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两汉期间是以儒家为统治思想。但是在东汉政权瓦解后,儒家作为统治地位也随之动摇。魏晋时期文化发展及其迅速的,还有就是对于思想的研讨。魏晋门阀士族为了统治需要从而寻找新的理论体系,魏晋玄学是一种研究老庄的哲学思潮。... more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4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09, 2024侯景之乱 中在粱朝和东魏和谈的过程中,侯景一再表示反对,可是梁武帝既不加以考虑,也不加以防范。侯景乃强迫招募南豫州属下的居民充作兵士,于太清二年八月初十日在寿阳举兵叛变,袭取谯州(治山桑,今安徽含山西南),陷历阳(今安徽和县),引兵直临长江。 梁式帝在长子萧统出生以前,以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子:后来生了萧统,又把正德还给萧宏。正德认为自己应该算作梁武帝的长子,他日可以继承皇帝的位置,对梁武帝措置这桩事非常不满。他阴养死士,想夺取皇位。侯景就利用萧正德与梁武帝叔侄之间的矛盾,派人去和萧正德取得联络,表示愿意拥护他做皇帝,共同举兵来推翻梁武帝的统治。愚套的萧正德听到侯景愿意拥戴他,认为他做皇帝的机会到了,就不惜出卖他的伯父, 出卖他的国家,同意做侯景的内应。 侯景叛变的消息到达建康以后,梁武帝还认为“长江天堑” 侯景是渡不过来的。就下令派他第六子萧纶统率四道都督北讨侯景;又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交给他担任保卫建康的任务。正德知道侯景到了长江北岸的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有横江浦,面对江南之采石),就派大船数十艘把他接列I江南买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来。侯景就这样轻易地波过长江,侯景渡江的时候,只有“马数百匹,兵八千人”(南史·仅景传>),时间是在公元548年的十月二十二日。 N景以十月二十二日渡江,二十三日至板桥(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街道).二十四日至秦淮河南岸。梁军在秦淮北岸,限朱雀桁(大桥)而军。萧正德党与沈子睦闭桁渡景军。景既渡奏淮,萧正德率众与景合,直抵台城城下。乃作长围围台城以隔绝内外,又西陷石头城、东取东府城,百道俱攻,昼夜不息。又引玄武湖水灌台城,阙前御街尽为洪波所淹没。 自太清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被围,到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城破,台城前后被围有一百三十多天之久。梁武帝时已老耄,到了八十六岁的高龄,城中防务由太子萧纲主持,防军在名将羊侃的指挥下尽力抵抗。城初被围时,城内有男女十余万人,甲士二万余人,米四十万斛。被围既久,死者十之七八,登城而能作战的士兵,不满四千人了,这四千人也都是瘦得不像人样,只是喘气。 城内“横尸满路”,“烂汁满沟”(《南史·侯景传》。城破时,生存的只有二三千人。城外的居民,在侯景的蹂躏下,更是悲惨。当攻城时,他们被强迫起土山,“乱加殴捶,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 (梁书·侯景传》)。侯景“士卒掠夺民米,及金帛子女。是后米一升至七八万钱......饿死者十五六”(《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数月之间,“道路断绝”,“存者百无一二(《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太平寰宇记》卷90引《金陵记》称:“梁都之时, 城中二十八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经过此次战乱,已是荒圮不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诗句)的建康,在这次战乱中毁灭了。 当台城被围的时候,城外援军在邵陵王萧纶、东扬州刺史萧大连(皇太子萧纲之子)、南兖州刺史萧会理(梁武帝第四子萧绩之子)、司州刺史柳仲礼、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衡州刺史韦粲、高州刺史李迁仕等率领下,集结于建康城周围的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共推柳仲礼为大都督,指挥全局。其中除韦粲一人战死外, 其余将帅大都是顿兵不战,竞相抢掠。城破后,侯景强迫梁武帝命令援军全听侯景指挥。援军或归或降,陆续散去。 景未人建康时,曾立萧正德为帝(太清二年十一月初一日); 既入建康,废正德,后又缢杀正德,萧正德共做了一百多天的傀儡皇帝,傀儡的下场,就是如此。侯景自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南朝的军政大权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梁武帝也被侯景软禁起来,在台城陷落后二月,老病饿死,年八十六。其长子萧统先死,三子萧纲时为太子,侯景立纲为帝(是为简文帝),简文帝当了将近两年的傀儡皇帝,景又自为相国,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公元551年的八月,景又废简文帝,立萧统长子萧欢之子萧栋为帝。这一年的十月中,景命人用土囊压杀简文帝萧纲,并杀其十余子;十一月中,又强迫萧栋禅位于己,国号汉。...more8minPlay
September 07, 2024候景之乱 上侯景之乱侯景是北魏怀朔镇中已同化于鲜卑的羯族人, 曾做过怀朔镇的外兵史,和高欢极为友好。六镇起义失败后,景降于尔朱荣,随尔朱荣入晋阳,进洛阳。尔朱荣破葛荣时,景为前锋,以功擢升定州刺史。高欢灭尔朱氏,景又附于高欢,因与高欢少时友好,为欢大丞相府长史,仍兼定州刺史。以后在东魏历官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河南道的最高军政长官),将兵十万,专制河南,有十四年之久(公元534一547年),可算是高欢唯一得力的帮手。高欢死,欢子高清想把侯景调回,夺其兵权,景举兵不受代,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但知景机诈多变, 仍采取“受降如临敌”的谨慎态度,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占有的土地有七州十三镇之多,并示意侯景要他把指挥的军队交出来,并且希望他入朝长安。同时高澄也已在侯景叛变之后,派遣大军,命慕容绍宗率领,向侯景军进逼。侯景在东西夹击的不利形势下,乃派使至江南向梁武帝接洽投降,请求萧梁出师援救。 已做了四十六年南朝皇帝的梁武帝,听到侯景来投降,认为统一中原的机会到了。一面任命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接受了他的投降;一面派他的侄儿萧渊明率领南朝的主力军队五万人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牵制东魏,支援侯景。由于南朝兵农身份的继续低落,与兵役成为自耕小农主要破产因素的缘故,因此“萧衍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魏书·岛夷萧衍传》)。叫那些用锁颈械手的方式抓来的士兵去援救侯景,而且这次举动,又与全国人民的利益不能结合起来,这些士兵的战斗意志的低落是可想而知的了,叫他们去面临劲敌,打败仗自是必然无疑。加以军官腐化,师到之处,劫掠居民,毫无纪律,以及统帅萧渊明的怯懦与没有实战经验,结果梁军在彭城外十八里寒山堰一战,为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所败,渊明被俘,南朝的主力军,几乎全部歼灭。东魏军在大捷之后,回师进击侯景。景时有众四万,退保涡阳(今安徽蒙城), 曾连败东魏军。慕容绍宗坚壁不与交战,相持数月:等到侯景食尽,然后绍宗出兵击景,景军溃败。景率步骑八百人,投奔南朝, 赚取了寿阳(今安徽寿县)。 寒山堰大败,梁朝主力军被消灭的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紧张得几乎从床上堕下来。侯景到了寿阳后,梁武帝便正式任命侯景为南豫州刺史,让他镇守寿阳。并赐给青布万段,兵仗若"开。东魏在寒山大捷并驱走了侯景收复一部分失地之后,又采发爷交农务,叫被浮的萧源明写信给梁武市,表示只要南朝消灭侯录、北朝就可以释放萧测明和寒山的敛浮。想通过这方法,来离间候景和梁卖的关系,促使侯景迅速叛变,以达到他们所预期达,不是消灭侯景便是梁朝兹侯景所灭、两者相争,东魏乘机坐贵渔利的目的。梁武寄在得到东魏的和议消息后,复信是:“贞E(萧海有封贞阳候)日至、侯景夕运(《资治通签》梁武帝太流二年)。在太清二年的六月间,并正式派使臣徐酸前往东魏商淡和汉的具体方案。 在梁朝和东魏和谈的过程中,侯景一再表示反对,可是梁武专溉不加以考忠,也不加以防范。侯景乃强迪招募南豫州属下的居民充作兵士,于太济二年八月初十日在寿阳举兵叛变,袭取谁(治山桑,今安徽含山西南),陷历阳(今安徽和县),引兵直临长江。...more8minPlay
September 05, 2024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自南齐而下,南朝的政权,日益腐化与恶化,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对南朝政权,除伤心与失望外,已不对它存有任何幻想,因此,中原人民除了以自己的武装起义行动来推翻鲜卑贵族的统治以外·就没有再用南朝来作为号召的了。当萧梁北伐之际,正是北魏统治区内六镇起义、河北起义失败之后,关、陇各族人民的起义运动,还正在进展中,山东人民起义也方在邢杲的领导之下,与北魏统政权展开慘烈的斗争。可是梁武帝不知振作自己,刷清内政,整军经武,去配合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收复失地,却想利用北魏宗室元颍去充当北朝傀儡,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大通二年(公元528年),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命大将陈庆之率众七千,送颢北还。元颢和陈庆之攻下北魏首都洛阳,北魏主元子攸逃往黄河北部的河内。庆之等在一百四十天内,攻下了三十二个城市,前后经过大小四十七次战争,战无不胜。可是孤军深入,不能很好结合当地民众。而元颢在入洛阳之后,又和北魏政权内的胡、汉地主集团勾结起来,甚至想消灭南朝的武装,脱离萧梁而独立,梁武帝也没有再派大军去支援陈庆之。结果尔朱荣反攻洛阳,元颢被杀,陈庆之全军覆没,只庆之一人乔装僧侣,逃返江南,梁武帝的北伐事业也就告一结束。 梁武帝于天监元年即帝位,时年三十八;至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乱梁时,年八十五,在位已四十七年(他在位共四十八年,于太清三年死,年八十六)。这四十七年中,从他本人的私生活而言,好像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皇帝。他对公文很重视,冬季四更天就起身点烛批阅文件,手冻得坼裂也不在乎。晚年崇信佛教,每天只吃一顿饭,饭菜也是“膳无鲜腴,豆羹粝饭而已”: “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不饮酒,不听音声。"(《南史·梁本纪》)从少就爱读书,至老手不释卷,常常读书到深夜。对经学很有研究,撰有《群经讲疏》二百余卷;又撰(通史》六百卷;诗作得很好,“洛阳女儿名莫愁”的诗句到后世还在传诵;“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南史·梁本纪》)初即位,即命群臣撰吉凶军宾嘉《五礼》一千余卷,群臣撰《五礼》时,遇有疑惑,都由他下最后判断。他又兴修国学,增广生员,立五经馆,置五经博士。所以《南史》本纪评论说:“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而敌国如东魏丞相高欢也要说“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北齐书·杜弼传》)了。他自然也以此自满。史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魏书·岛夷萧衍传》),有人向他说北朝强盛的, 即便忿怒;有人如说北朝衰弱下去,他就高兴非常。朝臣左右知道他这一习性,谁也不敢说真话。萧梁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在梁武帝做皇帝的第四十七个年头,招致了侯景之乱。...more6minPlay
September 03, 2024梁朝对内腐化,对外贪婪T有的。 梁武帝所要培养来作为政权支柱的这一撮腐朽的贵族、官僚,叫他们去吮吸人民的血汗是能手,要叫他们来办正经事,却低能极了。颜之推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到办公地点前,不下车,只派人去报了到则著作,体中何如(常常请病假)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展,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三月三日上已,九月九日重阳)公宴,则假手(请人)赋诗。”(《颜氏家训·勉学篇》)梁武帝要想利用这样腐败透顶的统治阶级来支撑他的政权,其失败是无疑的了。 梁武帝对内任其政治腐化恶化,对外也显得贪婪而无能。 当梁武帝即位之初,北魏政治已日趋衰乱。梁武帝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大举伐魏。当时梁军“器械精,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之所未有”(《梁书·太祖五王传》)。可是梁武帝却舍当时名将韦叡不用,而任命其六弟、儒怯无能的萧宏为主帅。大军北伐,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西南七十里洛河镇,洛润人淮之口),一个夜里,偶然发生暴风雨,萧宏以为是敌人来进攻,即弃大军偷偷逃回建康。大军觅宏不得,纷纷散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兵民也损折了将近五万人左右。北魏接着集中大军进攻梁淮南,幸亏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的人民在守将昌义之率领下死守却敌,韦叡等率大军援救,才扭转大败的局面。后来梁武帝想阻止敌军南下,乃欲堰淮水淹寿阳。公元514年,动员二十万民伕,筑浮山堰(在今安徽凤阳),费时两年筑成,“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more6minPlay
August 31, 2024王公贵人奢华生活的背后:梁武帝的优容与百姓的苦难梁武帝即位初期,试图调和氏族与寒门的矛盾,然而优容皇族与官吏的做法却加深了社会危机。权贵子弟犯下恶行,不受制裁,贪污蔓延,老百姓刑罚严苛。史称库房查贪,皇帝却笑饮酒,只要不威胁皇权,贪污似被默许。权贵奢华、朝廷腐败之下,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面临深重危机。读者将揭开南朝萧梁这一段充满悬念的历史。萧梁内政与对魏战争梁武帝即位之初,看到东晋王朝首尼一百零四年,宋王朝首尾六十年,齐王朝首尾二十四年,统治的年代,一个王朝比一个王朝短促,他要想培养稳定的力量来巩固他的政权,首先必须调和统治阶级内部世族与寒门之间的矛新,固然梁武帝一方面起用寒人典掌机要;而另一方面,还广泛罗致世家旧族,下诏:“凡诸郡国旧族邦内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梁书·武帝纪》,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当时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一千二十二),专掌搜荐东晋以来湮没不显的旧族,使他们有参加政权的机会,作为政权的支持力量。然而以寒士为中书通事舍人而典掌机要的朱异仍是轻世族,世族也还是埋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远士大夫,统治阶级内部世族寒门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缓和,相反由于梁武帝优容充任官吏的世族寒门的缘故,加深了社会危机,使南朝境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梁武帝优容皇族子弟和官更,他们犯法,全不受法律的制裁。如梁武帝侄萧正德和大臣子弟夏侯洪等,纠集恶少年在告昏时公开杀人,劫人财物,梁武帝也并不加以处分。梁武帝第) 弟临川王萧宏“恣意聚敛,库室垂有百间”,锁得非常严密,有) 去报告梁武帝,说库房里藏的都是武器。梁武帝以为萧宏要议反,带了亲信丘佗卿到萧宏家,饮酒半醉之后,对萧宏说:“我要参观参观你的后房。”没有得到萧宏的答复,就起身进去、萧宠恐怕他哥哥发现他搜刮了那么多钱财而遭到惩罚,非常恐惧梁武帝更加怀疑库房里所藏的都是武器,间间库房,都亲自去检查过。史称“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帝与佗卿屈指计见钱三亿余万。余屋贮布、 绢、丝、绵、漆、蜜、纻、蜡、朱砂、黄屑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 (《南史·梁临川王宏传》),萧宏认为这一来糟了。哪里知道梁武帝查明库内贮藏的不是武器以后,知道弟弟没有夺取皇位的野心,非常喜欢,还盛赞萧宏说:“阿六,你真会处理生活!”于是重新回到前堂饮酒,痛饮到夜里才回宫。由此可见,只要不危害到王权,贪污是允许的,萧宏一人如此,其他王公贵人,也何莫不然。王伟为侯景草檄,说:“梁自近岁以来,权幸用事,割剥齐民, 以供嗜欲。如日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姜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不夺百姓,从何得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可见当时官僚的奢侈腐化,肆情搜括到如何程度了。梁武帝对皇族、官僚及其子弟这样优容,可是对待老百姓,刑罚却极其苛刻,史称其“收缚无罪,逼迫善人,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抵文者比室,陷辟(法)者接门,囹圄随满,夕散朝聚”(《文苑英华》卷754引何之元《梁典·总论》).梁时全国政府编户不超过五百万口,百姓每年因犯法而被判处二年以上徒刑的,有五千人之多(见《隋书·刑法志》)。...more8minPlay
August 21, 2024人人厌苦 ,家家思乱梁王朝代替齐王朝统治了江南之后,境内的阶级矛盾,自始至终,就没有缓和下来过。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益州地区爆发了以焦僧护为首众至数万人的起义(见《梁书·长沙王业传弟藻附传》)。天监九年,宣城郡又爆发了以郡史吴承伯为首的攻杀太守朱僧勇的起义(见《梁书·蔡撙传》、《谢朏传弟子览附传》。天监十年,益州又爆发了以巴西郡民姚景和为首的起义(见《梁书·张齐传》)。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北兖州有沙门僧强与蔡伯龙为首的众至三万余人的起义(见《梁书·陈庆之传》)。中大通二年,会稽又爆发了农民起义(见《南史·梁长沙王懿传猷附传》)。中大通五年,益州有江阳人齐苟儿为首的众至十万人进围成都的起义(《梁书·武帝纪》)。大同元年(公元535年),鄱阳郡(郡治鄱阳,今江西鄱阳东)也爆发了鲜于琮杀广晋(今江西鄱阳北)令,众至万余人的起义(见《梁书· 陆襄传》)。大同八年,安城郡(郡治平都,今江西安福)又爆发了以郡民刘敬躬为首攻庐陵、取豫章,众至数万人的起义(见《梁书·武帝纪》、《张缅传弟绾附传》)。大同十年,又有巴山郡(郡治巴山,今江西乐安)民王勤宗为首的起义(见《梁书·陈庆之传子昕附传》)和广州人卢子略为首的起义(见《南史·梁本纪》。 总之,梁王朝境内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前仆后继,尤其是梁、益地区,起义的事件更是不断发生。这种农民自发的反抗运动,是在什么样情况下产生的呢?《南史·邓元起传罗研附传》 里有一段很好的说明。它说:“齐苟儿之役,临汝侯(萧猷)嘲之日:‘卿蜀人乐祸贪乱,一至于此。‘研对日:‘蜀中积弊,实非朝。百家为村,不过数家有食,穷迫之人,什有八九,束缚之使, 旬有二三。贪“乱”乐“祸”,无足多怪。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有数升麦饭,虽苏秦]、张[仪]巧说于前,韩(信、白起]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况贪“乱” 乎?'”这真说出农民起义的基本原因来了。 “人人厌苦,家家思乱”(《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乱梁前夕的萧梁境内,总括起来,就是这样八个字。...more5minPlay
August 19, 2024清理户籍引发的白贼起义改朝换代并没有使阶级矛盾暂时缓和下来。南齐初年,就爆发了以唐寓之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南齐政权的清理户籍。 自从宋元嘉以来,在战争的重担和巨额的租调下,自耕小农除了沦为部曲、佃客以外,就只有不报户口,成为“浮浪人"(《隋书·食货志》);或是虚报户口,以图逃避剥削之一途。这样,自宋、齐以来,在户籍方面,就出现了“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记死叛,停私(住家)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生不长发, 便谓为道人(僧侣)”,“或抱子并居,竟不编户”等等情况,其中最普遍的,则是“改注籍状,诈人仕流”(《南齐书·虞玩之传》)。 南齐政权为了扩大剥削面,整理户籍,自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萧道成在即位初年,就下令扩大清理户籍,在中央成立清查户籍的专门机构,“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数巧(指取巧伪冒户籍), 以防懈怠”(《南齐书·虞玩之传》。在清查户籍时,凡是伪冒户籍即所谓“巧者”,被从户籍中剔除出来,称为“却籍”,却籍的民户,全家得补兵充远戍。 在没有成立清理户籍的专门机构以前,户籍上的弊端,固然已经很多,但还可以根据晋、宋的旧户籍来查对;专门机构成立之后,无形之中反替把持这一机构的贪污令史,制造发财机会凡是“粗有衣食”之家,想逃免调役,只需送一万文钱与这一机构中负责校对户籍的令史们,请他们在晋、宋旧户籍上,把自己的“籍状”,改注为“百役不及”(《通典·食货典》的世族,这样,不但可以永久免除调役,就是以后再清理户籍时,即使查对晋、宋旧籍,也无法查出的了。 贪污的令史,并且还采用“应却而不却,不须却而却”(通典·食货典》)的手段来诈取钱财;地方官吏也以清查伪冒户籍为借口,利用村社残余的乡里什伍连坐的酷法,更是“横相质累”,“一人被摄,十人相追”(一人捉去,十人同时捉去审问),弄得“亲属里伍,流离道路”(《南齐书·陆慧晓传顾宪之附传》),以致“百姓嗟怨”,民不聊生,终至逼得他们“奔窜湖山"(《宋书·沈怀文传》),举行起义了。 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北来侨民的户籍,本来是白色的,因此在他们奔窜湖山举行起义之后,统治阶级就称他们做“白贼”了。 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冬,富阳人唐寓之集众四百人。四年春,袭破桐庐(今浙江桐庐西),进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诸暨、余杭,又分遣高道度袭击东阳郡(郡治长山,今浙江金华),杀武帝族叔东阳太守萧崇之。寓之在钱塘称帝,国号吴,年号兴平。江南一带的却籍民户,纷纷加入,众至三万余人。齐武帝急派台军(禁卫军)数千人,马数百匹,前往镇压,才把南朝较大的一次“白贼”起义镇压下去(见《南齐书·武帝纪》、《沈文季传》、《南史·虞玩之传》、《茹法亮传》)1.台军乘机大肆抄掠。那时正需改建都城的外郭--都墙,齐武帝于是强迫参加唐寓之起义的江南却籍民户,“谪役”修筑首都城墙1.以后齐武帝为了稳定动摇的政权起见,终于不得不被迫在永明八年下令对“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他们返归故乡,想反复地通过压榨、迫害、欺单种种手段,以达到他扩大剥削面的目的。...more7minPlay
August 18, 2024揭露南朝农民逃亡与起义的真相南朝农民面对残酷剥削和镇压,展开了一系列反抗行为,主要以逃亡和起义为主。东晋和刘宋时期,农民无奈之下纷纷选择逃亡。刘宋末年,更是爆发多次农民起义,最终导致政权更替。但改朝换代并未解决矛盾,南齐初年又爆发了新一轮的农民起义。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绝望?他们的反抗究竟有怎样的结局?...more7minPlay
August 04, 2024侯景之乱前夕:南朝社会危机与佛教盛行南朝末期,富家豪族掠夺公田,农民苦不堪言,纷纷选择出家逃避剥削。寺院财产虽名义上公有,却集中在少数僧侣地主手中,绝大多数僧侣沦为寺院劳力,身份和佃农无异。这样的社会动荡和剥削体制,使得南朝军事威力持续衰落。同时,北方人民也失去对南朝政权的信任,频频起义推翻北魏。南朝究竟如何走到如此困境?期待一探究竟。...more4minPlay
July 05, 2024东晋、南朝自耕小农的悲苦人生东晋时范宁已有“古者使人,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晋书·范汪传子宁附传》的说法。南齐时代,由于徭役的频繁,荆州一带,甚至造成“四野百县,路无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宋书·沈攸之传》)的凄惨景况。海陵王延兴元年的诏书也承认“公获二旬,私累数朔”(《南齐书·海陵王纪》),这就是说,公家尽管规定每年力役二十天,而州郡县地方官吏额外摊派给农民的力役,甚至增加到几个月。 一年中“殆无三日休停”的徭役和超额的租调负担,使国家课户的对象-自耕小农不得不渐趋于赤贫化。南齐时代,浙东的大县山阴,有“人户三万”(《宋书·良吏·江秉之传》,内有“课户二万”。大资产的人家,大都是世家大族,他们都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二万户中,资产不满三千文的,就占有二分之一; 此外还有顶穷的“露户役民”,他们更谈不上有什么财产,可是“三五属官”(《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胡三省注谓“三五者,三丁发其一,五丁发其二”,替政府服兵役),“百端输调”(各式各样的剥削),什么都压在他们的头上(见《南齐书·陆慧晓传顾宪之附传》。他们为了不沦落到部曲、佃客的队伍里去,就不得不挣扎而告贷于高利贷者。那时经营高利贷者,有世家大族, 如琅邪王珣(王导孙)“好聚积,财物布在民间”(《宋书·王弘传》),皆有券书。清河崔庆绪“家财千万”,死时“假贷文疏”(《南齐书·崔慰祖传》)甚多。又吴郡顾绰,“私财甚丰”, “乡里士庶, 多负其责”(《宋书·顾觊之传》),放出高利贷而收到的借据,有一厨之多。又有王公妃主,如宋孝武帝诸子刘子尚等,在江南各处设立经营高利贷的铺子--邸舍,“为患遍天下”(《宋书·沈怀文传》);即就会稽一地而言,“王公妃主,邸舍相望”,其贷放高利贷后,“子息滋长,督责无穷”(《宋书·蔡廓传子兴宗附传》。 梁武帝第六弟临川王萧宏,“都下有数十邸,出悬钱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悬上文券,期讫,便驱券主,夺其宅,都下东土百姓,失业非一"(《南史·梁临川王宏传》)。又如典掌机要的寒人中书通事舍人山阴吕文度,亦“于余姚立邸,颇纵横”(《梁书·止足·顾宪之传》)。当时僧侣地主寺院的常住财产,也很富有,因此他们都兼营高利贷。南齐时,有甄彬“尝以一束苎,就州(荆州江陵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苎还,于苎束中,得五两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还寺库。道人惊曰:‘近有人以此金质钱,时有事,不得举而失,檀越(施主)乃能见还。'"(《南史·循吏·甄法崇传》可见小自一束苎麻,大至黄金贵金属,都可质钱,抵押品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农民的穷困,是高利贷者寄生的温床,如果不穷困, 自耕小农是不会向高利贷者借债的;但是如果自耕小农穷到一无所有,缺乏物品抵押,那么他也就失去向高利贷者借贷的资格了,所以借债者以自耕小农居多。王公、妃、主以及世族、僧侣大地主们,过去对于自耕小农,是没法用封建地租的方法去剥削他们的,现在这些自耕小农在一年中“殆无三日休停”的徭役和超额租调之下,更加贫困起来,他们不得不陷入从自己身上榨取脂膏的高利贷者的罗网里去了。...more7minPlay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