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播出的今天正好是11月11日「雙11」購物節,沒想到竟勾出鄧醫師身為30年Shopping Queen的百戰心得!
木蘭詩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換成現在的場景,就是東西南北市的購物車品項,彈指便可增增減減。如果這天買不夠,還有「雙12」購物節向你招手!在海量優惠的背後,你可曾注意到購物節背後藏著什麼魔鬼細節?你是否也曾因家人的購物習慣跟自己不同而苦惱煩心呢?
兩位所長的消費行為模式大不同,超好笑又紓壓的一集,快點來聽!
本集重點
1/ 各式折扣與優惠,是否真的「優惠」?
「滿千送百」、「差200就有折扣或贈品」、「信用卡點數回饋」、「購物金」等優惠,讓很多人為之瘋狂,拚命「湊回饋」的過程中,使人產生「賺錢感」,當年的鄧醫師也曾留連忘返啊啊啊~~~但這些折扣與贈品真的必要嗎?我們如何聰明購物不誤買?
2/ 什麼是病態購物?夫妻中的消費衝突該如何解決?
不少夫妻可能都曾因消費引發爭執,「有折扣為什麼不拿」、「我值得對自己好」等心態,表面上看似勤儉持家,實則可能浪費的行為,都會傷害家庭經濟體的健康。你或另一半會經常性衝動購物嗎?如何覺察或改變呢?
3/ 有公主病卻沒公主命?家裡的錢到底是屬於誰的?
在許多諮商案例中,經常會碰到「家裡的錢到底是誰的」這個核心議題。錢是誰賺的就一定是誰的嗎?如何重新看待家庭勞務的價值?賺錢的人就擁有支出決定權?若想買條高質感毛巾,但家人卻覺得用特價毛巾就好,怎麼處理?
從消費心理學,審視你與金錢的關係。趁著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字,不妨重新理解並覺察自己跟家人在「購物花費」之間的價值觀差異!
**節目許願池,邀請你一起來許願** http://reurl.cc/GdK7ov**
到許願池告訴所長你的困擾,分享「家的心關係」練習成果!
**訂閱收聽親子天下Podcast** https://cplink.co/1739xAOQ**
追蹤主持人粉專由此進→
◎鄧惠文:http://facebook.com/fate.or.character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http//facebook.com/antisocialphobia
◎親子天下Podcast 好讀推薦** https://cplink.co/BmbBFu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