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当「有问题的个人」遇到「有问题的团体」|姜涛 一席


Listen Later

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无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人并不是抽象和笼统的存在,是由非常具体的、需要耐心体会的个人构成的。可能是因为今天的社会节奏太快了,这种耐心地一个一个去认识人的能力,在今天是非常缺乏的。

十年前,姜涛在《公寓里的塔》中讨论1920年代文学青年的寻路与分化:“五四”烛照之下,已经解放了自我的年轻人该往何处去。这本学术专著如今已溢价数倍,却意外收获了不少专业外读者的讨论和共鸣。

如今,姜涛的关注重点还是年轻人,只不过时间聚焦到了4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后,因为战争和迁徙,青年人有了更多置身组织化、团体化的境遇,或奔赴延安,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队、服务队。

性格迥异的年轻人聚合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活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但团体生活的难题也随之浮现:如何协调内部的关系、既调动集体活力又不伤害个体积极性?

看上去这似乎是20世纪中国长久面对的议题,但这种冲突并不只存在于抽象概念,即使在一个“正确”原则支配下、在“进步团体”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仍值得耐心审视。

直到今天,无论是身在让你想家的工位,还是凑各种搭子的学校,我们或许都感觉到相关问题“并没有因历史的推进而变得陈旧”,甚至在有些时候显得更加急迫。从历史层叠的经验里挤出一道缝隙,给他人和彼此一个机会,打开那些板结甚至扭曲的表面,正是人文知识思想工作的一部分责任和可能性所在。

【时间轴】

00:10 1940年代,战争情境下的团体生活是怎么样的?

02:32 路翎虚构的演剧队:当有问题的团体遇到有问题的个人

06:15 稀释了生活也稀释了困难:问题并没有因为历史推进而变得陈旧

13:01 丁玲现实中的西战团:首先要认识人,一个一个地去认识

21:23 真真天才的光:看到人物独特的光彩和背负的艰难

🚩40年代前线后方大大小小的抗日救亡团体(演剧队、服务团、工作团等)吸纳了非常多的流亡青年,跟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北京学生移动剧团

👇福建一支战地学生服务团

👇1945年,剧宣七队队员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自嘲

👇作家路翎(1923-1994)

👇五四时期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团里的年轻人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要共同生活、共同求学、共同劳动,甚至有钱一起花,有饭一起吃,有衣服一起穿(但也很快遇到了现实的挑战)

👇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剧照和剧目单

👇抗战期间的丁玲

👇在当时的青年团体中一种很常见的民主生活形式“生活检讨会”,大家坐在一块儿批评与自我批评

👇诗人田间(1916-1985)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丁玲与萧军、萧红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一席By 一席

  • 4.3
  • 4.3
  • 4.3
  • 4.3
  • 4.3

4.3

10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一席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8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285 Listeners

故事FM by 寇爱哲

故事FM

893 Listeners

不合时宜 by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

239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49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2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5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JustPod

中间地带

3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3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299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4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8 Listeners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by 潇磊&刘飞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288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