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2016年,李欧梵先生为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城市文化论坛”撰写了论文,《上海,从过去到现在——若干文化反思》。我们很新幸运滴获得了这份英文发言的中文版本。
1930年代的上海,似近似远,并不真切,不如稍稍回望,听听李欧梵先生在2016年如何看待上海的当下,过去和未来。听听他对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们的印象。
对比之下, 仅仅4年后的今天,2020年,上海是不是已经不一样了呢?
·
■ Cover art 中作品
《上海街景》是中国第二代油画家闵希文先生晚年的作品。虽然题为“上海街景”画面上却看不到任何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或是里弄风情,只有一栋栋毫无特征的高层住宅。作品完成于90年代末,这也正是上海高度发展,向一座新兴的世界城市转型的时期。
闵希文先生的作品深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虽然未能如他的同学赵无极、吴冠中一样留学海外,却大量吸收了欧洲后印象以及野兽派的表现方式。这幅作品是他少有的风景画作品,与他大量的静物作品不同的是,在日常平凡的风景中可以看到几分连环画、漫画式的审美趣味和松弛。
·
■ 延伸阅读
·
■ 会员收听
·
■ sns
·
■ say hi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4.3
77 ratings
2016年,李欧梵先生为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城市文化论坛”撰写了论文,《上海,从过去到现在——若干文化反思》。我们很新幸运滴获得了这份英文发言的中文版本。
1930年代的上海,似近似远,并不真切,不如稍稍回望,听听李欧梵先生在2016年如何看待上海的当下,过去和未来。听听他对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们的印象。
对比之下, 仅仅4年后的今天,2020年,上海是不是已经不一样了呢?
·
■ Cover art 中作品
《上海街景》是中国第二代油画家闵希文先生晚年的作品。虽然题为“上海街景”画面上却看不到任何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或是里弄风情,只有一栋栋毫无特征的高层住宅。作品完成于90年代末,这也正是上海高度发展,向一座新兴的世界城市转型的时期。
闵希文先生的作品深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虽然未能如他的同学赵无极、吴冠中一样留学海外,却大量吸收了欧洲后印象以及野兽派的表现方式。这幅作品是他少有的风景画作品,与他大量的静物作品不同的是,在日常平凡的风景中可以看到几分连环画、漫画式的审美趣味和松弛。
·
■ 延伸阅读
·
■ 会员收听
·
■ sns
·
■ say hi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63 Listeners
322 Listeners
461 Listeners
162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40 Listeners
304 Listeners
60 Listeners
152 Listeners
213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28 Listeners
244 Listeners
27 Listeners
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