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扫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上午10点直播间学摄影
你好,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46天。
经常有人问我说:老师,在这里照片应该怎么拍?应该有哪些技巧?问这个问题就好像是说我们拍照的目的就是去完成这些技巧,有点像是小学的时候做填空题,或者是按照一个数学的公式去写出答案。但实际上摄影它不像是个理科,它其实更像个文科,它像是文学,拍照的目的远不只是去完成某个公式这么简单。
我今天给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这一个思路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下次你拍照的时候就可以去试试这么干。这个做法要从心理学开始讲起,因为一张照片不仅是你在创作、你在拍摄,也是观众在观看,那一拍一看,它才完成了这个信息的传递。而从观看者的角度来看照片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会有一种叫做格式塔闭合的这么一种心理的规律。什么意思呢?就是观众在看一个照片一个画面的时候,他总是期待这个画面是完整的,整个故事是完整的。
Photo by Andrew Shelley on Unsplash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拍过空的椅子,如果拍过的话,你可以在底部留个言告诉我一下。空椅子总会让我们觉得那个地方曾经有个人或者即将坐过去一个人,看着是一个静物场景,但是它又充满了故事感。怎么回事?因为观众会在自己的脑中去填补那个空椅子上该有人的这么一种遗憾。又因为那个人是他自己想象进去的,可能是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生命中某个重要的人或者是他自己,这样的话这个画面就从你的拍摄变成了跟他有关,更容易打动他人。
Photo by Rhamely on Unsplash
格式塔闭合的现象还会出现在比如说你拍一条空的小路的时候,观众就总会觉得那个路上应该走个人,这其实也是邀请观众来共同参与完成一个画面。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当然了,你也可以把这些技巧反过来用,既然观众期待那里有点啥,你就真的放一点啥。就比如说在树梢、在屋檐上方放一只飞鸟,在河面上、湖面上放一只小鸭子,你帮他去完成这个格式塔闭合。不过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用前面的方法,就让观众自己来做这个事情,因为观众的亲身参与完成了整个画面,那他们就更容易感到共鸣,更容易喜欢这张照片。如果是我来填补的这个空缺,真的把一个东西放那的话,怎么说呢,就是它是令人满足的照片,但是你要说真的去打动一个人的话,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难的。
© 叶梓
好,今天我们是通过一个心理学的角度来试图理解一下我们拍照的一种思路、一种方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还是那句话,有更多摄影问题,欢迎在底部向我留言,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4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4
22 ratings
扫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上午10点直播间学摄影
你好,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46天。
经常有人问我说:老师,在这里照片应该怎么拍?应该有哪些技巧?问这个问题就好像是说我们拍照的目的就是去完成这些技巧,有点像是小学的时候做填空题,或者是按照一个数学的公式去写出答案。但实际上摄影它不像是个理科,它其实更像个文科,它像是文学,拍照的目的远不只是去完成某个公式这么简单。
我今天给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这一个思路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下次你拍照的时候就可以去试试这么干。这个做法要从心理学开始讲起,因为一张照片不仅是你在创作、你在拍摄,也是观众在观看,那一拍一看,它才完成了这个信息的传递。而从观看者的角度来看照片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会有一种叫做格式塔闭合的这么一种心理的规律。什么意思呢?就是观众在看一个照片一个画面的时候,他总是期待这个画面是完整的,整个故事是完整的。
Photo by Andrew Shelley on Unsplash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拍过空的椅子,如果拍过的话,你可以在底部留个言告诉我一下。空椅子总会让我们觉得那个地方曾经有个人或者即将坐过去一个人,看着是一个静物场景,但是它又充满了故事感。怎么回事?因为观众会在自己的脑中去填补那个空椅子上该有人的这么一种遗憾。又因为那个人是他自己想象进去的,可能是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生命中某个重要的人或者是他自己,这样的话这个画面就从你的拍摄变成了跟他有关,更容易打动他人。
Photo by Rhamely on Unsplash
格式塔闭合的现象还会出现在比如说你拍一条空的小路的时候,观众就总会觉得那个路上应该走个人,这其实也是邀请观众来共同参与完成一个画面。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当然了,你也可以把这些技巧反过来用,既然观众期待那里有点啥,你就真的放一点啥。就比如说在树梢、在屋檐上方放一只飞鸟,在河面上、湖面上放一只小鸭子,你帮他去完成这个格式塔闭合。不过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用前面的方法,就让观众自己来做这个事情,因为观众的亲身参与完成了整个画面,那他们就更容易感到共鸣,更容易喜欢这张照片。如果是我来填补的这个空缺,真的把一个东西放那的话,怎么说呢,就是它是令人满足的照片,但是你要说真的去打动一个人的话,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难的。
© 叶梓
好,今天我们是通过一个心理学的角度来试图理解一下我们拍照的一种思路、一种方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还是那句话,有更多摄影问题,欢迎在底部向我留言,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44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8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0 Listeners
893 Listeners
418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442 Listeners
175 Listeners
273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211 Listeners
71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81 Listeners
155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24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