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天祥〈正氣歌〉
以一敵七之正氣 黑暗時代的心靈指南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詩賦,別NG」,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爲張睢陽齒,爲顏常山舌。
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爲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爲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上週我們介紹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看見了文天祥為了家國不惜傾家蕩產 甚至犧牲性命的心志。今天要介紹的這首〈正氣歌〉則是文天祥在被俘虜後關押於監獄中時所寫下的詩作。
在中國對宇宙萬物的觀念中,「氣」是所有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因此山河、日月星辰等自然萬物,以及我們身為人類,都是由氣組成的。人的正氣和宇宙並存,這浩然的正氣支持著人的行為,使人們能無懼逆境保持氣節。在〈過零丁洋〉中有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正氣歌〉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也展現了出類似的道理,隨後他舉齊國太史與董狐,作為史官他們都無懼權威、確實地記錄了歷實,因此即便當下的世道黑暗,但文天祥對於正義的追求超越個人生命的限制,並且相信真正的正義將會名留青史。
接著,文天祥在詩中舉出十位先賢,分別是張良、蘇武、嚴顏、嵇紹、張巡、顏杲卿、管寧、諸葛亮、祖逖與段秀實。這些人都曾在強權的威迫下敢於反抗,為了忠義寧死不屈,文天祥借前賢的事蹟表明己志,也透過回顧歷史,證明正義是值得堅守的價值。
再者,詩中描述了各種道義被遮蔽、是非顛倒、賢愚不分、真理無法聲張的情況,面對黑暗時代,文天祥最後指出:「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再次回望歷史與歷代的哲人烈士,確立自己堅貞不屈的心志。
總而言之,在〈正氣歌〉中,文天祥首先提出「正氣」的存在,並列舉歷史上的烈士先賢,指出對正義的追求是超越個人與特定時空的價值,也因為有此宏觀的視野與超然的氣度,讓他在狹小黑暗的監牢中寫下這蕩氣回腸的千古絕唱。
【今日NG點】:正氣
之所以用「正氣」為題,是來自孟子的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首詩之前有一段序言,描述被囚禁在獄中的文天祥面對監獄裡髒亂、幽暗的環境,他感受到濕氣、熱氣、穢氣等七種惡氣充斥在狹小的空間中。此時的文天祥並沒有被外在環境的困厄和肉體的不自由打敗!他在序中說道他之所以能「以一氣敵七氣」,靠的就是那股與天地宇宙並存,也充塞於他心中的「正氣」,使他即便身處困境亦能安然倖存,甚至於面臨死亡也能從容赴義的氣魄。
-----------------------------------
0:32宋詩吟誦
3:20宋詩解釋
6:29【今日NG點】正氣
◆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
文天祥〈正氣歌〉
以一敵七之正氣 黑暗時代的心靈指南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詩賦,別NG」,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爲張睢陽齒,爲顏常山舌。
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爲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爲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上週我們介紹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看見了文天祥為了家國不惜傾家蕩產 甚至犧牲性命的心志。今天要介紹的這首〈正氣歌〉則是文天祥在被俘虜後關押於監獄中時所寫下的詩作。
在中國對宇宙萬物的觀念中,「氣」是所有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因此山河、日月星辰等自然萬物,以及我們身為人類,都是由氣組成的。人的正氣和宇宙並存,這浩然的正氣支持著人的行為,使人們能無懼逆境保持氣節。在〈過零丁洋〉中有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正氣歌〉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也展現了出類似的道理,隨後他舉齊國太史與董狐,作為史官他們都無懼權威、確實地記錄了歷實,因此即便當下的世道黑暗,但文天祥對於正義的追求超越個人生命的限制,並且相信真正的正義將會名留青史。
接著,文天祥在詩中舉出十位先賢,分別是張良、蘇武、嚴顏、嵇紹、張巡、顏杲卿、管寧、諸葛亮、祖逖與段秀實。這些人都曾在強權的威迫下敢於反抗,為了忠義寧死不屈,文天祥借前賢的事蹟表明己志,也透過回顧歷史,證明正義是值得堅守的價值。
再者,詩中描述了各種道義被遮蔽、是非顛倒、賢愚不分、真理無法聲張的情況,面對黑暗時代,文天祥最後指出:「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再次回望歷史與歷代的哲人烈士,確立自己堅貞不屈的心志。
總而言之,在〈正氣歌〉中,文天祥首先提出「正氣」的存在,並列舉歷史上的烈士先賢,指出對正義的追求是超越個人與特定時空的價值,也因為有此宏觀的視野與超然的氣度,讓他在狹小黑暗的監牢中寫下這蕩氣回腸的千古絕唱。
【今日NG點】:正氣
之所以用「正氣」為題,是來自孟子的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首詩之前有一段序言,描述被囚禁在獄中的文天祥面對監獄裡髒亂、幽暗的環境,他感受到濕氣、熱氣、穢氣等七種惡氣充斥在狹小的空間中。此時的文天祥並沒有被外在環境的困厄和肉體的不自由打敗!他在序中說道他之所以能「以一氣敵七氣」,靠的就是那股與天地宇宙並存,也充塞於他心中的「正氣」,使他即便身處困境亦能安然倖存,甚至於面臨死亡也能從容赴義的氣魄。
-----------------------------------
0:32宋詩吟誦
3:20宋詩解釋
6:29【今日NG點】正氣
◆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
173 Listeners
28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5 Listeners
180 Listeners
42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243 Listeners
46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