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吸引

Vol.37 货币视角下的国运:元明清700年兴亡启示录


Listen Later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与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于晓华深入探讨他的新书《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金融秩序》。于教授将中国近代王朝的更替放在全球视角下,揭示了财政与金融如何影响国运。

  • 为什么元、明、清三朝的金融体系反复经历“危机—改革—崩溃”的循环?
  • 金融制度的设计是否决定了王朝的兴衰?
  • 外部因素(如全球化、国际贸易、白银流入)如何影响金融稳定?

本期福利:点赞最高的4条评论,将获得由于晓华老师亲自签名的新书《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金融秩序》,评比截止时间:10月14日上午7点~

=================================

本期嘉宾:

  • @于晓华教授 微博:鱼觉兽一号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本期文稿:货币视角下的国运沉浮:元明清700年兴亡启示录

===============时间线==============

03:39 历史周期与复杂系统中的相变

历史演变中的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的是非判断。历史人物决策受制于当时的约束条件,古代统治者的选择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具有必然性。可能我们只有观察历史的大周期,过滤短期噪声,才有可能看清历史的清晰走向。

07:31 全球化视角下的元明清历史影响

全球化对元明清三朝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南美洲白银流动更是牵动大明与清朝命运,以及蒙古帝国通过金融手段支撑军事扩张的经济逻辑。1275年泉州崛起为蒙古人征服世界的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贸易主轴。

展开阅读:中国历史上共有五次全球化,自元开始,全球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远,而全球化也是中国以外的外界变量对传统经验的挑战。

以下是我们整理了于晓华老师的关于五次全球化总结,全球化是理解元朝及此后的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主播认为也是本书的创新与一大看点:

  • 第一波全球化—元:蒙古军队在他们的军事征伐中和官商(史称“斡脱”​)组织建立了联盟:蒙古将士负责军事征伐,商人负责提供金融、信息和后勤服务。军队沿着斡脱的商业活动路线一路征伐,最后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斡脱也在蒙古帝国的支持下,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水陆贸易网络;
  • 第二波全球化—明:1492年,当意大利人哥伦布的帆船跨过大西洋到达北美洲,在巨额贸易利润的激励下,全球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帷幕。葡萄牙人欧华利在1513年左右到了澳门和广州,开始和中国进行贸易。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海禁禁不住贸易,民间贸易早就如火如荼。到了1567年,明穆宗迫于现实,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在福建的一个小港口——月港开放对外贸易(类似后来的改革开放特区);
  • 第三波全球化—清初: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英国向全世界殖民,成为日不落帝国。尽管清朝想维持其封闭保守的体制,但还是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而被迫加入这一波全球化;
  • 第四波全球化—清末~改革开放:19世纪后半期随着德国、俄国以及日本实现了工业化,它们加入全球化竞争,争夺殖民地以及国际市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产业工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开始了全球性的社会主义运动,为工人阶级自身的利益而斗争。在经过一战后,苏联成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体,这标志着第四波全球化的开始;
  • 第五波全球化—九二南巡之后:1991年苏联解体标着第四波全球化的结束,以及第五波全球化的开始。在这一波全球化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享受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贸易额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于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实现了小康社会。

12:43 蒙古西征与元朝财政体系

蒙古三次西征对深刻影响欧亚大陆政治经济版图,特别是第二次西征因窝阔台大汗去世而中断,避免了欧洲被征服的可能。此外,在元朝财政体系中,其农业税低,主要收入来源于商业税和专卖税,如酒税等,体现了游牧民族统治下的财政特点。

15:08 元朝贸易系统与全球化影响

元朝比较重视贸易系统的建设,包括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和全国官道的统一,马可波罗游记启发了欧洲对东方的探索,最终导致了哥伦布的航海和第二次全球化的开启。

19:10 货币制度与全球化浪潮的历史影响

货币制度一直在深刻影响王朝兴衰、全球化进程及财政政策。从保守封闭的中国到蒙古帝国引发的全球化,到白银贸易连接南美矿山与欧洲革命,货币不仅关乎国内经济,更涉及全球贸易,500年前的货币问题当下依然存在。

21:00 元朝纸币制度与财政危机

元朝首次大规模使用由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以白银和丝作为价值支撑。然而,由于巨额赏赐、内部争斗及财政计划外支出,导致财政危机。为解决财政问题,元朝采取了盘活资产、加税等措施,但这些措施触动了蒙古贵族的利益,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最终未能解决财政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26:08 元朝末年危机与崩溃

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与财政危机并存。为解决资金短缺,朝廷试图通过发行纸币缓解,但这一措施加剧了通货膨胀。同时,地方势力利用叛乱索取资源,中央决策失误,如错杀力挽狂澜的宰相脱脱,导致局势失控。最终,盐引中断与大运河运输受阻,北方经济崩溃,通货膨胀严重,货币信用丧失,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29:35 元朝灭亡与货币信用崩溃

元朝因纸币系统失去信用、财政收入中断、恶性通货膨胀等原因导致经济瓦解,最终被明朝朱元璋击败。元朝灭亡后,明朝初期仍使用纸币,但因通货膨胀问题,逐渐被白银取代。1513年葡萄牙人来华,中国开始与世界贸易挂钩。

32:18 16世纪中国白银流入的全球路径

16世纪,中国通过三条路径获得大量白银:一是日本,因银矿开采与技术提升,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二是南美,西班牙在墨西哥等地发现银矿,部分通过吕宋岛与中国的贸易流入;三是欧洲,德国银矿及南美银矿经印度洋运至澳门,再与中国进行贸易。全球白银流向中国,无论本意如何,明朝已经加入了当时全球贸易网络。

34:53 明朝开关与财政危机

明朝因海禁政策导致财政紧张,为解决皇室子弟庞大支出,于1567年隆庆皇帝宣布开关,允许东南沿海贸易,大量白银流入,缓解财政危机。

39:09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与财政危机

明朝末年,因免税政策与重税压力,大量土地被投献豪强,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国家陷入严重财政危机,最终引发社会动荡。

41:10 17世纪全球贸易中断与中国经济危机

17世纪中叶,全球三条主要贸易路线同时中断:日本闭关锁国、欧洲30年战争、西班牙大屠杀中国商人及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这就导致中国白银流入骤减,引发固定资产暴跌、金融危机、税负激增、市场通货紧缩及粮食价格暴涨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最终加剧了明朝的财政危机,加速了其灭亡。

47:46 闯王李自成入京治理的转变与危机

李自成初入京城时实施严令禁止掠夺的政策,旨在变流寇为坐寇,建立新政权的正统形象。然而,随着军队需求的增加,政策转向搜刮富户和百姓,导致信誉崩溃,最终陷入无法挽回的危机。这一过程也揭示了正反馈机制在正向与负向情境下的加速作用,治理模式对政权稳定性起到决定性影响。

51:28 货币属性与社会经济活力关系

货币作为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双重属性,对社会经济活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以元明清为例,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而非商品,在国际贸易以及其对国内经济中成为流通手段,但也会因为数量的增减决定经济整体的运行情况。再比如我们当下比较盛行的现代货币理论,如MMT,可能也是过于强调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而忽略其价值手段,从面有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问题。

56:40 清朝对外贸易与商人命运

清朝时期通过广州十三行开展对外贸易。但商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普遍比较低,在清朝的商人因需频繁捐款、交税、官商勾结而最终破产的现象比比皆是。

01:04:01 康乾盛世与白银危机:清朝经济内卷的根源

清朝中后期,人口激增与白银贸易失衡导致经济内卷,人均收入下降,生活水平受阻。中国的土地只能容纳2亿人口的数量,但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达到4亿人。1820年前后,中国GDP占全球33%。白银作为货币,因鸦片贸易逆差大量流出,引发经济危机,加速与西方工业革命国家的经济差距。

01:08:03 白银升值与全球金融形势变化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白银在中国大幅升值有三大主要原因:鸦片流入导致白银升值、南美独立运动中断白银供应、以及欧洲白银套利动机消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出现银贵钱贱现象,此时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和中国贸易不平衡已经出现严重矛盾。

01:10:47 嘉庆皇帝与清廷金融政策的失误

嘉庆皇帝错误地停止铸造铜钱以应对通货紧缩,反而加剧了市场萧条。林则徐提议铸造标准化银元以稳定货币体系,但未被采纳,最终因白银外流导致通货紧缩,促使中央采取禁烟措施。

01:13:59 鸦片与茶叶:英国崛起的经济密码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和茶叶交易双重获利,减少了金融成本,积累了大量资金,支撑了其全球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没有像西班牙帝国一样步入的衰落命运。

01:15:43 清廷与西方使团交流失败的历史

1793年,英国使团携先进技术和礼品访华,因清廷要求下跪而未达成协议;1816年,另一使团沿运河游历,目睹中国社会贫困、两极分化现象,再次因下跪问题未获接见。这些交流失败预示着1840年后中国面临的挑战,经济萧条和高利贷问题加剧,最终导致鸦片战争。

01:19:58 晚清金融体制与历史转折点

晚清时期中国金融体制的落后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从1840年五口通商后外资涌入,到太平天国引发的多次金融危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相比之下,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建立现代金融体系,通过货币统一和中央银行成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虽有洋务运动,但未触及制度变革,导致金融深化不足,最终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国家走向衰落。

01:22:44 保路运动:白银危机下的社会动荡

保路运动的起源是因为川汉铁路筹集的1400万两白银因炒股亏损300万两引发民众不满,核心争议在于炒股亏损的补偿与铁路权益的抵押问题。这场运动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了影响清朝灭亡。最终,直到2010年宜万铁路(宜宾到万州)的通车,才标志着川汉铁路的建设正式完成,所以说,历史的复杂性超越了简单的价值观判断。

01:24:55 白银货币体系崩溃与金融秩序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1929年全球金融大萧条后,美国通过白银法案导致白银价格暴涨,引发中国白银外流,促使国民政府在1934年发行法币,标志着白银货币体系的终结。

如果没有健康的货币和金融秩序,就没有长久的文明。

附注:四个朝代(含民国)兴衰原因——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十分吸引By 敏-姐

  • 5
  • 5
  • 5
  • 5
  • 5

5

6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十分吸引

View all
雪球·财经有深度 by 雪球

雪球·财经有深度

23 Listeners

疯投圈 by 黄海、Rio

疯投圈

116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3 Listeners

钱粮胡同FM by 住在胡同里的野人

钱粮胡同FM

21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85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68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52 Listeners

厚雪长波 by 雪球官方账号

厚雪长波

8 Listeners

三点下班 by 李永浩,星辰

三点下班

18 Listeners

高能量 by 李翔李翔

高能量

32 Listeners

投资实战派 by wong永庆

投资实战派

3 Listeners

一劳永逸 by 麦迪森

一劳永逸

4 Listeners

截胡不截财 by Jeff

截胡不截财

3 Listeners

涉市未深 by 九州_Aaron

涉市未深

6 Listeners

The Wanderers 流浪者 by zjyiran

The Wanderers 流浪者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