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因为卡西尼号并没有进行过除菌处理,所以表面可能带有微生物,为了防止这个探测器最后撞上土星的卫星造成生物污染。必须把这颗探测器扔到土星里面去毁灭掉。这个任务就成了卡西尼号的最后一个任务了。
这个任务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从2008年地面上的科学家们,就在讨论这个任务的所有执行过程和细节。同样,要执行这次任务也是要花钱的,NASA还特地申请了2亿多美元的资金。而且这颗探测器也不是说想撞上土星就能撞上土星的,中间要完成一系列的变轨操作,还要利用土卫六泰坦执行一次引力弹弓刹车。
2017年的4月22号,卡西尼探测器最后一次路过了土卫六泰坦。利用这次机会实现了刹车,这个位置几乎就相当于卡西尼号轨道的远地点,在远地点刹车会让轨道近地点向土星贴近。4月26号,再次开发动机进行轨道修正,经过这次变轨以后,卡西尼号的近地点已经贴到了F环和土星表面之间。这一次穿越,卡西尼号探测器距离土星云层的高度只有3100公里。它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马上开始回传地球。未来它还要再转22圈,逐渐降低近地点高度,直到撞上土星。
2017年的9月14日晚上8点钟。卡西尼号传输了最后一张照片。最后负责监控的是戈德斯通测控站。9月15日卡西尼号坠入土星大气层烧毁,仅仅比预定的时间晚了30秒。
2018年NASA公布了一部短片,记录的就是卡西尼号的最后任务。画面上真实的表现了它是如何一次一次贴近土星表面,直到撞上去。直到最后一刻,它的天线还在倔强的对准地球方向,传送最后的测控数据。每次看到这里,我鼻子都发酸。这部片子获得了艾美奖的杰出原创互动节目奖。
卡西尼号陪伴了我们整整19年零335天。它带给我们关于土星和它的卫星家族的大量知识,人类对太阳系和行星的认知理解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它发送回来的数据成了一座宝库,科学家们还在不断从这些数据里面挖掘出新的发现。
4.9
2525 ratings
因为卡西尼号并没有进行过除菌处理,所以表面可能带有微生物,为了防止这个探测器最后撞上土星的卫星造成生物污染。必须把这颗探测器扔到土星里面去毁灭掉。这个任务就成了卡西尼号的最后一个任务了。
这个任务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从2008年地面上的科学家们,就在讨论这个任务的所有执行过程和细节。同样,要执行这次任务也是要花钱的,NASA还特地申请了2亿多美元的资金。而且这颗探测器也不是说想撞上土星就能撞上土星的,中间要完成一系列的变轨操作,还要利用土卫六泰坦执行一次引力弹弓刹车。
2017年的4月22号,卡西尼探测器最后一次路过了土卫六泰坦。利用这次机会实现了刹车,这个位置几乎就相当于卡西尼号轨道的远地点,在远地点刹车会让轨道近地点向土星贴近。4月26号,再次开发动机进行轨道修正,经过这次变轨以后,卡西尼号的近地点已经贴到了F环和土星表面之间。这一次穿越,卡西尼号探测器距离土星云层的高度只有3100公里。它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马上开始回传地球。未来它还要再转22圈,逐渐降低近地点高度,直到撞上土星。
2017年的9月14日晚上8点钟。卡西尼号传输了最后一张照片。最后负责监控的是戈德斯通测控站。9月15日卡西尼号坠入土星大气层烧毁,仅仅比预定的时间晚了30秒。
2018年NASA公布了一部短片,记录的就是卡西尼号的最后任务。画面上真实的表现了它是如何一次一次贴近土星表面,直到撞上去。直到最后一刻,它的天线还在倔强的对准地球方向,传送最后的测控数据。每次看到这里,我鼻子都发酸。这部片子获得了艾美奖的杰出原创互动节目奖。
卡西尼号陪伴了我们整整19年零335天。它带给我们关于土星和它的卫星家族的大量知识,人类对太阳系和行星的认知理解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它发送回来的数据成了一座宝库,科学家们还在不断从这些数据里面挖掘出新的发现。
212 Listeners
102 Listeners
37 Listeners
3 Listeners
61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7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9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4 Listeners
48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