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内容配有视频,为更好观赏体验,请移步 b 站,搜索 “简里里”>>
这一期BYM请了梁鸿老师和好朋友六层楼,一起聊了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
起因是我读了梁鸿老师的新书《要有光》,她在过去几年访谈了一些拒学、住院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这些青少年和家庭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养育环境;他们来自北京海淀区、二线城市、农村乡野;他们的父母有的从未出现、有的日日陪伴;但是无论家庭的经济、学识、期待如何,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感。
我做了妈妈之后,对于人是如何被“社会化”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我和全天下的妈妈一样,希望我的孩子快乐。但如何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快乐,显然是个复杂的问题。我想搞明白它。所以我特别想听一听梁鸿老师和这些青少年、家长日复一日呆在一起,她体验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心理变化。为了让气氛更轻松一点,我还邀请了我的老朋友六层楼老师一起来聊天。
这一期我们聊了:
-花臂少年的故事
-人是如何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无意识的“遗弃”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是被什么破坏的?
-高控家庭中孩子的孤独感
-孩子对于父母的忠诚
-当父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孩子会经历什么?
-青春期的冲突是必然的、健康的。父母如何应对?
另外,这一次我们尝试了新的视频制作方式,希望你们喜欢!
BYM email: bymclub[a]outlook.com
By BYM4.6
5757 ratings
<<本期内容配有视频,为更好观赏体验,请移步 b 站,搜索 “简里里”>>
这一期BYM请了梁鸿老师和好朋友六层楼,一起聊了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
起因是我读了梁鸿老师的新书《要有光》,她在过去几年访谈了一些拒学、住院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这些青少年和家庭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养育环境;他们来自北京海淀区、二线城市、农村乡野;他们的父母有的从未出现、有的日日陪伴;但是无论家庭的经济、学识、期待如何,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感。
我做了妈妈之后,对于人是如何被“社会化”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我和全天下的妈妈一样,希望我的孩子快乐。但如何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快乐,显然是个复杂的问题。我想搞明白它。所以我特别想听一听梁鸿老师和这些青少年、家长日复一日呆在一起,她体验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心理变化。为了让气氛更轻松一点,我还邀请了我的老朋友六层楼老师一起来聊天。
这一期我们聊了:
-花臂少年的故事
-人是如何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无意识的“遗弃”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是被什么破坏的?
-高控家庭中孩子的孤独感
-孩子对于父母的忠诚
-当父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孩子会经历什么?
-青春期的冲突是必然的、健康的。父母如何应对?
另外,这一次我们尝试了新的视频制作方式,希望你们喜欢!
BYM email: bymclub[a]outlook.com

327 Listeners

430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53 Listeners

371 Listeners

295 Listeners

332 Listeners

161 Listeners

89 Listeners

306 Listeners

122 Listeners

253 Listeners

286 Listeners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