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扫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上午10点直播间学摄影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59天。
© 叶梓
今天我继续来分享一张前段时间在广州拍的照片,这张照片跟前面的风格很不一样,对吧?上次我分享的还是在雨景中的情绪照,这一次分享的就是比较潮的照片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小景深的照片,背景是模糊的,而这一次背景特别的清楚。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学了一段摄影的同学,看这张照片,你或许会有很多的想法,你或许会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错误,但是别急,你且听我来狡辩一下。
© 叶梓
我自己在很久以前开始学摄影的时候,用的都是胶片相机,那个时候大家都追求大光圈、背景虚化,尤其是在拍人的时候呢,我们就希望背景模糊一点,这样人会比较突出,人的美能被凸显出来。
拍人用大光圈、用中长焦,这一点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没有什么改变,特别是在摄影圈子里,什么意思呢?在拍照的人现在不只是摄影圈子的人了,不仅是爱好者和摄影师了,所有的普通人都在拍照。
尤其在手机摄影年代来临以后,我就逐渐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是不喜欢背景模糊的。我有时候会问这些姑娘们,我说那背景模糊的照片你觉得好看吗?那些姑娘们的回答是出奇的统一,就很疑惑地望着我说,为什么要背景模糊啊?她们觉得拍照就是要来记录我到了这里,我在这个地方我和环境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这种前提下,她是不喜欢背景模糊的照片的,觉得那样就白来一趟,有点浪费。她们也不觉得她这张脸值得你那样去怼着放大来去凸显它,她更在乎的可能是那个故事、那个场景。然后她也不需要她在画面中有多么的明显,别人看这张照片只要能看见她就行,看不见她,她其实也无所谓了,就没有那种特别自恋的非得要以我为中心的感觉。
我觉得这是个挺好的心态,然后会逐渐发现在很多平台上,大家的照片的这个背景都是比较清楚的。甚至以我们的过去的眼光来看,都是有点杂乱的,有的时候她们是真的不讲究啊。比如说我们说最好不要有粗壮有力的明显的线条从你头上穿过去,否则可能会打扰到你的脸,但是你要真的去拍一个特别丰富的背景的画面的话,难免就会有线条从你脸上划过去。你告诉我从哪个角度能躲线条,都躲不掉,是吧?所以她们也就不太在乎了。有的人可能会嫌哎呀,脚太大了,不好看,我们还是喜欢小脚比较秀气。但你看看她们的照片,大家都不在乎,那个脚就特别夸张,在广角、超广角放得特别近的地方,一只脚恨不得比一个身体都大。有的人特别忌讳从下往上拍的时候下巴变形、脸变方,但是有的姑娘她就是不在乎,你从底下往上拍她也无所谓,她就是仰着头,就像整个世界没有她在乎的人似的。
其实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照片虽然没有遵守所谓的摄影的那些老规则,但是它们充满了活力。这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她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打破墨守成规的世界。
© 叶梓
当然了,你要硬往我们过去的摄影师身上套,这种拍法也是有来由的。它有点像是纪实摄影,周围环境非常丰富,交代环境交代得非常充沛,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拍摄这个故事,拍摄人物。你也可以说这种照片,这种人像照它是结合了人像摄影中的那种摆拍以及纪实摄影中的那一种丰富的环境,把两者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纪念照的独特风格。
我们在这里也不应该给“纪念照”三个字打上任何的负面标签,认为纪念照就是什么都不懂的这些普通人的初级需求。那可不是,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拍摄这样的照片可能远比那种去精致的化妆造型拍一个公主套系来的要有意义的多。至少在这样的照片里面,他可以记录他来到了哪里,他可以去彰显他的个性。
好,听我“狡辩”完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不管你怎么想,都欢迎在底部留言来畅所欲言。学摄影的过程说实话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新的规则,又不断去打破规则的过程,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早自习能给大家拓展一些思路。既然是玩摄影,咱就开开心心的开放式的玩起来,什么都可以去尝试一下,避免把自己学过的、掌握的知识当做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标准。更多的摄影知识,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我把二维码放在了语音下方。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459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4
22 ratings
扫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上午10点直播间学摄影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59天。
© 叶梓
今天我继续来分享一张前段时间在广州拍的照片,这张照片跟前面的风格很不一样,对吧?上次我分享的还是在雨景中的情绪照,这一次分享的就是比较潮的照片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小景深的照片,背景是模糊的,而这一次背景特别的清楚。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学了一段摄影的同学,看这张照片,你或许会有很多的想法,你或许会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错误,但是别急,你且听我来狡辩一下。
© 叶梓
我自己在很久以前开始学摄影的时候,用的都是胶片相机,那个时候大家都追求大光圈、背景虚化,尤其是在拍人的时候呢,我们就希望背景模糊一点,这样人会比较突出,人的美能被凸显出来。
拍人用大光圈、用中长焦,这一点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没有什么改变,特别是在摄影圈子里,什么意思呢?在拍照的人现在不只是摄影圈子的人了,不仅是爱好者和摄影师了,所有的普通人都在拍照。
尤其在手机摄影年代来临以后,我就逐渐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是不喜欢背景模糊的。我有时候会问这些姑娘们,我说那背景模糊的照片你觉得好看吗?那些姑娘们的回答是出奇的统一,就很疑惑地望着我说,为什么要背景模糊啊?她们觉得拍照就是要来记录我到了这里,我在这个地方我和环境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这种前提下,她是不喜欢背景模糊的照片的,觉得那样就白来一趟,有点浪费。她们也不觉得她这张脸值得你那样去怼着放大来去凸显它,她更在乎的可能是那个故事、那个场景。然后她也不需要她在画面中有多么的明显,别人看这张照片只要能看见她就行,看不见她,她其实也无所谓了,就没有那种特别自恋的非得要以我为中心的感觉。
我觉得这是个挺好的心态,然后会逐渐发现在很多平台上,大家的照片的这个背景都是比较清楚的。甚至以我们的过去的眼光来看,都是有点杂乱的,有的时候她们是真的不讲究啊。比如说我们说最好不要有粗壮有力的明显的线条从你头上穿过去,否则可能会打扰到你的脸,但是你要真的去拍一个特别丰富的背景的画面的话,难免就会有线条从你脸上划过去。你告诉我从哪个角度能躲线条,都躲不掉,是吧?所以她们也就不太在乎了。有的人可能会嫌哎呀,脚太大了,不好看,我们还是喜欢小脚比较秀气。但你看看她们的照片,大家都不在乎,那个脚就特别夸张,在广角、超广角放得特别近的地方,一只脚恨不得比一个身体都大。有的人特别忌讳从下往上拍的时候下巴变形、脸变方,但是有的姑娘她就是不在乎,你从底下往上拍她也无所谓,她就是仰着头,就像整个世界没有她在乎的人似的。
其实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照片虽然没有遵守所谓的摄影的那些老规则,但是它们充满了活力。这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她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打破墨守成规的世界。
© 叶梓
当然了,你要硬往我们过去的摄影师身上套,这种拍法也是有来由的。它有点像是纪实摄影,周围环境非常丰富,交代环境交代得非常充沛,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拍摄这个故事,拍摄人物。你也可以说这种照片,这种人像照它是结合了人像摄影中的那种摆拍以及纪实摄影中的那一种丰富的环境,把两者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纪念照的独特风格。
我们在这里也不应该给“纪念照”三个字打上任何的负面标签,认为纪念照就是什么都不懂的这些普通人的初级需求。那可不是,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拍摄这样的照片可能远比那种去精致的化妆造型拍一个公主套系来的要有意义的多。至少在这样的照片里面,他可以记录他来到了哪里,他可以去彰显他的个性。
好,听我“狡辩”完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不管你怎么想,都欢迎在底部留言来畅所欲言。学摄影的过程说实话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新的规则,又不断去打破规则的过程,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早自习能给大家拓展一些思路。既然是玩摄影,咱就开开心心的开放式的玩起来,什么都可以去尝试一下,避免把自己学过的、掌握的知识当做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标准。更多的摄影知识,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我把二维码放在了语音下方。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459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8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891 Listeners
426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446 Listeners
177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01 Listeners
262 Listeners
208 Listeners
74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82 Listeners
155 Listeners
188 Listeners
24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