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

消费该如何助力经济恢复?疫情积累的“超额储蓄”该如何释放?


Listen Later

·本期话题·

1)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同比多增的8万亿是居民在疫情期间“少消费”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2)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到底有没有超额储蓄(除投资理财回流之外的真正的存款)?

3)如果这些“超额储蓄”逐步释放出来,哪些消费类别会受益更多?


·对话文稿·

01

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同比多增的8万亿是居民在疫情期间“少消费”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小跑:我们上一期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稳增长,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为重要的抓手。所以“刺激消费”,就是我们能否恢复元气,以及恢复速度快慢的重要因素。

但是讨论内需和消费之前,我们肯定得先看看自己的钱包: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高增长,同比多增了将近8万亿。直觉上大家都去存钱了,这对消费不是一个好信号。那这8万亿真的是大家在疫情期间多挣钱、少花钱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刘晓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专家存在矛盾的分析:一方面说因为疫情,好多人失业,收入下降,不愿意消费,所以要发钱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又看到储蓄增长那么快,说明大家都不敢花钱,所以要促进大家敢花钱。这两个说法本身是矛盾的。

我们在分析储蓄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时候,不能简单用理论、或者用美国的数据来对比。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经济结构、消费习惯和收入结构。另外,也不能简单看储蓄绝对数字的高低,要去分析为什么去年的储蓄会多增。

去年的储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首先,是因为中国人的储蓄、养老习惯,一定会有一部分资产放在储蓄里,不管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除非到下一代,消费、生活观念变了,才会改变,但至少目前不会变。所以,单靠刺激对改变这种习惯没有用。

去年毫无疑问有许多企业倒闭了、裁员了、减薪了,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下降,甚至没有了,这一定是影响消费的。但是有一个情况很重要:我们从前年开始对房地产行业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按揭贷款买房的限制,也造成了去年一年按揭贷款实际上是没有增长的。

这意味着本来每个月要还的按揭贷款,现在不需要还,这些多出的钱可能不是去消费,而是放到储蓄里面了。也有一部分提前还款,当时可能是减少了储蓄的,但一次性减少以后,每个月的收入就不需要再去还款了,反而变成增量了。

还有一个情况:去年上半年开始,银行理财、各类基金的收益开始下降,一部分本来从储蓄转到投资的资金,不再投入了,储蓄当然增加了。特别是下半年,基金理财产品大量的亏损,大家不仅不去投了,反而要赎回,大量赎回当然又变成了储蓄。仅去年最后两个月的赎回量差不多要3万亿左右——几乎占了这8万亿增量的近50%。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收入增加,就不太可能去消费。“大储蓄”概念下的储蓄并不全都反映在银行的储蓄账上,“大储蓄”概念中的“资产摆布”部分,是不会用于增加消费的。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8万亿是怎么产生的,才能看到对消费到底会产生什么作用。

小跑:

我也查了一下数据,央行

2019

年对城镇居民部门资产负债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资产中,现金和存款占比只有

8%

;配置比例最高的是房产(高达

59.1%

);还有汽车(

5.2%

);理财、资管产品、信托(

5.4%

),其它金融资产占比

7%

。所以存款确实只是居民部门多种财富配置渠道中的一个而已,并不是唯一渠道,而且存款在居民财富中的占比并不高。

并且,大部分理财产品和房地产挂钩,地产市场好,大家喜欢买房子,同时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很好,所以又会有一大部分配置到理财。而当经济形势扭转,这种配置也会逆转。

经济学里有“心理账户”的概念,大家心里还是对自己的资产有个分门别类,个人财富也有一个资产负债表,有的账户和钱包其实不是互换的。

02

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超额储蓄(除投资理财回流之外的真正的存款)?

小跑:在这8万亿储蓄增量中,除去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影响的回流,疫情期间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超额储蓄?感觉这部分才是对拉动内需最重要的。

刘晓春:我比较谨慎。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去三年的收入是减少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虽然这三年GDP增速放慢、企业盈利下降,但是从存量的角度,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增长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关键是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收入增加。

收入倍增计划、共同富裕、创造更多的中产收入阶层,要形成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这样才能真正地扩大内需,扩大消费。

另外,还要建立更友好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大家对未来的收入增长和养老有更坚定的信心。在这个前提下,随着一代人文化、习惯的变化成长,消费欲望可能会更强烈。

这两年我们明显看到,这一代60~70岁的老年人,和上一代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完全不一样。至少不再继续一心存钱,而是会有一定的娱乐开销。

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和美国消费占 GDP的比重来对比,不应以它们为目标。即使未来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不是有能力和底气做一个外贸逆差的国家?如果不能,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消费和投资还是要基本平衡。

03

如果这些“超额储蓄”逐步释放出来,哪些消费类别会受益更多?

小跑:我也看到一个数据,除去投资理财回流,其实在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居民积累了3万亿左右的超额储蓄。如果这3万亿的超额储蓄完全释放,能够带动将近 7% 的居民名义消费增长,甚至带动GDP增长 2.5%。但是能不能释放出来,还需要您讲的配套因素。

那么,假设配套都很好,储蓄释放得很好,您觉得哪些消费类别会受益更多?

刘晓春:很难估计。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消费文化习惯有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观念就像平行宇宙。

小跑: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过去三年和往年相比,哪些领域少消费了。我调查了一个数据:过去三年“多消费”的是食品和烟酒,多消费了1.9万亿,大家可能在家里没事就只能喝酒吃东西。而少消费最多的是娱乐、文化和教育,少消费了1.86万亿;另外是交通和通信少消费了1.4万亿,医疗保健少消费了8116亿,生活用品和服务少消费了2599亿,衣着类少消费了730亿——以上消费偏少的领域可能是“超额储蓄”的重要流向。

刘晓春:人始终对社交生活有强烈的欲望,希望能出去看风景、吃喝玩乐,而不是在电脑上。

小跑:所以大家拉动内需还是要多多去社交,吃喝玩乐以及看剧旅游,不要都去跳广场舞。


—  End  —

来源 | 高金智库

编辑|坛子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墙裂坛By 墙裂坛

  • 3
  • 3
  • 3
  • 3
  • 3

3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墙裂坛

View all
疯投圈 by 黄海、Rio

疯投圈

107 Listeners

雪球·六点半热评 by 雪球

雪球·六点半热评

2 Listeners

钱粮胡同FM by 住在胡同里的野人

钱粮胡同FM

19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3 Listeners

晚点聊 LateTalk by 晚点 LatePost

晚点聊 LateTalk

23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45 Listeners

麦子店圆桌Night by 麦子店小二

麦子店圆桌Night

4 Listeners

高能量 by 李翔李翔

高能量

27 Listeners

三点下班 by 李永浩,星辰

三点下班

17 Listeners

中金研究院 by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

10 Listeners

知本论 by 知本论

知本论

4 Listeners

截胡不截财 by Jeff

截胡不截财

1 Listeners

面基 by 面基

面基

22 Listeners

厚雪长波 by 雪球官方账号

厚雪长波

4 Listeners

投资实战派 by wong永庆

投资实战派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