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

Ep.13《八佰》背后:大陆电影里的国军


Listen Later

在《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作者用“义和团”这个事件在新文化运动、五四、文革、八十年年代的叙事变化呈现了一个历史真实:无论是书写者,记录者、创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都在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变化去塑造过去的事件。

所以,如果我们跳出这个框架去观察这个过程就很有意思了。就像福柯说的,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放在电影《八佰》同样适用:重要的是看《八佰》这个事件在什么年代、气氛下所叙述。放在台湾的70年代拍出的的是《八百壮士》,如果放在1986年《血战台儿庄》时期会被怎样叙述,放在17年时期又会如何叙述呢。

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就借八百上映,回溯一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多个时期里,大陆的电影作品里是如何叙述国民党抗战,国民党的领袖、将领经历了什么形象转变。

即便我们不去主动做联系,把这些影视作品的场景展现出来,就自然会呈现出一个脉络,而这个脉络放在今天会怎么延伸就更耐人寻味了。


【主持】

海博


【音乐】

片头:“Danny Boy” ,by 《音乐的力量》ost

片尾:“华沙曲” ,by 吹口琴的颜拉图儿


【你会听到】

1,跳出“神话”讲述框架去看过程: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2,17年时期的代表电影中国民党人的形象

3,《关连长》形象的越界

4,1975年,《人民日报》对蒋去世的报道

5,《吉鸿昌》: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蒋的银幕形象

6,《西安事变》中对于国民党将领的正面呈现

7,《开国大典》中蒋形象的变化

8,《血战台儿庄》的制作与公映过程

9,人民日报对于两蒋去世报道的不同表述

10,与《血战台儿庄》相同制作班底的《铁血昆仑关》为何被搁置十年上映

11,国民党抗战题材出现频次增加

12,超越党派叙事,变为民族叙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间地带By 海博

  • 4.1
  • 4.1
  • 4.1
  • 4.1
  • 4.1

4.1

34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中间地带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0 Listeners

跑题大会 by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92 Listeners

不合时宜 by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

254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208 Listeners

钱粮胡同FM by 住在胡同里的野人

钱粮胡同FM

20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6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2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9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51 Listeners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by 潇磊&刘飞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291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9 Listeners

正文三台 by Phil_Chang

正文三台

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