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077 在岛屿读书,在地铁读书,在人生低谷期读书


Listen Later

余华、莫言都成了有名的段子手,但幽默背后,他们的作品却往往是严肃的。作家和作品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割裂?今天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有一种羞耻感,文艺青年也仿佛成了贬义词,文学远离日常生活,到底是真实还是一种幻象?

我们邀请了叶子老师一同来加入这场关于文学、关于阅读的对话。叶子老师出身书香门第,叶兆言、叶圣陶,家族里的名字如雷贯耳。她被苏童、余华亲切地称为“文学的孩子”,在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中,叶子老师担任常驻嘉宾。

这也是一次开放的对话,我们希望你,在咖啡馆,在地铁里,在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地方,以你觉得舒适的方式,打开一本书。


- 聊天的人 - 

叶子,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常驻嘉宾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6:00 进入文学时,是不是应该跟这个世界有一步的距离?

06:21 我们都有躲避生活压力的需要

08:40 文学不在日常里,但是作家在日常里

11:17 幽默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距离感和平衡感?

21:17 AI 来了以后,文学应该怎么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23:02 “文艺青年”变成了贬义词,谈论文学有羞耻感

32:12 叶子老师读不下去的书

34:14 余华和史铁生坐火车往事,羞于谈论“作家”

39:52 有的时候文学性反而是发生在那些有缺口的地方

45:06 文学里的日常和真实的日常有没有差别?

50:57 一旦你有名有利了,那又是另一种困境

54:32 很多作家写童年,是在回忆人生中那些被否认、拒绝的经历


- 制作团队 -

节目统筹:禾放 Aya

声音设计:啸天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By 每个月

  • 4
  • 4
  • 4
  • 4
  • 4

4

36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32 Listeners

fit4life | fitgirl weekly chat by fit4life

fit4life | fitgirl weekly chat

168 Listeners

没理想编辑部 by 看理想新媒体部

没理想编辑部

163 Listeners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by 来都来了_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149 Listeners

出逃在即 by 出逃studio

出逃在即

49 Listeners

土象电池 Normal Sisters by 土象电台

土象电池 Normal Sisters

12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63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1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305 Listeners

肥话连篇 by 肥杰

肥话连篇

121 Listeners

燕外之意 by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152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60 Listeners

滑滑梯Play on the slide by 北野五花肉

滑滑梯Play on the slide

34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43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