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
“最后阿汤和前妻相遇那段触动到我了,这是全系列甚至是阿汤职业生涯最为细腻的一段爱情戏。”
隐形(青年编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27期嘉宾):
“都什么时候了,反派还是那套‘核弹毁世界’的价值观?灭霸那一套人口论咱天天拍啊,太二了吧!”
波米:“影片的剧情一塌糊涂,但在电影感和风格化营造上碾压任何一部漫威电影。”
第6分半-第31分钟:嘉宾胶片谈《碟中谍6》“优点” ,嘉宾“隐形”和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
1、隐形觉得影片反派动机和价值观设置非常浅薄老套,仍然是“毁灭世界”的万年老梗;电影一些剧作方法也有待商榷,跳伞戏完全不如《碟中谍3》的“中国银行”段落;
2、胶片认为影片优点同样在鲜明的风格表现以及出色的动作戏方面,而他个人更被最后主角与前妻的会面戏所打动,胶片觉得这是罕见的展现英雄人物在执行任务时的私人情感流露;这是伊森·亨特横跨六部的“人物弧光”;但另外两位主播提出质疑,三位对此互有辩驳;
3、波米觉得影片剧作“不及格”;主角“队友和女警察也要拯救”的价值观体现同样老套,反派组织动机根本不成立,亨利·卡维尔、“白寡妇”和双面女间谍全都是大败笔;影片主题在当今特工片语境下:既肤浅又老套。
第31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隐形和波米谈影片“优点”,胶片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隐形”认为影片在主角方面有清晰的主线和价值观体现,而且整部戏做戏难度很大,比前作的剧作挑战更多;
2、嘉宾“法兰西胶片”觉得影片的大部分缺点都是基于优点和“宣传噱头”产生,比如过分强调汤姆·克鲁斯“实拍”,但诸如跳伞和摩托车戏份均有CG介入,而且大量使用威亚,奇观与难度绝没有宣传号称的那么夸张;
胶片和波米也对比从《蒸发密令》到《王牌特工1》的跳伞戏,指出所谓拍摄多达106次的“跳伞戏”的老套和遗憾之处;
3、波米认为影片的风格化程度与电影质感极高,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上堪称近年大片少有。结合《法国贩毒网》等经典影片,波米着重分析了影片追车戏的拍法与格调,文戏的运镜与用光讲究、配乐的细腻以及动作桥段的流畅度。
1小时26分钟-1小时27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1小时2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碟中谍》系列全回顾(详见下半场内容)。
影片《碟中谍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重要信息:
《布利特》(即主播提及“警网铁金刚”)(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