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我們好像面對畢卡索就慌了,因為以古典學院的繪畫方式不易解釋畢卡索,以印象主義的看法難以招架;或者,以東方思維裡的「文人」來定義他,框架不了。我們了不起在他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感受一些傳統,之後的「立體主義」或「古典時期」也能解釋,但是畢卡索不只這些,他像一個頑童,一個玩泥巴的孩子,將以往那些關於藝術的規矩,應該或不應該的東西拋棄得徹底。只是,那種「拋棄」是建立在他童年與青少年時期強大的古典藝術基礎中,乃至日後對於西班牙宮廷畫家維拉茲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的藝術頻頻回首,要說現代藝術拋棄傳統,恐又言過其實了。
主持人:單煒明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青春搖擺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我們好像面對畢卡索就慌了,因為以古典學院的繪畫方式不易解釋畢卡索,以印象主義的看法難以招架;或者,以東方思維裡的「文人」來定義他,框架不了。我們了不起在他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感受一些傳統,之後的「立體主義」或「古典時期」也能解釋,但是畢卡索不只這些,他像一個頑童,一個玩泥巴的孩子,將以往那些關於藝術的規矩,應該或不應該的東西拋棄得徹底。只是,那種「拋棄」是建立在他童年與青少年時期強大的古典藝術基礎中,乃至日後對於西班牙宮廷畫家維拉茲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的藝術頻頻回首,要說現代藝術拋棄傳統,恐又言過其實了。
主持人:單煒明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青春搖擺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173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6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3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