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快易通】ep. 26 四則運算要如何合併算式?
四年級開始,比較難的應用題,
除了四則運算混和變化多端,
而且還難在要「將兩個算式合併列成一個算式」。
明明列成兩個算式也可以啊,為什麼要這麼作呢?
先別急著寫!
用「題意分析法」來解題,
可以一次練到「圖像」和「語言」兩種思考的路徑,
想想數學,真的可以讓大腦變得更靈活喔!
🤔 今天解什麼題?
四年級課本
問題一📝 有某人在文具店買了兩枝筆,一枝定價30元,他拿一百元給老闆,應該要找回幾元?
問題二📝 有48個小朋友參加創客營,每6個小朋友編成一組,
老師準備240顆電池,平分給每一組,每組可以分到幾顆電池?
課本提示:
先算:48÷6 = 8
再算:240÷8 = 30
「把問題用一個算式記下來,再算算看。」
240÷(480÷6)
問題三📝 米店老闆將200公斤的米平分到5個空米桶中,
裝完後,每個米桶重42公斤。一個空米桶重幾公斤?
「用一個算式記錄問題,再逐步求出答案。」
🎯 解題重點:
0. 從「算式代換法」改成「題意分析法」,把關心的重點從「算式要怎麼寫」,轉移到「題目說了什麼」
1. 圖像路徑:「先畫圖、說想法、確認主要算式」
2. 語言路徑:
a. 主要句子:付一百元買…,會找回幾元?
b. 次要補充的句子:那是2枝單價為30元的筆。
c. 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比較複雜的長句子:付一百元買「2枝單價為30元的筆」
數學的算式就是數學的語言,而數學的語言必然是反應了現實的問題,所以會跟日常語文有連結。
語言路徑必須先有圖像路徑的基礎;因為題目所描寫實際情境、總要先化成示意圖、而能夠還原想像那個情境,小孩才能對更抽象的文字敘述和算式有感覺!
-
📪【聽眾回饋】https://reurl.cc/YXxEka
想聽我們解什麼題,或有任何建議及想法,都歡迎留言!
-
《#解題快易通》是《我人本我知道》podcast 節目的最新系列,每週二上檔,歡迎訂閱追蹤。使用 Spotify 的朋友還可以按 ♡ 收藏本系列播放清單喔!https://reurl.cc/Z165Xp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