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混沌大学创新前沿课的主理人。
这几天,日本茑屋书店在中国大陆开出了第二家店,在上海,第一家在杭州天目里。书店的火爆程度空前,为了保证顾客体验,甚至采取预约制,必须预约才能进店。
茑屋书店成立于80年代,被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目前在日本拥有1400家门店,50%的日本消费者都是他们的会员。
它是如何做到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曾说:其他实体书店活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卖的是书。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茑屋书店不卖书?那它卖什么呢?
80年代的时候,日本传统书店只卖书,茑屋书店呢,引入了咖啡馆、DVD、唱片等服务与商品,创造了一店多能的丰富体验,这在当时的日本为首创。
用增田的话说:茑屋书店卖的不是书,而是通过书向顾客进行生活方式提案。“提案”这个词,就是建议方案,就是对顾客的生活方式提出更优质的建议。
这句话非常关键。
首先,增田洞察了顾客要的已经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其次,顾客不会说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如何懂得消费者,是整个商业的竞争核心点。
“一店多能”这个创造性的突破,本质上是从经营商品到经营人群的极大转变。
比如喜欢看硬汉电影的人,很可能也爱读推理小说,可能也想听一听小说主人公爱听的音乐。既然如此,就可以将这些产品陈列在一起。再比如,茑屋书店的料理区就不光摆了学习料理的书籍,甚至书里提到的锅、适合做饭时听的音乐CD也摆在旁边。
茑屋书店每一家店的风格截然不同,取决于周围三公里的人群特性。比如东京代官山居住的大多是有钱的老年人,所以这一家茑屋书店里,就有为祖孙三代设置的进口儿童玩具区,还有宠物医院。
一店多能正是为了让顾客获得更完整舒适的体验,让人度过一段美妙时光,而不是促进书籍销售。增田说,茑屋是为顾客提供一个“居心地”,居住的居,心情的心,地方的地。就是说一个能呆着很舒适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更像一个短视频App,关注的是你的停留时长,而不是像电商,关注你的销售转化率。这正是茑屋书店区别于传统书店的独特价值。
有人说,国内也有这种“一店多能”的书店啊,包括诚品、言几又、西西弗、方所,那他们与茑屋有什么区别呢?
从结果上来看,这几家书店的利润来源很不一样。
言几又、西西弗书店的主要利润来自于饮品、文创产品的销售,这些商品不是标准品,利润比书籍高很多。
而来自台湾的诚品书店,主要靠它旗下的商业地产收租盈利。2015年开业的苏州诚品有1.5万平方米的书店和3万平方米的百货商场,还自带两栋酒店公寓。利润相当可观。书店为诚品带来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人流,百货商场、酒店公寓则实现了流量变现。这里插一句,我个人非常喜欢苏州诚品,我觉得那几乎是我的“dreamland”,每次去苏州,都一定要去逛一逛。
茑屋书店的盈利方式又不太一样。日本茑屋只有20%来自图书音像制品的销售,其他80%来自于茑屋书店母公司CCC发行的T卡。T卡是一张跨行业的通用积分卡,连接了上百万家的日本商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使用,比如去全家便利店也可以积累T积分。
所以实质上,T卡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数据联盟。通过T卡,茑屋书店可以了解每个用户在每家店的消费习惯,积累海量用户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向联盟商家输出策划方案,获得相应分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的茑屋书店本质上并不是开线下店的,而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咨询公司。
我们前面提到的茑屋书店的“生活方式提案”,也都是基于这一海量的数据库。如果今天我开一家书店,我能学茑屋的形,搞得美美的,卖咖啡卖杯子,但我对我的用户的理解,毫无疑问,比茑屋差远了。
所以无论是前几天我们讲的便利蜂,还是茑屋书店,都是在传统行业中,掌握了数据驱动这一新武器的新物种。
当然了,中国市场不同于日本市场,茑屋书店能否在中国建立起数据优势,延续过往的成功,现在断言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其实2018年的时候,我们就关注到了这一家公司,有一堂专门剖析茑屋书店用户经营逻辑的课。授课老师是原百度副总裁、目前致力于新消费领域研究和投资的李靖,江湖人称李叫兽。
李靖老师指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生活方式,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运营逻辑正在发生重大变迁——从经营产品转为经营用户,基于人群构建新的战略战术体系,可能是未来10年消费类企业最大的一个机会。
如何基于人群去构建新体系呢?李靖老师提出了“经营用户三问”帮助我们思考,我在这里分享给你。
第一问,你如何跟用户建立关系?也就是说,你怎么跟用户交朋友的?
经营用户的关键在于你能找到用户,而非单纯是用户能找到你。在茑屋书店的案例中,用户能找到茑屋书店,同时,茑屋书店也能从T卡数据中找到用户。
第二问,你如何扩张你跟用户的关系?
建立关系之后必须有扩张的途径,而茑屋书店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扩张方法,就是赋能。类似于云集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想开微店卖东西的人;拼多多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想拼团的人;茑屋书店的力量来自于日本的其他线下零售店。
第三问,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你是如何通过了解用户来获得收益的?
企业要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关系、扩张关系之后,还要能够盈利。也就是将用户关系变现。
说到关系变现,其实微商经常干这事儿。通过低价产品建立初步信任,然后卖个很贵的东西给老客户,变现关系,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真正做用户经营的企业,它获得了用户消费行为数据,不断优化推荐,让用户买到更适合他的东西。
所以,这就是用户经营三问,你的用户是谁,你如何扩张关系,你如何变现关系。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企业如何回答,作为一个职场人,你如何回答。
好了,我是刀姐,今天的混沌FM就到这里了,我们聊了茑屋书店以及背后的用户经营,希望你有所收获。我们下次见。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混沌大学创新前沿课的主理人。
这几天,日本茑屋书店在中国大陆开出了第二家店,在上海,第一家在杭州天目里。书店的火爆程度空前,为了保证顾客体验,甚至采取预约制,必须预约才能进店。
茑屋书店成立于80年代,被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目前在日本拥有1400家门店,50%的日本消费者都是他们的会员。
它是如何做到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曾说:其他实体书店活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卖的是书。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茑屋书店不卖书?那它卖什么呢?
80年代的时候,日本传统书店只卖书,茑屋书店呢,引入了咖啡馆、DVD、唱片等服务与商品,创造了一店多能的丰富体验,这在当时的日本为首创。
用增田的话说:茑屋书店卖的不是书,而是通过书向顾客进行生活方式提案。“提案”这个词,就是建议方案,就是对顾客的生活方式提出更优质的建议。
这句话非常关键。
首先,增田洞察了顾客要的已经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其次,顾客不会说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如何懂得消费者,是整个商业的竞争核心点。
“一店多能”这个创造性的突破,本质上是从经营商品到经营人群的极大转变。
比如喜欢看硬汉电影的人,很可能也爱读推理小说,可能也想听一听小说主人公爱听的音乐。既然如此,就可以将这些产品陈列在一起。再比如,茑屋书店的料理区就不光摆了学习料理的书籍,甚至书里提到的锅、适合做饭时听的音乐CD也摆在旁边。
茑屋书店每一家店的风格截然不同,取决于周围三公里的人群特性。比如东京代官山居住的大多是有钱的老年人,所以这一家茑屋书店里,就有为祖孙三代设置的进口儿童玩具区,还有宠物医院。
一店多能正是为了让顾客获得更完整舒适的体验,让人度过一段美妙时光,而不是促进书籍销售。增田说,茑屋是为顾客提供一个“居心地”,居住的居,心情的心,地方的地。就是说一个能呆着很舒适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更像一个短视频App,关注的是你的停留时长,而不是像电商,关注你的销售转化率。这正是茑屋书店区别于传统书店的独特价值。
有人说,国内也有这种“一店多能”的书店啊,包括诚品、言几又、西西弗、方所,那他们与茑屋有什么区别呢?
从结果上来看,这几家书店的利润来源很不一样。
言几又、西西弗书店的主要利润来自于饮品、文创产品的销售,这些商品不是标准品,利润比书籍高很多。
而来自台湾的诚品书店,主要靠它旗下的商业地产收租盈利。2015年开业的苏州诚品有1.5万平方米的书店和3万平方米的百货商场,还自带两栋酒店公寓。利润相当可观。书店为诚品带来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人流,百货商场、酒店公寓则实现了流量变现。这里插一句,我个人非常喜欢苏州诚品,我觉得那几乎是我的“dreamland”,每次去苏州,都一定要去逛一逛。
茑屋书店的盈利方式又不太一样。日本茑屋只有20%来自图书音像制品的销售,其他80%来自于茑屋书店母公司CCC发行的T卡。T卡是一张跨行业的通用积分卡,连接了上百万家的日本商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使用,比如去全家便利店也可以积累T积分。
所以实质上,T卡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数据联盟。通过T卡,茑屋书店可以了解每个用户在每家店的消费习惯,积累海量用户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向联盟商家输出策划方案,获得相应分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的茑屋书店本质上并不是开线下店的,而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咨询公司。
我们前面提到的茑屋书店的“生活方式提案”,也都是基于这一海量的数据库。如果今天我开一家书店,我能学茑屋的形,搞得美美的,卖咖啡卖杯子,但我对我的用户的理解,毫无疑问,比茑屋差远了。
所以无论是前几天我们讲的便利蜂,还是茑屋书店,都是在传统行业中,掌握了数据驱动这一新武器的新物种。
当然了,中国市场不同于日本市场,茑屋书店能否在中国建立起数据优势,延续过往的成功,现在断言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其实2018年的时候,我们就关注到了这一家公司,有一堂专门剖析茑屋书店用户经营逻辑的课。授课老师是原百度副总裁、目前致力于新消费领域研究和投资的李靖,江湖人称李叫兽。
李靖老师指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生活方式,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运营逻辑正在发生重大变迁——从经营产品转为经营用户,基于人群构建新的战略战术体系,可能是未来10年消费类企业最大的一个机会。
如何基于人群去构建新体系呢?李靖老师提出了“经营用户三问”帮助我们思考,我在这里分享给你。
第一问,你如何跟用户建立关系?也就是说,你怎么跟用户交朋友的?
经营用户的关键在于你能找到用户,而非单纯是用户能找到你。在茑屋书店的案例中,用户能找到茑屋书店,同时,茑屋书店也能从T卡数据中找到用户。
第二问,你如何扩张你跟用户的关系?
建立关系之后必须有扩张的途径,而茑屋书店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扩张方法,就是赋能。类似于云集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想开微店卖东西的人;拼多多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想拼团的人;茑屋书店的力量来自于日本的其他线下零售店。
第三问,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你是如何通过了解用户来获得收益的?
企业要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关系、扩张关系之后,还要能够盈利。也就是将用户关系变现。
说到关系变现,其实微商经常干这事儿。通过低价产品建立初步信任,然后卖个很贵的东西给老客户,变现关系,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真正做用户经营的企业,它获得了用户消费行为数据,不断优化推荐,让用户买到更适合他的东西。
所以,这就是用户经营三问,你的用户是谁,你如何扩张关系,你如何变现关系。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企业如何回答,作为一个职场人,你如何回答。
好了,我是刀姐,今天的混沌FM就到这里了,我们聊了茑屋书店以及背后的用户经营,希望你有所收获。我们下次见。
427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73 Listeners
4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5 Listeners
84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15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