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55天。
那么今天我们来回答一位叫“蝴蝶泉边”的同学提的一个很好的问题,她说:想请教一下怎么样提高创作能力,感觉我比较喜欢模仿,但是创作能力差。对,这个问题真的很棒,因为她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模仿和创作是有一个鸿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据我观察,大部分的我的学生们其实都处在一个模仿和学习的阶段,离真正的创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Photo by The Nigmatic on Unsplash
那创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普通人能够得着创作的这个高度吗?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完全是可以的,但是首先你要搞明白什么叫创作。创作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你一定得是有目的的创作。第二,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在创作中会灵活运用他人经验,甚至做自己独有的创新。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第一件事情,就是什么叫有目的的创作呢?讲白了就是有所表达,有一个中心思想。我们小时候学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这件事吧,说你这个作文得有个中心思想,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我们写作文的中心思想其实也是抄来的,发现没有?它也是早就存在的那些格式作文。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你慢慢的是不是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如果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很可能可以开始写一些能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表达你的一些想法、一些情绪的这么一种“作文”,其实它已经不是作文了,它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章了,对吧?
那在摄影里面呢,这个目的(也就是个中心思想),其实也跟写作一样,它不是在摄影里找的,是在你的人生里找的,是在你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这些经历里面去找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摄影界非常鼎鼎有名的名言之一,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那有同学就想说,老师你说的太绕、太抽象,我听不懂,你能不能来个简单的解释。这个好办,如果你只是在拍照或者在模仿或者学习,那么简单来讲,你就是要拍一张照片,为了“要拍一张照片”而去拍了一张照片,你是在为摄影做这件事情。但是如果你是创作的话,我们往往不是为摄影在做这件事情的,而是为了心中的某种情绪,为了去表达自己的某种世界观,然后你选择了用摄影的形式来表达你的这种情绪、你的这个世界观。这个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就被称作习作,后者就被称作艺术。哪怕你做得不好,那顶多就是个不太好的艺术品,但是它依然是艺术,为什么呢?因为它跟你的思想有关了,它是表达的东西。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说到这儿同学们应该就发现了,既然是我的表达,那么我这个作品的所谓的中心思想,它肯定是跟我的人生经历有很强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它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那这样一来,其实就带来一个附属的好处,就是你拍的照片开始会有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是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去寻找和练习或者是所谓的创新出来的。
我们现在有很多对创新的说法其实是不太正确的,有很多人以为创新只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把这些技法东拼西凑,搞一点别人从来没搞过的就叫创新。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且你这样做也做不出什么创新的东西来,因为摄影师这么多,你想得到的,别人早就做过了。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从摄影里去找你创作的灵感来源,而是从你自己的人生里去找创作的灵感来源。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让我们再最后回到“蝴蝶泉边”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模仿比较容易,但是创作的时候总觉得就没有什么头绪了呢?其实原因就在这里,就是你在用模仿的思路去想创作的事情,这是不对的。
我也知道,光是这么讲,讲这么5分钟,同学们可能也是听在云里雾里,可能一知半解,还是不太接地气,所以其实我是有一套教学方法的,我们的摄影的工作坊其实是专门帮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帮你找到你真正最想创作的事。可惜最近没有,所以今天不是来做广告的,只是告诉你说你可以期待一下。未来方便的时候,我们在全国各地某个城市举办工作坊的时候,欢迎你参加。
那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55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4
22 ratings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55天。
那么今天我们来回答一位叫“蝴蝶泉边”的同学提的一个很好的问题,她说:想请教一下怎么样提高创作能力,感觉我比较喜欢模仿,但是创作能力差。对,这个问题真的很棒,因为她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模仿和创作是有一个鸿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据我观察,大部分的我的学生们其实都处在一个模仿和学习的阶段,离真正的创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Photo by The Nigmatic on Unsplash
那创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普通人能够得着创作的这个高度吗?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完全是可以的,但是首先你要搞明白什么叫创作。创作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你一定得是有目的的创作。第二,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在创作中会灵活运用他人经验,甚至做自己独有的创新。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第一件事情,就是什么叫有目的的创作呢?讲白了就是有所表达,有一个中心思想。我们小时候学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这件事吧,说你这个作文得有个中心思想,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我们写作文的中心思想其实也是抄来的,发现没有?它也是早就存在的那些格式作文。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你慢慢的是不是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如果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很可能可以开始写一些能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表达你的一些想法、一些情绪的这么一种“作文”,其实它已经不是作文了,它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章了,对吧?
那在摄影里面呢,这个目的(也就是个中心思想),其实也跟写作一样,它不是在摄影里找的,是在你的人生里找的,是在你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这些经历里面去找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摄影界非常鼎鼎有名的名言之一,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那有同学就想说,老师你说的太绕、太抽象,我听不懂,你能不能来个简单的解释。这个好办,如果你只是在拍照或者在模仿或者学习,那么简单来讲,你就是要拍一张照片,为了“要拍一张照片”而去拍了一张照片,你是在为摄影做这件事情。但是如果你是创作的话,我们往往不是为摄影在做这件事情的,而是为了心中的某种情绪,为了去表达自己的某种世界观,然后你选择了用摄影的形式来表达你的这种情绪、你的这个世界观。这个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就被称作习作,后者就被称作艺术。哪怕你做得不好,那顶多就是个不太好的艺术品,但是它依然是艺术,为什么呢?因为它跟你的思想有关了,它是表达的东西。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说到这儿同学们应该就发现了,既然是我的表达,那么我这个作品的所谓的中心思想,它肯定是跟我的人生经历有很强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它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那这样一来,其实就带来一个附属的好处,就是你拍的照片开始会有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是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去寻找和练习或者是所谓的创新出来的。
我们现在有很多对创新的说法其实是不太正确的,有很多人以为创新只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把这些技法东拼西凑,搞一点别人从来没搞过的就叫创新。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且你这样做也做不出什么创新的东西来,因为摄影师这么多,你想得到的,别人早就做过了。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从摄影里去找你创作的灵感来源,而是从你自己的人生里去找创作的灵感来源。
“游在疫情之下”组照之一 整组见yezi.art
让我们再最后回到“蝴蝶泉边”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模仿比较容易,但是创作的时候总觉得就没有什么头绪了呢?其实原因就在这里,就是你在用模仿的思路去想创作的事情,这是不对的。
我也知道,光是这么讲,讲这么5分钟,同学们可能也是听在云里雾里,可能一知半解,还是不太接地气,所以其实我是有一套教学方法的,我们的摄影的工作坊其实是专门帮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帮你找到你真正最想创作的事。可惜最近没有,所以今天不是来做广告的,只是告诉你说你可以期待一下。未来方便的时候,我们在全国各地某个城市举办工作坊的时候,欢迎你参加。
那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55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51 Listeners
42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99 Listeners
73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270 Listeners
213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