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大家好,欢迎您收听《人文清华》播客,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也是人文清华项目的负责人和主持人。
可能有些朋友看过人文清华讲坛的现场直播,或者发布在各个媒体平台的视频节目、短视频。播客呢,是我们与大家交流的另一个窗口,会完整呈现我对各位清华著名学者的长篇访谈。
在第一期节目中,会听到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人生故事,您能想到吗,他小时候还是一个很能打架的孩子,后来在哈佛留学的时候做过开警车的保安,给犹太教授做过家庭厨师,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在访谈当中,是第一次对外发布。当然,还有更多内容是他的专业观点,也会陆续发布。
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文清华讲坛的缘起。
提起清华,很多人会认为它理工科很强,事实上,清华不缺人文传统,历史上有大家熟知的四大国学导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等,很多人文、社会学科在清华的建立,也就是它们在中国的发端。今天的清华,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为了传播清华的新人文思想,陶冶学生、影响社会,2016年初,“人文清华”讲坛开启。我呢因为之前曾经在媒体工作过多年,所以受命成为项目负责人。第一场讲坛我还记忆犹新。邱勇校长开坛致辞,作家格非做了首场演讲,内容是《重返时间的河流》。此后到现在,有30多位优秀学者登上讲坛,与公众分享他们的学术发现和经典学说,每个人都是他们各自学科的扛鼎者,我非常有幸对每位学者都做了长篇访谈。
这档播客,就是这些深度访谈的重新打磨。之前发布的视频节目由于时长限制,在编辑的时候忍庝舍弃了很多内容,时隔几年,回听采访,我仍然被这些同事前辈们深深打动,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些宝贵的素材做成一档播客。让大家听到这些学术大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不仅了解他们学术成就之所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了解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学术大师,能够有那样的学术成就;而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也可以同时呈现出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和文化发展的一段鲜活的历史。
为了让播客听众对我们的节目更了解,我也说说自己的经历吧,我是山东人,曾经在山东卫视和央视做过主持人,可能有的观众看过我主持的节目《道德与法制》《金剑之光》《新闻调查》《讲述》《心理访谈》,不过从2001年读博,我就已经离开媒体,2004年毕业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很多节目只是业余时间兼职参与的。在清华执教近二十年,虽然很自豪是一名清华教师,却很遗憾不曾是清华学生。做“人文清华”讲坛,对我来说,就像是再读一次大学,在清华,听最优秀的学者,讲最精彩的课,这些访谈呢,差不多就是私教课了。这么一说,是不是很奢侈,所以必须把这些私教课的内容跟大家分享,咱们一起听播客上清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采访是在几年中陆续进行的,部分内容只能代表当时受访者的观点,请您理解。
另外,人文清华在抖音、头条、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爱奇艺、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都有同名账号,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各类内容。我就先说这么多,祝大家收听愉快。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您也可以在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人文清华”找到这个播客。
本期主编:朱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