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混沌大学创新前沿课的主理人。
在今年1月1日的开篇节目里,我和大家提到,我们在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可以用PEST思考框架,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角度去分析外部宏观因素。
其实我们一月份的整体课程设计,也在为大家积极寻找国内最顶级的宏观解读者,为大家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上周是黄奇帆老师谈中美脱钩,这周我们邀请到了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老师,分析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变量:人口。
下周我们还将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大国大城》的作者陆铭老师,来谈谈十四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机遇,中国的区域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这三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国家级的智囊,是最高决策层的顾问专家,所以他们的观点相当权威。如果你想深入系统地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进而判断可能的机会,这几堂课都是值得好好听听的。
回到本周蔡昉老师的课程,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人口问题,我们经常听到的未富先老,老龄化进程到底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影响我们的经济、商业以及生活。今天我先截取一段老师观点,让你先听为快。
蔡昉:我们需要了解人口趋势呢是因为人口的变化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
大家可能知道有一个人叫马尔萨斯,200多年前的一个既是经济学家,也是人口学家,还是个牧师,那么他最早说,人太多了对经济不是好事,大家吃不饱就会产生灾难、瘟疫、战争等等。那么当然,现在这个观点呢很多人不赞成了,反过来,如果人口太少了,结构太老了也是个问题,那么因此呢说全球如果经历一个老龄化的趋势的话,那么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但是呢,人口有一个特点,它是不可逆转的,啊也就是说老龄化趋势一旦发展起来了,不会回去,不会说大家不想生孩子了以后呢就,又愿意生孩子的,所以呢它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就需要与之共舞啊,学会与它共同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多国家和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它有一个特点,叫做得益于人口红利。世界银行按照这个国家人口结构决定了它是不是能够享受潜在的人口红利的这个特征,它来把国家分成了,四类分别叫做前人口红利组,大部分都是新生孩子,青少年,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第二类早期人口红利这批过去生的孩子,现在陆续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成为劳动力。还有晚期人口红利组,劳动力年龄变大,但是呢还在发挥着这个积极的作用。那么还有后人口红利组,也就是说人口红利大势已去,是吧。
总体上来说,这个前人口红利组就是现在的低收入国家,早期人口红利组就是现在的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晚期人口红利组正好供应的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后人口红利组就是对应的高收入国家。
有人口红利和没人口红利,确实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是吧,这个非常宏观。中国未来有没有人口红利,或者还能不能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呢,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先决的条件,是吧,你决定不了这些条件,但是你必须知道它是什么样的。
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算是老龄化社会了。中国老龄化的顶点呢,2055年啊, 55年的,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头,中国都处在迅速地老龄化过程之中。总的人口呢就不怎么增长了,平均是0.06%,但是呢60岁以上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6%这是第一个国情,是最快的老龄化速度。
第二个国情呢,就是中国有着规模最大的老年人口群体。
那么第三个国情,就是叫做未富先老。其实每个国家都要变老啊,但是中国变老的挑战更加严峻一些。中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应该那么老的时候,我们就那么老了啊。
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它会带来两个重要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一个叫供给侧,一个叫需求侧,
大家都知道,从2012年之后,我们经济增长从两位数逐年地往下走。下一个人口转变的转折点呢,预计在2025年到2030年。2025年也就是我们的十四五规划结束的那一年呢,我们的人口很可能到达峰值。这个峰值的到达就意味着说从此之后中国人口就是负增长了,那么在这个区间(到达2025年之前)就是增长越来越慢,到零增长、到负增长。那么整个这个区间会带来冲击,一个呢是供给侧的冲击,是你的生产方面的冲击,还会带来需求侧的冲击。也就是说我没有那么多人消费了,是吧,我不需要那么多的消费品,那么多的服务,那么我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投资。相应的呢说总有效需求就会下降。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真正进入到人口负增长的呢只有20个国家,不多,20个国家里头呢,多数情况下是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也就是说他们从计划经济转轨,他们不像我们是一个成功的改革,他们是遭遇了一度冲击的啊,有些国家呢人们失望,自杀率提高,健康状况受损。后来呢虽然得到了恢复,但是呢生育率一直很低,那么随后就正式进入了人口的负增长,经济增长也不好。但是呢我们还是选一些不是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我们看一看一直实行市场经济的也被称作发达国家的国家,结果发现了4个,葡萄牙、日本、希腊、意大利,
第一,它们都经历了人口负增长。第二,GDP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所以这是一个教训,我们解决啊未来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呢,必须发展内需,必须扩大消费需求。
那么,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我们比较优势值真正丧失了吗?经济增长就不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了吗?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怎么办?我想呢可以提出三个拓展版的比较优势,大家可以注意啊,说未来我们要在这三个拓展版比较优势中去找到自己的定位,观察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如果你要创业,或者要选择你的投资方向,你要去关注这些点。
那么第一个比较优势拓展版呢是,要从产品贸易到价值链贸易,
过去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告诉我们说,为什么国家之间要进行贸易呢?是因为国家之间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啊,有的国家劳动力便宜,因此呢它就把劳动力凝聚到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中,服装、鞋帽;有的国家资本便宜,资本丰富,是吧,技术多,它就把这些要素呢凝聚到产品中,比如说汽车,比如说电脑。那么因此呢说那个时候呢交换的是产品。
但是呢人们后来发现呢越来越多的世界贸易,从产品贸易转向了价值链的贸易,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年人们会说,说我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和具有生产服装的比较优势,德国人说我具有生产大众汽车的比较优势。那么现在没有人说了,最典型的是苹果手机,是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厂商说我具有生产苹果手机的比较优势,你只能说我具有生产苹果手机的某一个部件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比较优势,因此呢全世界的产品都变成了价值链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给你带来的新的机遇。
中国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说,我们的产业部门最齐全,这是全世界最齐全的。联合国把世界呢所有的工业啊分成不同的部类,两位数的大部类,三位数的中部类中部类,四位数的小部类,那么中国呢在这三类中呢分别占有最高的份额。也就是说中国产业最齐全。中国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类都有自己的存在。因此世界贸易从产品贸易到价值链贸易的转变,使得中国越来越具有产业的穿透力,生产要素的穿透力和技术的穿透力。目前为止说世界贸易的2/3以上已经是价值链贸易了,所以呢这是我们未来的机会,你必须得在所有的价值链中找到你自己能够介入的这个啊优势。
那么第二个拓展版,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叫做大国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移到其他国家之前,还有足够的机会在国内中、东、西三类地区之间进行转移,这给了我们一个足够的时间窗口,让我们继续啊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
第三个拓展版呢就是说,从过去供给侧越来越考虑到需求侧。中国呢就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第一,中国14亿人口是全世界最大的,第二,中国还有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因此呢它也成为我们比较优势的一个新的拓展版本。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从微观上你要记住一条,暴利时代已经消失了,想创业的人这个一夜暴富那种可能性是没有了,如果你合法经营的话,必须靠生产力,靠竞争能力,靠创新。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混沌大学创新前沿课的主理人。
在今年1月1日的开篇节目里,我和大家提到,我们在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可以用PEST思考框架,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角度去分析外部宏观因素。
其实我们一月份的整体课程设计,也在为大家积极寻找国内最顶级的宏观解读者,为大家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上周是黄奇帆老师谈中美脱钩,这周我们邀请到了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老师,分析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变量:人口。
下周我们还将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大国大城》的作者陆铭老师,来谈谈十四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机遇,中国的区域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这三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国家级的智囊,是最高决策层的顾问专家,所以他们的观点相当权威。如果你想深入系统地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进而判断可能的机会,这几堂课都是值得好好听听的。
回到本周蔡昉老师的课程,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人口问题,我们经常听到的未富先老,老龄化进程到底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影响我们的经济、商业以及生活。今天我先截取一段老师观点,让你先听为快。
蔡昉:我们需要了解人口趋势呢是因为人口的变化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
大家可能知道有一个人叫马尔萨斯,200多年前的一个既是经济学家,也是人口学家,还是个牧师,那么他最早说,人太多了对经济不是好事,大家吃不饱就会产生灾难、瘟疫、战争等等。那么当然,现在这个观点呢很多人不赞成了,反过来,如果人口太少了,结构太老了也是个问题,那么因此呢说全球如果经历一个老龄化的趋势的话,那么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但是呢,人口有一个特点,它是不可逆转的,啊也就是说老龄化趋势一旦发展起来了,不会回去,不会说大家不想生孩子了以后呢就,又愿意生孩子的,所以呢它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就需要与之共舞啊,学会与它共同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多国家和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它有一个特点,叫做得益于人口红利。世界银行按照这个国家人口结构决定了它是不是能够享受潜在的人口红利的这个特征,它来把国家分成了,四类分别叫做前人口红利组,大部分都是新生孩子,青少年,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第二类早期人口红利这批过去生的孩子,现在陆续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成为劳动力。还有晚期人口红利组,劳动力年龄变大,但是呢还在发挥着这个积极的作用。那么还有后人口红利组,也就是说人口红利大势已去,是吧。
总体上来说,这个前人口红利组就是现在的低收入国家,早期人口红利组就是现在的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晚期人口红利组正好供应的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后人口红利组就是对应的高收入国家。
有人口红利和没人口红利,确实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是吧,这个非常宏观。中国未来有没有人口红利,或者还能不能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呢,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先决的条件,是吧,你决定不了这些条件,但是你必须知道它是什么样的。
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算是老龄化社会了。中国老龄化的顶点呢,2055年啊, 55年的,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头,中国都处在迅速地老龄化过程之中。总的人口呢就不怎么增长了,平均是0.06%,但是呢60岁以上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6%这是第一个国情,是最快的老龄化速度。
第二个国情呢,就是中国有着规模最大的老年人口群体。
那么第三个国情,就是叫做未富先老。其实每个国家都要变老啊,但是中国变老的挑战更加严峻一些。中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应该那么老的时候,我们就那么老了啊。
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它会带来两个重要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一个叫供给侧,一个叫需求侧,
大家都知道,从2012年之后,我们经济增长从两位数逐年地往下走。下一个人口转变的转折点呢,预计在2025年到2030年。2025年也就是我们的十四五规划结束的那一年呢,我们的人口很可能到达峰值。这个峰值的到达就意味着说从此之后中国人口就是负增长了,那么在这个区间(到达2025年之前)就是增长越来越慢,到零增长、到负增长。那么整个这个区间会带来冲击,一个呢是供给侧的冲击,是你的生产方面的冲击,还会带来需求侧的冲击。也就是说我没有那么多人消费了,是吧,我不需要那么多的消费品,那么多的服务,那么我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投资。相应的呢说总有效需求就会下降。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真正进入到人口负增长的呢只有20个国家,不多,20个国家里头呢,多数情况下是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也就是说他们从计划经济转轨,他们不像我们是一个成功的改革,他们是遭遇了一度冲击的啊,有些国家呢人们失望,自杀率提高,健康状况受损。后来呢虽然得到了恢复,但是呢生育率一直很低,那么随后就正式进入了人口的负增长,经济增长也不好。但是呢我们还是选一些不是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我们看一看一直实行市场经济的也被称作发达国家的国家,结果发现了4个,葡萄牙、日本、希腊、意大利,
第一,它们都经历了人口负增长。第二,GDP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所以这是一个教训,我们解决啊未来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呢,必须发展内需,必须扩大消费需求。
那么,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我们比较优势值真正丧失了吗?经济增长就不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了吗?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怎么办?我想呢可以提出三个拓展版的比较优势,大家可以注意啊,说未来我们要在这三个拓展版比较优势中去找到自己的定位,观察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如果你要创业,或者要选择你的投资方向,你要去关注这些点。
那么第一个比较优势拓展版呢是,要从产品贸易到价值链贸易,
过去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告诉我们说,为什么国家之间要进行贸易呢?是因为国家之间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啊,有的国家劳动力便宜,因此呢它就把劳动力凝聚到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中,服装、鞋帽;有的国家资本便宜,资本丰富,是吧,技术多,它就把这些要素呢凝聚到产品中,比如说汽车,比如说电脑。那么因此呢说那个时候呢交换的是产品。
但是呢人们后来发现呢越来越多的世界贸易,从产品贸易转向了价值链的贸易,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年人们会说,说我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和具有生产服装的比较优势,德国人说我具有生产大众汽车的比较优势。那么现在没有人说了,最典型的是苹果手机,是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厂商说我具有生产苹果手机的比较优势,你只能说我具有生产苹果手机的某一个部件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比较优势,因此呢全世界的产品都变成了价值链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给你带来的新的机遇。
中国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说,我们的产业部门最齐全,这是全世界最齐全的。联合国把世界呢所有的工业啊分成不同的部类,两位数的大部类,三位数的中部类中部类,四位数的小部类,那么中国呢在这三类中呢分别占有最高的份额。也就是说中国产业最齐全。中国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类都有自己的存在。因此世界贸易从产品贸易到价值链贸易的转变,使得中国越来越具有产业的穿透力,生产要素的穿透力和技术的穿透力。目前为止说世界贸易的2/3以上已经是价值链贸易了,所以呢这是我们未来的机会,你必须得在所有的价值链中找到你自己能够介入的这个啊优势。
那么第二个拓展版,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叫做大国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移到其他国家之前,还有足够的机会在国内中、东、西三类地区之间进行转移,这给了我们一个足够的时间窗口,让我们继续啊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
第三个拓展版呢就是说,从过去供给侧越来越考虑到需求侧。中国呢就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第一,中国14亿人口是全世界最大的,第二,中国还有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因此呢它也成为我们比较优势的一个新的拓展版本。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从微观上你要记住一条,暴利时代已经消失了,想创业的人这个一夜暴富那种可能性是没有了,如果你合法经营的话,必须靠生产力,靠竞争能力,靠创新。
427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73 Listeners
4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5 Listeners
84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15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