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
我们今天来聊聊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一家企业早期或者一个项目的早期,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旦决策失误,资源使用不当,就很有可能将业务推向生死边缘。所以在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是值得花时间严肃思考的议题。
如果你是一个新业务的操盘手,你可能至少会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做冷启动,上哪儿找第一批种子用户?
第二,是先花时间打磨体验,还是抓紧时间把规模做起来?
第三,要不要投放资源打广告?
确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事关生死的问题。转转联合创始人陈璐老师曾经在混沌讲过一堂课,她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
转转是谁?转转脱胎于58同城,是二手电商的前两名。二手电商是这几年的新鲜事儿,我自己也经常在二手平台上转卖旧物件,非常环保、便捷,体验也不错。
陈璐老师在启动转转的时候,当时赛道里已经有了领先者闲鱼,压力很大,但依然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点,截止2019年,三年半时间,用户突破2亿,估值超过10亿美金,迈入了独角兽行列。
那陈璐老师是如何回答冷启动、规模化以及广告投放这三个问题的呢?
那一个问题就是,冷启动。冷启动,简单讲,就是新产品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积累过程。
那冷启动应该找谁呢?
你会说,要找潜在目标用户。陈璐老师说这没错,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潜在目标用户,从获客成本角度上说,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用户。
以转转的冷启动为例,如果找潜在目标用户的话,可能就会去找在淘宝、天猫上买东西的人,他们爱买东西,也接受在线交易,但是其实因为跨平台,转化成本挺高的。
那更低成本的用户是谁?其实是已经有二手买卖习惯的人。这时候你找到他们,告诉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平台服务更好,你要不要试一试”,这是成本最低的。所以转转早期做冷启动,他们去小区、去高校,到电线杆上去贴小广告,去加各种母婴交流群、宠物交流群,去寻找已经有二手交易习惯的人,效果特别好。
所以,冷启动 一个比较聪明的方法是去找已有的存量用户,而不是去转化全新的潜在用户。然后集中资源把这批用户做深做透。
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多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严格分清优先级,回头看发现自己当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导致错失了时间窗口,要么导致资源的白白浪费。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业务早期,先做规模还是先做体验?
很多创业者会面临这两者的纠结,确实,这两者是一对矛盾,到底是应该抢市场份额,占据先发优势,还是应该打磨产品做到极致的用户体验。
这似乎没有一定之规,每一条路都有成功案例。
陈璐老师说啊,这其实跟你所从事的业务的本质密切相关。
如果你的业务具有网络协同的特点,那就需要先做规模,兼顾体验。
怎么说呢?
网络效应大家肯定都了解,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就是典型的网络效应的例子。简单讲就是人越多,平台越好用,单个用户获得好处越多、得到的价值也会更大。比如转转本身,还有大家熟悉的抖音、小红书、淘宝、滴滴、美团等等,都是属于效应的特点。像这一类业务,先发优势特别重要,所以早期应该先拔足狂奔,把规模跑出来,这也是很多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会特别舍得烧钱的原因。
还有一类业务并不具有网络效应的特点,典型的例子就是线下连锁店,不管你铺多少店,客户首先会去的那家店,大概率是离他最近的那家店。所以,一方面,店面总数的增加并不会影响用户决策,另一方面,店面总数的增加,也不会带来单个用户体验的提升。说白了就是,我去楼下海底捞吃火锅并不是因为海底捞在全球开了一万家店,而是我家楼下恰好有这家店。所以,如果你的业务更多并不具有网络效应适合先做好体验,先把单店模型跑通,再谨慎的去做拓展和布局。
接下来,来看第三个问题,应不应该打广告,怎么打广告?
这个问题是在选择如何选择增长战略,其实也要回归到你的业务本质,才能做判断。
陈璐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就是根据用户行为频次这一关键要素,选择增长策略。陈璐老师认为,像租房、二手车、找工作这一类频次很低、决策成本又很高的的业务,大幅的投放广告,占领用户心智,是非常必要的。
而对于高频的、低决策成本的业务,比如点外卖、打车等,一天好多次的行为,其实大幅的投放广告是不如用来直接做用户增长的,让用户本身去传播,比打广告更合适。比如说打完车之后、点完外卖之后,体验很好,顺手发一个优惠券,自己能领朋友也能领,是增长的最佳途径之一。
如果你的用户频次居中不高不低,就像转转一样,可能两种增长策略都要用。
所以,你要思考的是,你的产品属于哪一种,频次如何,决策成本高不高,思考了这两点,对于要不要通过投放广告获得增长,你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
最后,我将陈璐老师的思考总结为两点:
第一个就是关注转化成本。产品冷启动中,要特别关注转化成本这个要素,首先瞄准转化成本最低的目标用户。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只是看上去像目标用户的群体。
第二个就是四个字:了解自己。
只有看透自己的业务本质,才能在各种业务决策的关键时刻,比如说先做体验还是先做规模、是应该投入重金做广告还是让用户自增长,等等这些问题上,找到真正匹配和适合自己的打法。
除此之外,业务发展早期还非常容易遇到关于如何融资、如何做组织管理等难题,我特意为你准备好了一份针对业务发展早期各种难题的课表,放在了文稿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好的,这就是今天的混沌FM,我是刀姐,我们下次见。
撰稿人:
混沌大学前沿课课程主任韩春晓
对混沌FM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扫码入群交流。
By 混沌学园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
你好,这里是混沌FM,我是刀姐。
我们今天来聊聊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一家企业早期或者一个项目的早期,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旦决策失误,资源使用不当,就很有可能将业务推向生死边缘。所以在业务早期,如何穿越生死线,是值得花时间严肃思考的议题。
如果你是一个新业务的操盘手,你可能至少会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做冷启动,上哪儿找第一批种子用户?
第二,是先花时间打磨体验,还是抓紧时间把规模做起来?
第三,要不要投放资源打广告?
确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事关生死的问题。转转联合创始人陈璐老师曾经在混沌讲过一堂课,她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
转转是谁?转转脱胎于58同城,是二手电商的前两名。二手电商是这几年的新鲜事儿,我自己也经常在二手平台上转卖旧物件,非常环保、便捷,体验也不错。
陈璐老师在启动转转的时候,当时赛道里已经有了领先者闲鱼,压力很大,但依然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点,截止2019年,三年半时间,用户突破2亿,估值超过10亿美金,迈入了独角兽行列。
那陈璐老师是如何回答冷启动、规模化以及广告投放这三个问题的呢?
那一个问题就是,冷启动。冷启动,简单讲,就是新产品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积累过程。
那冷启动应该找谁呢?
你会说,要找潜在目标用户。陈璐老师说这没错,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潜在目标用户,从获客成本角度上说,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用户。
以转转的冷启动为例,如果找潜在目标用户的话,可能就会去找在淘宝、天猫上买东西的人,他们爱买东西,也接受在线交易,但是其实因为跨平台,转化成本挺高的。
那更低成本的用户是谁?其实是已经有二手买卖习惯的人。这时候你找到他们,告诉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平台服务更好,你要不要试一试”,这是成本最低的。所以转转早期做冷启动,他们去小区、去高校,到电线杆上去贴小广告,去加各种母婴交流群、宠物交流群,去寻找已经有二手交易习惯的人,效果特别好。
所以,冷启动 一个比较聪明的方法是去找已有的存量用户,而不是去转化全新的潜在用户。然后集中资源把这批用户做深做透。
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多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严格分清优先级,回头看发现自己当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导致错失了时间窗口,要么导致资源的白白浪费。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业务早期,先做规模还是先做体验?
很多创业者会面临这两者的纠结,确实,这两者是一对矛盾,到底是应该抢市场份额,占据先发优势,还是应该打磨产品做到极致的用户体验。
这似乎没有一定之规,每一条路都有成功案例。
陈璐老师说啊,这其实跟你所从事的业务的本质密切相关。
如果你的业务具有网络协同的特点,那就需要先做规模,兼顾体验。
怎么说呢?
网络效应大家肯定都了解,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就是典型的网络效应的例子。简单讲就是人越多,平台越好用,单个用户获得好处越多、得到的价值也会更大。比如转转本身,还有大家熟悉的抖音、小红书、淘宝、滴滴、美团等等,都是属于效应的特点。像这一类业务,先发优势特别重要,所以早期应该先拔足狂奔,把规模跑出来,这也是很多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会特别舍得烧钱的原因。
还有一类业务并不具有网络效应的特点,典型的例子就是线下连锁店,不管你铺多少店,客户首先会去的那家店,大概率是离他最近的那家店。所以,一方面,店面总数的增加并不会影响用户决策,另一方面,店面总数的增加,也不会带来单个用户体验的提升。说白了就是,我去楼下海底捞吃火锅并不是因为海底捞在全球开了一万家店,而是我家楼下恰好有这家店。所以,如果你的业务更多并不具有网络效应适合先做好体验,先把单店模型跑通,再谨慎的去做拓展和布局。
接下来,来看第三个问题,应不应该打广告,怎么打广告?
这个问题是在选择如何选择增长战略,其实也要回归到你的业务本质,才能做判断。
陈璐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就是根据用户行为频次这一关键要素,选择增长策略。陈璐老师认为,像租房、二手车、找工作这一类频次很低、决策成本又很高的的业务,大幅的投放广告,占领用户心智,是非常必要的。
而对于高频的、低决策成本的业务,比如点外卖、打车等,一天好多次的行为,其实大幅的投放广告是不如用来直接做用户增长的,让用户本身去传播,比打广告更合适。比如说打完车之后、点完外卖之后,体验很好,顺手发一个优惠券,自己能领朋友也能领,是增长的最佳途径之一。
如果你的用户频次居中不高不低,就像转转一样,可能两种增长策略都要用。
所以,你要思考的是,你的产品属于哪一种,频次如何,决策成本高不高,思考了这两点,对于要不要通过投放广告获得增长,你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
最后,我将陈璐老师的思考总结为两点:
第一个就是关注转化成本。产品冷启动中,要特别关注转化成本这个要素,首先瞄准转化成本最低的目标用户。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只是看上去像目标用户的群体。
第二个就是四个字:了解自己。
只有看透自己的业务本质,才能在各种业务决策的关键时刻,比如说先做体验还是先做规模、是应该投入重金做广告还是让用户自增长,等等这些问题上,找到真正匹配和适合自己的打法。
除此之外,业务发展早期还非常容易遇到关于如何融资、如何做组织管理等难题,我特意为你准备好了一份针对业务发展早期各种难题的课表,放在了文稿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好的,这就是今天的混沌FM,我是刀姐,我们下次见。
撰稿人:
混沌大学前沿课课程主任韩春晓
对混沌FM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扫码入群交流。

328 Listeners

253 Listeners

188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226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37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296 Listeners

87 Listeners

251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