容熙荒淫无道,冯跋等拥立高云为燕天王,复姓高氏。高云自以为“无功德而为豪杰所推”,老是怕人推翻他。他蓄养了许多壮士,令宠臣离班、桃仁等“专典禁卫,委之以爪牙之任,赏赐月至数千万,衣食卧起皆与之同”(《晋书·慕容云载记》)。可是他们贪得无厌,到了公元409年,还是把高云杀害了。精彩剧透:...more10minPlay
September 03, 2023《后燕与西燕》中关中鲜卑的徹退,是走河东这条路的,前秦主苻丕挡住他们的归路,坚决不让他们通过。两军在襄陵(今山西襄汾北)会战,秦兵仅四万人,寡不敌众,被慕容永率领的鲜卑军队杀得大败。苻丕只带数千骑兵逃往河南,在洛阳附近遭到东晋荆州刺史桓石民派遣的军队的邀击,被晋将冯该杀死。慕容永东进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就自称皇帝,改元中兴。这是公元386年十月间的事。西燕强盛时,其统治区域南抵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 北至新兴(郡治九原,今山西忻州),东依太行,西临黄河。西燕主慕容永和后燕主慕容垂,都以复兴燕国相标榜。他们虽然同样是“国之枝叶”,却有亲疏远近的区别。慕容垂是慕容廆的裔孙,决然容不得作为宗室疏属的慕容永“僭举位号,惑民视听”,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终不复留此贼以累子孙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所以他在消灭翟魏之后的第二年便出兵兼并西燕了。公元393年冬,慕容垂征发了步骑兵七万,命丹阳王慕容瓒出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井陉山上,“太行八陉”之一),攻打西燕武乡公慕容友(慕容永弟)镇守的晋阳。慕容永集中了精兵五万防守潞川(今山西浊漳河)。次年春,慕容垂增调司、冀、青、兖四州兵,分兵三路,太原王慕容楷出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石鼓山,“太行八陉”之一),辽西王慕容农出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东南),慕容垂自率主力出沙亭(在邺城西南),其兵力集中于太行山东麓。慕容永也分兵拒守,另外派了一万多人防守储粮地台壁(今山西黎城西南)。慕容垂在邺城西南屯兵月余,并无前进动向。慕容永怀疑慕容垂实际上是从太行山南口进兵,于是除留台壁一军外,将其他军队调往轵关,加强南线防务。这年夏天,慕容垂亲率大军出滏口,由天井关(在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上)直趋台壁。慕容永仓促集结五万精兵,与后燕军会战于台壁南,西燕军中伏大败,慕容永逃回长子。后燕军乘机攻下晋阳。慕容垂进围长子,于八月间灭西燕,杀死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西燕从公元384年慕容泓改元起,到公元394年慕容永被杀止,首尾十年。慕容垂灭掉西燕之后,利用东晋的衰乱,渡黄河而西,略地青、兖,把后燕疆域向南扩展到今山东的临沂、枣庄一带。那时候,鲜卑拓跋氏的势力在长城以北发展起来。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把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作为都城。北魏和后燕的关系本来是友好的。但后燕因战马缺乏,屡求于魏,甚至发生扣留北魏使者拓跋觚(拓跋珪弟)以求名马的事,于是两国绝交,北魏主拓跋珪转而采取联西燕、拒后燕的政策。公元394年西燕危急时,慕容永向拓跋珪求救,拓跋珪派了五万骑兵,进至今山西忻州附近,遥为西燕声援。慕容垂在灭西燕的次年,便命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等率众八万伐魏,又遣范阳王慕容德率步骑一万八千为后继。拓跋珪听说燕军北上,就把部落、畜产和二十多万大军转移到黄河以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燕军到达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收北魏穄田百余万斛,并赶造渡船,准备渡河。...more6minPlay
August 31, 2023《后燕与西燕》上随后自石门(荥阳石门即汴口)渡黄河,向邺城进发。这时部众发展到二十多万人。这二十多万人中,除了鲜卑族人外,有不少丁零、乌恒族人。苻丕固守邺城,慕容垂屡攻不下,史称:“燕、秦相持经年,幽、冀大饥.....色落萧条。燕之军士多俄死;燕王垂禁民养蚕,以桑椹为军粮。”(《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河北的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到公元385年八月,苻丕撤出邺城,西往晋阳,整个河北地区都落进慕容垂手中。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自立为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改元建兴,史称后燕。公元392年,慕容垂攻下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消灭了丁零翟氏所建立的魏国,取得翟魏所统七郡三万余户。394年,又攻下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和晋阳,灭西燕,取得西燕所统八郡七万余户。后燕的四境,全盛时“南至琅邪,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读史方舆纪要》。它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西燕是和后燕同时建立起来的鲜卑慕容氏政权。苻坚灭前燕后,把徒河鲜卑四万多户迁移到关中,安置在长安城内和近畿各地。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陷于被奴役的悲惨境地;就是少数上层分子的子弟,生活也变得穷困起来。如慕容廆弟慕容运孙慕容永,“徒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靴于市”(《魏书·徒河慕容廆传》)。他们自然希望东归。苻坚南征失败,引起被征服各族的复国活动。公元384年,关内外的徒河鲜卑推举前燕主慕容�弟慕容泓为主,众至十余万,大破秦军。泓自称济北王,建元燕兴,这是西燕纪元的开始。不久因慕容泓“持法苛峻”,鲜卑贵族又杀泓而立其弟慕容冲。慕容冲率众进围长安,就在长安城西的阿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自称皇帝。苻坚和太子苻宏相继出走后,慕容冲占领了长安。他留恋长安,“且以慕容垂.....跨据山东,惮不敢进,课农筑室,为久安之计。众咸怨之...more7minPlay
August 28, 2023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第四节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在前秦溃败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内,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了许多主要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割据政权。今河北、山东及山西一带,有鲜卑慕容氏先后建立的后燕、西燕和南燕,此外尚有冯跋在辽西地区建立的北燕。今陕西和甘肃的东部及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有羌族姚氏建立的后秦,匈奴族赫连氏建立的大夏和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今青海乐都、西宁一带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当时民族杂居最为复杂,前后出现了鲜卑秃发氏的南凉,氐族吕氏的后凉,汉人李氏的西凉和卢水胡泪渠氏的北凉。其中后燕和后秦比较强大,它们全盛的时候,武装力量都在二十万人以上。有的只是县花一现,如氏族吕氏的后凉,只靠七万多军队,维持对河西走廊的军事统治,不过十多年,随着它的军事力量的衰退,这个政权也就被消灭。有些政权虽亦历时不长,但建立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在当地生息已久。乞伏鲜卑在今甘肃靖远、榆中一带,秃发鲜卑在今青海乐都、西宁一带,都居住了一个多世纪,卢水胡沮渠氏居住在今甘肃张掖的黑河流域,甚至达五六百年以上。他们本部落的人数并不多,被部落贵族武装起来用以控制面积不大的地域,是有力量的。如果部落贵族要开疆拓土,和邻近的部落贵族长期进行无穷无尽的战争,那就会给其部落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部落内部的阶级分化本来是不显著的,酋豪的得势,粗具规模的政权的建立,阶级的分化也就剧烈起来。部落贵族上层在富裕生活中腐化了,下层人民在长期的混战中大批地死亡,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部落人民穷困了,部落经济衰落了...more4minPlay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