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ve理想国

vol.13 画外有乾坤:柯律格的新艺术史和中国画的“观看之道”


Listen Later

“艺术史”这个词的使用中通常被隐去了“西方”的前缀,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梵高、毕加索,关于西方艺术的脉络和观念,人们都多少熟悉。而艺术在中国经历了什么?中国画又该如何被欣赏、被观看?中国画折射出来的社会变迁又如何?对于这些,我们似乎知之甚少。


牛津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在其新书《谁在看中国画》以福柯式的知识考古对“中国绘画”进行溯源,认为这一概念是在中国的外部被创生出来的,并在明朝以来的国际交往背景下不断被国内外观众塑造着,通过对“中国绘画”的几类观众(士绅、帝王、商贾、民族、人民)进行考察,以全球视野和五百余年的历史跨度(从明朝到新中国)给我们讲述了中国画的“观看之道”。本书不拘泥于传统艺术史去进行画作风格分析,而在新艺术史潮流之中以画作的观看者的变化折射画作外部的中国社会变迁。


柯律格是谁?他对中国艺术的研究特殊在哪?《谁在看中国画》讲了什么?不同观众又如何塑造“中国绘画”?什么叫“新艺术史”?为什么说中国画不等同于“中国绘画”?国内艺术史研究为何纠结于鉴定真伪?“文人画”如何成为中国画的象征?战后美国的东亚研究和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西方对中国的东方主义想象如何被强化?艺术品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本期Naïve咖啡馆邀请到了译者梁霄、文化记者林子人、艺术史博士熊馆长一同和我们探讨。


主播:

郝汉


嘉宾:

梁霄,《谁在看中国画》译者

林子人,界面文化记者、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新浪微博@林奶粒)

熊馆长,豆瓣网艺术史研究小组创始人、艺术史博士(豆瓣ID:热带北极熊)


本期话题:

1柯律格如何解构我们对中国画不假思索的定义

2中国画的观众如何塑造“中国绘画”?(乾隆、康有为等)

3如何从画中人的人生故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欣赏一幅画?

4福柯、布迪厄对艺术史的渗透,传统艺术史和新艺术史有什么区别?

5国内艺术史研究的困境

6山水、花鸟等题材的文人画为什么变成中国画的象征?

7艺术品和政治:美国的东亚研究与中国艺术以及冷战下的意识形态

8柯律格如何通过物质文化研究打破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想象?如“园林”

9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中国绘画”面临的困境相似,因为当代艺术也是西方话语权力下的概念

 

音乐:

Main Title Theme(The Last Emperor)(电影《末代皇帝》配乐)-David Byrne

Bossa Antigua-Paul Desmond


【关注互动】
微信公众号:Naive咖啡馆
(ID:naivecafe2020)

【声明】
播客内容中涉及观点仅代表主播、嘉宾个人,欢迎大家提供不同意见的讨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naive理想国By 理想国

  • 4.2
  • 4.2
  • 4.2
  • 4.2
  • 4.2

4.2

20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naive理想国

View all
一席 by 一席

一席

104 Listeners

梁文道·八分 by 梁文道

梁文道·八分

351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6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洪晃|晃然大悟 by 洪晃|晃然大悟

洪晃|晃然大悟

41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1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51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9 Listeners

读库立体声 by 读库

读库立体声

15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4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9 Listeners

洪晃播客自传|歪打正着 by 洪晃

洪晃播客自传|歪打正着

2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29 Listeners

言之有「李」 by Levi's® 中国

言之有「李」

8 Listeners

游荡集 by 许知远漫游记

游荡集

2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