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刀姐:云龙老师,这场双十一我们其实看到了一些数据,这个数据是今年的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是接近5000亿,今年的双十一比去年的双十一相同口径是增长了26%,京东的这个双十一的数据呢比去年大概是增长了33%,这个增长的数据还是相当不错的,对。
李云龙:对,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一个数字吧,去年呢可能印象里天猫公布的数据是2000多亿,但是它是1天的,如果按从11月1号到11号11天应该增长20%多,我自己认为是可以预期的,首先它必然要增长,它一定会用某种方式。一定会展示出来的肯定会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是往上涨的,让大家对电商平台,让大家对电商这种交付方式有更加的信心,这肯定的,我们都可以预期的,几大平台都能看到了。
刀姐:但是我们今年其实也看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今年有非常多的这个消费品牌,它们崛起了,然后我看到一个数字是说,今年是应该是有357个新品牌登顶了细分品类的NO.1,然后其中呢有16个登陆天猫不足三年的新品牌,其中包括完美日记、ubras、蕉内、三顿半等等,他们在这一场双十一中间成交额破亿,涌现出来了这么多的新品牌,您觉得这个背后有一些什么样子的因素?什么样子的驱动因素 ?
李云龙:就有几个判断我觉得是大逻辑是应该对的,第一叫做新的这些品牌它比较迎合新的消费群体的诉求,新品牌它在开始就是从人到货,而不是从货到人,就是对人的需求的了解,然后再反过来去配给像什么样的货,才匹配这些人,我觉得这是新品牌最开始就具有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也基于现在数字化能力比较先进,大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第二就在乎它的包袱比较少,我自己原来其实就在。
刀姐:对,您在蒙牛,对。
李云龙:比较大的乳品企业,大家会看到你在双十一里边,伊利跟蒙牛都在争,我是这个品类第一,那个品类第一,体量也挺大,但跟它整个盘子相比,电商就没有那么地大,这两个品牌都是将近千亿,然后你再看它电商数据其实它的品类就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原来包袱是比较大的,在转型的时候没有新品牌和国际品牌那么快,新品牌它其实没有包袱完全可以线上化,完全从一开始就做C2M,但是老牌它有些历史的包袱,比如线下的店等等,造成它整个电商没有那么快,不代表它整个盘子,因为我们一直在聊电商,刚才我们聊的如果你的视角是整个社会的商品零售总额的话,它应该是电商加上线下,那我们看到的只是线上,线上部分它没有那么快,证明线上部分它对线上的数据反馈速度要求更快,有新品牌跟,跟国际品牌反应更快,然后他们对原有的线下依赖比较少,但整体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其实还有待数据去验证的,也许它线下更好。
刀姐:对对,您刚刚提到的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说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对于新的用户,新的人群他们的理解更加地透彻,他们一开始就是瞄准了这一群消费能力特别强的一群人,然后这群人我们其实统称,经常会叫他们Z时代,您之前其实也做过这方面的这些研究。
李云龙:对。
刀姐:这个Z时代他们其实是我们可能有些我们的听众不太清楚,是指95年以后到09年以前出生的这一群人,然后这一群人呢,我们会认为他消费能力特别强,他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没有那么重的这些财务的负担,然后但是他们又有很强的这种欲望,想要去,想要去表达他们自己,那他们表达他们自己的一个方式是什么呢?其实是购物,所以其实现在的这些新消费品牌,我们看到比如说像花西子啊,比如说这个popmart什么的,他们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内容,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对象不仅是这个东西。然后它是一个有趣的购物体现,包括他们这个产品上面都有很多值得去讲的东西,所以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非常好的去满足了这群人的这样一个需求。
李云龙:这两天我正好写了一篇文章,跟您这个观点能够印证起来,那个文章叫“价值感和价值观”,价值其实我们讲就是你是否做了某种基础价值的创造,这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在选择,在供给稀缺的阶段,就是你能创造出价值就能卖得出去,第二叫价值感,价值感其实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选择便利阶段,品牌跟营销这时候就很重要了,现在我们会看到营销的方式不足够了,每个人到了个性表达的阶段。
李云龙:个性表达它又通过什么方式,通过对某种价值观的依附或者引领的方式给表达出来,所以发现每个人选择的对象不一样,他不再追寻大众,他选择某个小细分品类,其实是对自己某种价值观的表达,所以这是不同层次的呈现,我最开始追求的是基础的价值。后来可能有更好的价值感让我体会到我买它。我选择便利,这时候品牌是大众品牌是特别重要的,现在呢我们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追求的可能是小众品牌,我追求的不是跟所有人一样。这时候我其实表达是某种价值观,所以如果一些品牌它能够呈现的是价值观,其实能够吸引某个特定的人群,而且是铁粉。
刀姐:对对,您说的这个,这个就是表达价值观,细分人群,我想到今年这个天猫中间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就是Ubras,他是这个今年内衣这个赛道上的第一名,它就是之前可能都是默默无闻,都没有进过前十,但是今年一下子三亿的销售额到达这个赛道的第一名,就是在双十一期间销售额三亿,然后它其实,它就特别契合您刚才说的价值观的传达,它的内衣是什么样子的,是,不仅是无钢圈而且是无尺码,所以就是过去其实在我觉得可能在十年以前吧,所有的这些女性内衣她们都是希望能够穿出来好看,希望就是凸现女性的这个线条美,但是呢在过去的可能十年里面,Ubras之前已经有一波的这个内衣品牌,比如说内外,他们想要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女性的悦己的精神。
李云龙:对对对。
刀姐:就是我穿这个内衣不是为了让你觉得好看,而是我自己穿得舒服,所以Ubras他们的这个内衣一方面是无钢圈,然后就是,然后今年呢他们在这个产品之上又做了一次升级,就不仅是无钢圈而且是无尺码,就是从不再分ABCD了,就是你任何尺码的女生都可以穿他们家的内衣,所以他们在产品上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创新,然后这个大胆的创新呢又跟现在的这种直播的这个,这样子的这种售卖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因为以前这个,因为有这个尺码之分,大家其实不太愿意在电商上去购买这样的产品。
李云龙:对对对
刀姐:然后他们又做了很多的投放。所以今年就一举拿下了这个赛道的第一名,就是其实这中间背后就有对于现在正在崛起的女性主义的这种价值观的理解。
李云龙:对,它其实是特别地好,我觉得这个案例其实呈现出来我们在真正从供给视角去表达的时候,没有表达出来从需求视角用户其实对某些东西是很care很在意的。
但是你没有去把它清晰地拎出来,但它就会影响你整个产品的销售或者说品牌的表达,比如你刚才说的ABCD它隐藏了一种歧视,但其实你可能作为一个供给没有表达出来,你就觉得正常了,我按尺码分类应该是很正常的,其实从情绪上讲它是一种歧视,就刚才我们讲的,当你满足了基础的那个功能价值的时候,它那个情绪价值慢慢就浮现出来了。
刚才你一说这点我一下就想到了今年特别火的脱口秀大会,就是杨笠讲过一个段子嘛,就说那些模特。说你看什么看,你喜欢什么老娘就偏不长什么,所以我表达的是一个价值观,我不care你怎么看,我要悦己,我要表达的是悦己。这是一种价值观,所以当我们在聊价值观的时候,如果有更多的品牌愿意从价值观的视角去重塑自己的品牌,你会发现用户反而不太那么care价格了,然后我刚刚采访过淘宝美妆的 总监,她其实表达一个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是很多人认为的那种消费降级,就节约型消费好像在这一次的双十一上没有体现出来,她给我一个数据,就是在他们的用户当中购买化妆品品牌,基本人销售是超过1000块钱的。
刀姐:太厉害了。
李云龙:然后在小镇青年,所谓的我们说下沉用户,他们有数据嘛,也是超过了400块钱每个人,不只是总消费额400块,是单价也没有出现大家选择特别便宜的那种产品,然后这个趋势并没有出现,当然这可能也是天猫的数据,不完全,还没有包含拼多多等其他一些品牌的数据,就说可能看到其实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为了除了价格本身之外去,就低价本身之外去付费的这种可能性,比如说价值观。
刀姐:对对对。其实您说多这个,这个千元以上啊,我会,我会觉得这个很大程度上跟今年兴起的这个直播有关。对。
李云龙:对。
刀姐:对,因为直播这种销售形式它非常让人容易冲动消费。其实咱们前面讲到为什么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新消费品牌,今年能够这么快地崛起,我觉得其中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像抖音、快手、直播,这些渠道都是过去老的这些品牌,也不叫老的品牌吧,原来的这些守成者,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去建立自己适宜的那些渠道。
李云龙:对。
刀姐:对,所以其实像这个,今年据说有三亿人吧,有三亿人都看了这个直播,所以这也是去年完全没有的数据。然后今年大概这个光天猫他们通过直播销售出去的这个GMV,也就是销售出去的这个销售收入,也比去年翻了有5倍
李云龙:对,是这样子,你刚才说的非常对,新消费品牌接触这种新媒介它天然会更快,因为原有的媒介形式下它不占优势,它自然会选择一些新的方式,比如说它要像传统品牌去卖场去抢那个堆头,它首先资金实力不支撑。第二它也没有原来一些大品牌所占有那个传统渠道的一些优势,优势地位。所以我觉得这里边天然新渠道对新品牌就有友好度,我觉得这是,可能是存在的。
刀姐:我觉得另外一方面来说,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崛起的速度很快,有可能他们的生命周期也会不太长,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来看这样子的一个观点呢?
李云龙:我觉得是,还是前两天我有,其实有一个思考,就是类似于这种网红品牌。就网红品牌它一定是抓到了某个用户的价值点,但是那个价值创造的点叫做蜕变速度太快,叫半衰期也好或者叫边界效应递减的速度太快造成的。你会发现真正长效的一些品牌,它抓的价值点可能不是那么地,刺激人的肾上腺素,但是它很长久,这是一个长期品牌所能够抓住用户的一个根本点,比如我之前卖牛奶,牛奶你说它的叫做刺激你那个灵光一现,哈哈时刻的点很多吗?其实也不是特别地多,它就是基础的东西,基础的东西你会长期买,但是有没有一些点能够刺激你出现一个网红品牌呢,也会出现的,大家能看到一些跟乳制品相关的网红品牌。
刀姐:对,认养一头牛我不知道您听(过没)。
李云龙:对,认养一头牛等等,如果说这个价值点是长期存在的,它能够长期地活下去,把它放大就好了,如果不是长期存在的,它可能也就是挣点快钱也就过去了
另外刀姐咱们刚才聊了半天平台的事,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视角特别地重要,就是商家该怎么办?我也看到一些报道说,中小商家好像其实在这个狂欢当中没有得到什么样太多的实际,一方面有些人可能参与进去除了头部商家之外,一边的中小商家参与进去他也不挣钱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参与,可能这一点上我们要多多地关注,让我们,因为我们可能很多同学他处于这种中小商家的状态。
刀姐:我同意您的这个说法,就是其实双十一为什么要拉这么长,其实也是,说得直白一点,也是淘宝更容易有更多的位置可以去卖,有更多的时间段,更多的竞价排名可以去卖,那其实这个投放效率是在不断下降的。
然后我今年其实看到很多的这些淘宝的商家,他们自己在购买流量,他们自己从站外购买流量,然后一方面他们在建自己的私域流量。他们就会把对老用户好,对这个私域流量这些用户的运营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李云龙:对,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这个话题跟刚才刀姐我们聊的那个网红品牌是否过时很快过时那个点,其实很匹配的,我觉得第一个点,所有的商家不管大小商家他最关注的应该是商品力,就商品本身好不好。而不是我借助这一次的流量的扶持,然后快速卖的钱然后就出去了,所以商品力本身是特别重要的,所以也是这个,这个淘宝同学、给我一个洞察,她说真正卖的好的那些商家他特别关注两个事情,一个是关注用户的评价,不是说我趁这个流量上去了,其实是资源堆起来的,不是你的产品本身堆起来的,对此淘宝给了我资源,给了我流量,我卖得很好,但你要关注你自己商品的评价,它代表你的商品力怎么样,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它要关注的是用户从搜索框来搜我的那个数据怎么样,代表了我的品牌力,品牌力其实是你最好的私域流量。就用户真正能够想起你,然后有这个诉求的时候能够来买你,那才能代表你真正的私域流量以及你的叫做低成本获客的那个能力,所以这两点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看双十一的时候,首先它是一个流量狂欢,就是大家所有的注意都集中在这里边了。
但是如果我们判别出来,我们的销量,如果全都是流量本身带来的,我觉得反而是非常危险的,主要看你的商品力跟你的品牌力如何,就你的产品跟用户的心智匹配是否能够有一个好的点,所以我觉得真的中小商家还不要特别,既要重视双十一不要特别重视双十一。
刀姐:是是。其实对中小商家来说的话,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关注到说今年冒出来了这么多没有见过的消费品牌,大家会意识到说,原来其实很多的这些传统的零售商品还有重做一遍的机会。包括像化妆品彩妆类,彩妆类,其实前面您讲到说这个外资品牌他们基本上还占了50%的这个份额。
李云龙:对。
刀姐:确实是这样,那个在这个护肤品大类里面,前九名都是外资品牌。雅诗兰黛、资生堂等等,然后第十名是这个中国的一个本土的这个化妆品品牌叫薇露娜,它的一个差一点就是,它非常强调它自己是药妆品牌,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专业性,就是通过这样子的这个专业性的这个细分的差异化,它在今年这个双十一也做到了七亿的销售额。
李云龙:对。
刀姐:然后其实在彩妆这个品类里面,头两名都是国货品牌,第一名是完美日记,第二名是花西子,然后其实这个还挺令我惊讶的,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这个,我们有一位老师是玛丽黛佳的创始人崔晓虹老师,她在混沌讲过这个课程,她本身也是做彩妆的,然后她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外资品牌没有中国品牌那么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他们的那些这个彩妆用在白种人脸上特别好看,但是用在黄种人脸上就不那么好看。那中国的消费品品牌,他们对于中国人的这个肤色的理解是非常地到位的,所以能够让他们做出匹配中国消费者的好产品,所以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些中小商家,所有的这些今天在前面的这些明星品牌,他们都曾经是中小商家,如果说你能够把消费者洞察做透,哪怕只有一个点做透,那你都有机会,所以一方面是说要运营用户,另外一方面真的要去做好非常深刻的消费者洞察。
李云龙:对,刀姐说得特别好,消费者洞察我自己其实有一个方法论叫做一软一硬,软就是你的审美力,你会发现如果你在审美上不能够去,去对你的用户有某种势能差的话,其实很难做出这个好的产品来,就你自己的审美能力如何,所以就是尤其是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几个大的品类,像化妆品、像服装,都是你自己本身有很高的审美力的团队,你才能够有那个势能差去影响你的用户,然后一硬是什么呢?一硬就是数据能力了,所以说数据我们就可以再这个延展一下,除了淘宝之外,像快手、像抖音其实也做得很好,增长态势也很强。
刀姐:对。
李云龙:其实这几个公司是天然具有数据能力的,包括天猫也在内。天然数据能力是很强的,有很强的能力去支撑它的商家起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第四大电商应该已经是快手了,其实他们做电商也没有几年,两三年的时间。所以它天然具有的数据能力支撑它的供应侧跟它的需求侧高效的匹配和连接,大家发现没有,原来在淘宝跟京东的时代的时候,我们其实很少看到里边的C端小商家关注供应链,但是在抖音上,抖音的短视频时代,和现在快手,和快手稍微领先一点的直播电商时代,他们特别关注供应链,一个小的商家C端我要去搞供应链,比如说辛巴,辛巴他特别在乎的是去搞供应链,我怎么样连接了最最前端的农业,然后反推到这个消费者端,我告诉大家我的东西是最便宜的,所以之前梁宁我记得有一句话,说拼多多会再造N个小米,就是每个行业的小米,小米其实是深植供应链然后到C端直销这个行为嘛,快手反而在这个时代特明显地实现了这一点 所以平台,这几大平台在整个商业结构当中反而实现了那个中台的角色,我们说一个公司里边有中台,你会发现这个平台在整个社会层面。
刀姐:是,这个电商平台现在也变成了所谓的基础设施之一。
李云龙:现在找到成熟的供应链跟连接用户都比以前要快得多,要快得多。
刀姐:对对对,所以其实这也是这个消费品牌他们能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您前面在讲到,我问您的那个问题我自己倒反而有点思考,就是说新消费品牌是不是品牌周期特别地短,其实我觉得确实是有可能是这样子的,因为很多,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差异化不那么强的,比如说在卖水,卖牛奶这样子的赛道里面,很多的这些巨头比如说蒙牛、伊利,他们不是说不能做,而是说这个阶段他们故意不做,他们让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品牌先跑出来,然后之后他们其实会掉转龙头,然后就批量复制,然后他们线下的这种,这种供应链的能力,零售的这个渠道能力。
李云龙:对,它整个系统能力还是要远远超过这些小商家的。
刀姐:是,是非常非常强的,他们可能会等这个新的这个品牌涨到5亿的时候,然后他们来复制一个。
李云龙:不止是小商家,你会发现这几大巨头跟其他行业也是适用的,对手都会变成你的试错场,你看现在其实最大的牛奶的单品是安慕希,安慕希最早做的这个品类是莫斯利安,就是光明这个品牌。
刀姐:对。
李云龙:莫斯利安卖得很好,蒙牛出了纯甄,伊利出了安慕希也快速跟进了,所以你看像这么大的品类它能做出来一个新品,新品牌或新的小细分品类它能这么快地跟上,而超过去,更不在乎你的小品牌了。
刀姐:是。
李云龙:所以小品牌就变成试错场了。我看到哪个起来了之后然后我再去复制你,或者说快速地去占领整个用户的心智,或者整个能力要比小品牌要强得多。所以你刚才这个观点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小品牌一方面它是否能够抓住一个新的持久的价值点,第二方面你是否被那些这个行业本身的巨头,快速给你给覆盖掉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除非它不变成一个趋势,如果变成一个趋势的话,巨头来覆盖你,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刀姐:是的是的,所以等到巨头入场的时候,大家这个竞争,他们会很快地把价格拉倒一个成本线的这个水平。
李云龙:对。
刀姐:然后到时候这个新品牌其实还是挺难弄。
李云龙:对,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打价值观这件事情就比较重要了。价值观是大品牌不太容易复制的,如果你只是打性价比的话,这样的新品牌其实很容易被大品牌给搞掉的。
刀姐:不管怎么说这就像是一场冲浪,就是有这么一个机会你要不去试一试,我觉得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还是非常愿意去试一试,至少前面一波红利我先拿到,到那个时候真的有开始竞争的时候我再想办法。
李云龙:对,首先我认为整个消费品牌在中国还是有巨大的,巨大巨大的机会,因为不管是宏观上我们讲内,双循环、内循环,还是微观上这种数字化的能力,慢慢地已经便成了基础设施,它不再是几个大场的独有的优势,它会变成基础设施,所以对每个人来讲都会有比较低的成本去开创一个新品牌,一个新产品的这样一个机会,而且用户的需求也足够大。
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做消费品还是有巨大的机会的,做得好就能变成头部的机会,然后稍微往回收一收你起码在一个细品类里边,能够得到一个好的位置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但是有几个基础能力刚才我们提到了,一是你是否有更高的审美能力,用户洞察能力还有数字化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比较,比较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
刀姐:是。
李云龙:而反而供应链跟C端它变成另外一种基础能力,也是比较容易去获取的,供应链的能力跟C端的触达能力,通过平台比较容易获取。如果你的所有的销售或者你的增量都来自于用户情绪的话,那么用户情绪一过你可能就过去了,所以在用户情绪没过去的时候你要特别搭建起来那种基础的增长能力,就是有没有情绪我都在的,比如说你去开店,比如说你去做自己的私域流量,有没有我都会有基本的体量在的,你说名创优品它开那么多店,每天都有自然流量的,那个是基础的,不会因为这边这波情绪过去了它就,它就没了,所以说在,情绪在的时候,搭建那些自己的基础设施,增长基础设施比较重要,叫做关键路径吧,关键路径。
刀姐:对,其实第一波的淘品牌像韩都衣舍、列帛什么的,这几年有的是确实是有明显的掉队,但是有一些还在那里,就是我在想说,有哪一些这个品牌他们能够还在那里,是因为他们今年其实启动了很多的直播,他们这个直播不是主要不是在靠明星跟头部的主播,是靠他们自己的。
李云龙:自己的员工是吧?
刀姐:对,自己的员工,就是所谓的店播,就是在自己的店铺里面找很多人,很多的这些渠道然后去播。
李云龙:对。
刀姐:所以就是我觉得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就得不断地去了解有哪一些红利,有哪一些流量洼地,谁能够抓到那个流量洼地,谁就能够再吃一波红利。
李云龙:对,我们再抽象点说一说,之前我也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把自己那种充分条件搞得越多越好,必要条件不要去依靠它,所谓充分条件只要有它就行,就像那天说的,我只要有自己的店播的能力我就能带来销量,我只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我就能带来流量,带来销量,就是充分条件构建得越多越好,这样你就不会去依靠那些必要条件,比方说今天淘宝给我一个流量位我就能够卖出去,不给我流量位我就卖不出去,结果它变成你的必要条件了,所以你要多考量,哪些能够变成我的充分条件,越多越好。
刀姐:对。
李云龙:这样我在一些必要条件里边就可以有更多博弈能力了。
刀姐:是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其实我觉得在做了这么多课程,接触了这么的CEO之后,我真的相信说一家公司真正的护城河是它持续不断创新的,就没有一个什么都是包括品牌这件事情,品牌会老化。
李云龙:对。
刀姐:对你的用户会流失,你只有不断地去洞察外部环境,抓住新的这些流量。抓住新的变化你才能够一直在那里。
李云龙:对,所以马思克才是真正的大高手是吧,把所有的专利都放弃掉的,我不靠那些做护城河。
刀姐:是。
李云龙:我是靠自己持续的创新能力。
刀姐:是。
李云龙:如果失去了持续创新能力,这家公司该死就死。
刀姐:这事挺起来挺残酷的。
好,今天的FM呢就要到这里了,今天的这期特别节目我们今天其实聊得还挺多的,关于新消费品牌它背后的成因,有新的人群的崛起,有的这个新的基础设施的崛起,包括像快手、抖音这样子的传播渠道,包括像拼多多、京东、淘宝这些平台的不断地发展壮大,那新的这个基础设施呢是的很多的消费品牌,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蓝海去抓,然后第三个呢可能是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对于如何来创造一个新的品牌,包括价值观的植入,包括细分市场的寻找,他们有了非常好的理解,所以这些元素是的这些品牌能够崛起,我们看到的这些原因,然后呢我们也探讨了一些消费品牌他们会不会周期特别地短,那可能这个事情是一个挑战,如何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个永恒的难题,谁能把这个题目解得好,谁就会拥有比较长的这个生命力,然后呢我们也讨论了说,在这样子非常激烈的这个竞争流量狂欢之下,中小商家怎么办?那其实今天云龙老师也讲了一些很好一些办法,比如说一软一硬,软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力,对于用户的洞察,一硬呢是指有非常强硬的这个过硬的数学能力去理性科学地去判断现在外界的发生的变化,我们的用户他们的变化,能够尽快地得到用户的反馈,这一软一硬呢其实是很多中小商家都要去建设的必须的能力,就像云龙老师刚才说的,要把必要条件搞得少少的,要把充分条件搞得多多的,也就是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得自己拥有各方面现在必备的条件,才能够在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间活得长活得好,那好,今天的FM就到这里了,我是刀姐,希望您有所收获,我们下次见!
刀姐:云龙老师,这场双十一我们其实看到了一些数据,这个数据是今年的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是接近5000亿,今年的双十一比去年的双十一相同口径是增长了26%,京东的这个双十一的数据呢比去年大概是增长了33%,这个增长的数据还是相当不错的,对。
李云龙:对,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一个数字吧,去年呢可能印象里天猫公布的数据是2000多亿,但是它是1天的,如果按从11月1号到11号11天应该增长20%多,我自己认为是可以预期的,首先它必然要增长,它一定会用某种方式。一定会展示出来的肯定会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是往上涨的,让大家对电商平台,让大家对电商这种交付方式有更加的信心,这肯定的,我们都可以预期的,几大平台都能看到了。
刀姐:但是我们今年其实也看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今年有非常多的这个消费品牌,它们崛起了,然后我看到一个数字是说,今年是应该是有357个新品牌登顶了细分品类的NO.1,然后其中呢有16个登陆天猫不足三年的新品牌,其中包括完美日记、ubras、蕉内、三顿半等等,他们在这一场双十一中间成交额破亿,涌现出来了这么多的新品牌,您觉得这个背后有一些什么样子的因素?什么样子的驱动因素 ?
李云龙:就有几个判断我觉得是大逻辑是应该对的,第一叫做新的这些品牌它比较迎合新的消费群体的诉求,新品牌它在开始就是从人到货,而不是从货到人,就是对人的需求的了解,然后再反过来去配给像什么样的货,才匹配这些人,我觉得这是新品牌最开始就具有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也基于现在数字化能力比较先进,大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第二就在乎它的包袱比较少,我自己原来其实就在。
刀姐:对,您在蒙牛,对。
李云龙:比较大的乳品企业,大家会看到你在双十一里边,伊利跟蒙牛都在争,我是这个品类第一,那个品类第一,体量也挺大,但跟它整个盘子相比,电商就没有那么地大,这两个品牌都是将近千亿,然后你再看它电商数据其实它的品类就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原来包袱是比较大的,在转型的时候没有新品牌和国际品牌那么快,新品牌它其实没有包袱完全可以线上化,完全从一开始就做C2M,但是老牌它有些历史的包袱,比如线下的店等等,造成它整个电商没有那么快,不代表它整个盘子,因为我们一直在聊电商,刚才我们聊的如果你的视角是整个社会的商品零售总额的话,它应该是电商加上线下,那我们看到的只是线上,线上部分它没有那么快,证明线上部分它对线上的数据反馈速度要求更快,有新品牌跟,跟国际品牌反应更快,然后他们对原有的线下依赖比较少,但整体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其实还有待数据去验证的,也许它线下更好。
刀姐:对对,您刚刚提到的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说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对于新的用户,新的人群他们的理解更加地透彻,他们一开始就是瞄准了这一群消费能力特别强的一群人,然后这群人我们其实统称,经常会叫他们Z时代,您之前其实也做过这方面的这些研究。
李云龙:对。
刀姐:这个Z时代他们其实是我们可能有些我们的听众不太清楚,是指95年以后到09年以前出生的这一群人,然后这一群人呢,我们会认为他消费能力特别强,他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没有那么重的这些财务的负担,然后但是他们又有很强的这种欲望,想要去,想要去表达他们自己,那他们表达他们自己的一个方式是什么呢?其实是购物,所以其实现在的这些新消费品牌,我们看到比如说像花西子啊,比如说这个popmart什么的,他们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内容,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对象不仅是这个东西。然后它是一个有趣的购物体现,包括他们这个产品上面都有很多值得去讲的东西,所以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非常好的去满足了这群人的这样一个需求。
李云龙:这两天我正好写了一篇文章,跟您这个观点能够印证起来,那个文章叫“价值感和价值观”,价值其实我们讲就是你是否做了某种基础价值的创造,这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在选择,在供给稀缺的阶段,就是你能创造出价值就能卖得出去,第二叫价值感,价值感其实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选择便利阶段,品牌跟营销这时候就很重要了,现在我们会看到营销的方式不足够了,每个人到了个性表达的阶段。
李云龙:个性表达它又通过什么方式,通过对某种价值观的依附或者引领的方式给表达出来,所以发现每个人选择的对象不一样,他不再追寻大众,他选择某个小细分品类,其实是对自己某种价值观的表达,所以这是不同层次的呈现,我最开始追求的是基础的价值。后来可能有更好的价值感让我体会到我买它。我选择便利,这时候品牌是大众品牌是特别重要的,现在呢我们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追求的可能是小众品牌,我追求的不是跟所有人一样。这时候我其实表达是某种价值观,所以如果一些品牌它能够呈现的是价值观,其实能够吸引某个特定的人群,而且是铁粉。
刀姐:对对,您说的这个,这个就是表达价值观,细分人群,我想到今年这个天猫中间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就是Ubras,他是这个今年内衣这个赛道上的第一名,它就是之前可能都是默默无闻,都没有进过前十,但是今年一下子三亿的销售额到达这个赛道的第一名,就是在双十一期间销售额三亿,然后它其实,它就特别契合您刚才说的价值观的传达,它的内衣是什么样子的,是,不仅是无钢圈而且是无尺码,所以就是过去其实在我觉得可能在十年以前吧,所有的这些女性内衣她们都是希望能够穿出来好看,希望就是凸现女性的这个线条美,但是呢在过去的可能十年里面,Ubras之前已经有一波的这个内衣品牌,比如说内外,他们想要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女性的悦己的精神。
李云龙:对对对。
刀姐:就是我穿这个内衣不是为了让你觉得好看,而是我自己穿得舒服,所以Ubras他们的这个内衣一方面是无钢圈,然后就是,然后今年呢他们在这个产品之上又做了一次升级,就不仅是无钢圈而且是无尺码,就是从不再分ABCD了,就是你任何尺码的女生都可以穿他们家的内衣,所以他们在产品上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创新,然后这个大胆的创新呢又跟现在的这种直播的这个,这样子的这种售卖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因为以前这个,因为有这个尺码之分,大家其实不太愿意在电商上去购买这样的产品。
李云龙:对对对
刀姐:然后他们又做了很多的投放。所以今年就一举拿下了这个赛道的第一名,就是其实这中间背后就有对于现在正在崛起的女性主义的这种价值观的理解。
李云龙:对,它其实是特别地好,我觉得这个案例其实呈现出来我们在真正从供给视角去表达的时候,没有表达出来从需求视角用户其实对某些东西是很care很在意的。
但是你没有去把它清晰地拎出来,但它就会影响你整个产品的销售或者说品牌的表达,比如你刚才说的ABCD它隐藏了一种歧视,但其实你可能作为一个供给没有表达出来,你就觉得正常了,我按尺码分类应该是很正常的,其实从情绪上讲它是一种歧视,就刚才我们讲的,当你满足了基础的那个功能价值的时候,它那个情绪价值慢慢就浮现出来了。
刚才你一说这点我一下就想到了今年特别火的脱口秀大会,就是杨笠讲过一个段子嘛,就说那些模特。说你看什么看,你喜欢什么老娘就偏不长什么,所以我表达的是一个价值观,我不care你怎么看,我要悦己,我要表达的是悦己。这是一种价值观,所以当我们在聊价值观的时候,如果有更多的品牌愿意从价值观的视角去重塑自己的品牌,你会发现用户反而不太那么care价格了,然后我刚刚采访过淘宝美妆的 总监,她其实表达一个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是很多人认为的那种消费降级,就节约型消费好像在这一次的双十一上没有体现出来,她给我一个数据,就是在他们的用户当中购买化妆品品牌,基本人销售是超过1000块钱的。
刀姐:太厉害了。
李云龙:然后在小镇青年,所谓的我们说下沉用户,他们有数据嘛,也是超过了400块钱每个人,不只是总消费额400块,是单价也没有出现大家选择特别便宜的那种产品,然后这个趋势并没有出现,当然这可能也是天猫的数据,不完全,还没有包含拼多多等其他一些品牌的数据,就说可能看到其实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为了除了价格本身之外去,就低价本身之外去付费的这种可能性,比如说价值观。
刀姐:对对对。其实您说多这个,这个千元以上啊,我会,我会觉得这个很大程度上跟今年兴起的这个直播有关。对。
李云龙:对。
刀姐:对,因为直播这种销售形式它非常让人容易冲动消费。其实咱们前面讲到为什么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新消费品牌,今年能够这么快地崛起,我觉得其中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像抖音、快手、直播,这些渠道都是过去老的这些品牌,也不叫老的品牌吧,原来的这些守成者,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去建立自己适宜的那些渠道。
李云龙:对。
刀姐:对,所以其实像这个,今年据说有三亿人吧,有三亿人都看了这个直播,所以这也是去年完全没有的数据。然后今年大概这个光天猫他们通过直播销售出去的这个GMV,也就是销售出去的这个销售收入,也比去年翻了有5倍
李云龙:对,是这样子,你刚才说的非常对,新消费品牌接触这种新媒介它天然会更快,因为原有的媒介形式下它不占优势,它自然会选择一些新的方式,比如说它要像传统品牌去卖场去抢那个堆头,它首先资金实力不支撑。第二它也没有原来一些大品牌所占有那个传统渠道的一些优势,优势地位。所以我觉得这里边天然新渠道对新品牌就有友好度,我觉得这是,可能是存在的。
刀姐:我觉得另外一方面来说,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崛起的速度很快,有可能他们的生命周期也会不太长,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来看这样子的一个观点呢?
李云龙:我觉得是,还是前两天我有,其实有一个思考,就是类似于这种网红品牌。就网红品牌它一定是抓到了某个用户的价值点,但是那个价值创造的点叫做蜕变速度太快,叫半衰期也好或者叫边界效应递减的速度太快造成的。你会发现真正长效的一些品牌,它抓的价值点可能不是那么地,刺激人的肾上腺素,但是它很长久,这是一个长期品牌所能够抓住用户的一个根本点,比如我之前卖牛奶,牛奶你说它的叫做刺激你那个灵光一现,哈哈时刻的点很多吗?其实也不是特别地多,它就是基础的东西,基础的东西你会长期买,但是有没有一些点能够刺激你出现一个网红品牌呢,也会出现的,大家能看到一些跟乳制品相关的网红品牌。
刀姐:对,认养一头牛我不知道您听(过没)。
李云龙:对,认养一头牛等等,如果说这个价值点是长期存在的,它能够长期地活下去,把它放大就好了,如果不是长期存在的,它可能也就是挣点快钱也就过去了
另外刀姐咱们刚才聊了半天平台的事,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视角特别地重要,就是商家该怎么办?我也看到一些报道说,中小商家好像其实在这个狂欢当中没有得到什么样太多的实际,一方面有些人可能参与进去除了头部商家之外,一边的中小商家参与进去他也不挣钱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参与,可能这一点上我们要多多地关注,让我们,因为我们可能很多同学他处于这种中小商家的状态。
刀姐:我同意您的这个说法,就是其实双十一为什么要拉这么长,其实也是,说得直白一点,也是淘宝更容易有更多的位置可以去卖,有更多的时间段,更多的竞价排名可以去卖,那其实这个投放效率是在不断下降的。
然后我今年其实看到很多的这些淘宝的商家,他们自己在购买流量,他们自己从站外购买流量,然后一方面他们在建自己的私域流量。他们就会把对老用户好,对这个私域流量这些用户的运营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李云龙:对,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这个话题跟刚才刀姐我们聊的那个网红品牌是否过时很快过时那个点,其实很匹配的,我觉得第一个点,所有的商家不管大小商家他最关注的应该是商品力,就商品本身好不好。而不是我借助这一次的流量的扶持,然后快速卖的钱然后就出去了,所以商品力本身是特别重要的,所以也是这个,这个淘宝同学、给我一个洞察,她说真正卖的好的那些商家他特别关注两个事情,一个是关注用户的评价,不是说我趁这个流量上去了,其实是资源堆起来的,不是你的产品本身堆起来的,对此淘宝给了我资源,给了我流量,我卖得很好,但你要关注你自己商品的评价,它代表你的商品力怎么样,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它要关注的是用户从搜索框来搜我的那个数据怎么样,代表了我的品牌力,品牌力其实是你最好的私域流量。就用户真正能够想起你,然后有这个诉求的时候能够来买你,那才能代表你真正的私域流量以及你的叫做低成本获客的那个能力,所以这两点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看双十一的时候,首先它是一个流量狂欢,就是大家所有的注意都集中在这里边了。
但是如果我们判别出来,我们的销量,如果全都是流量本身带来的,我觉得反而是非常危险的,主要看你的商品力跟你的品牌力如何,就你的产品跟用户的心智匹配是否能够有一个好的点,所以我觉得真的中小商家还不要特别,既要重视双十一不要特别重视双十一。
刀姐:是是。其实对中小商家来说的话,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关注到说今年冒出来了这么多没有见过的消费品牌,大家会意识到说,原来其实很多的这些传统的零售商品还有重做一遍的机会。包括像化妆品彩妆类,彩妆类,其实前面您讲到说这个外资品牌他们基本上还占了50%的这个份额。
李云龙:对。
刀姐:确实是这样,那个在这个护肤品大类里面,前九名都是外资品牌。雅诗兰黛、资生堂等等,然后第十名是这个中国的一个本土的这个化妆品品牌叫薇露娜,它的一个差一点就是,它非常强调它自己是药妆品牌,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专业性,就是通过这样子的这个专业性的这个细分的差异化,它在今年这个双十一也做到了七亿的销售额。
李云龙:对。
刀姐:然后其实在彩妆这个品类里面,头两名都是国货品牌,第一名是完美日记,第二名是花西子,然后其实这个还挺令我惊讶的,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这个,我们有一位老师是玛丽黛佳的创始人崔晓虹老师,她在混沌讲过这个课程,她本身也是做彩妆的,然后她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外资品牌没有中国品牌那么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他们的那些这个彩妆用在白种人脸上特别好看,但是用在黄种人脸上就不那么好看。那中国的消费品品牌,他们对于中国人的这个肤色的理解是非常地到位的,所以能够让他们做出匹配中国消费者的好产品,所以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些中小商家,所有的这些今天在前面的这些明星品牌,他们都曾经是中小商家,如果说你能够把消费者洞察做透,哪怕只有一个点做透,那你都有机会,所以一方面是说要运营用户,另外一方面真的要去做好非常深刻的消费者洞察。
李云龙:对,刀姐说得特别好,消费者洞察我自己其实有一个方法论叫做一软一硬,软就是你的审美力,你会发现如果你在审美上不能够去,去对你的用户有某种势能差的话,其实很难做出这个好的产品来,就你自己的审美能力如何,所以就是尤其是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几个大的品类,像化妆品、像服装,都是你自己本身有很高的审美力的团队,你才能够有那个势能差去影响你的用户,然后一硬是什么呢?一硬就是数据能力了,所以说数据我们就可以再这个延展一下,除了淘宝之外,像快手、像抖音其实也做得很好,增长态势也很强。
刀姐:对。
李云龙:其实这几个公司是天然具有数据能力的,包括天猫也在内。天然数据能力是很强的,有很强的能力去支撑它的商家起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第四大电商应该已经是快手了,其实他们做电商也没有几年,两三年的时间。所以它天然具有的数据能力支撑它的供应侧跟它的需求侧高效的匹配和连接,大家发现没有,原来在淘宝跟京东的时代的时候,我们其实很少看到里边的C端小商家关注供应链,但是在抖音上,抖音的短视频时代,和现在快手,和快手稍微领先一点的直播电商时代,他们特别关注供应链,一个小的商家C端我要去搞供应链,比如说辛巴,辛巴他特别在乎的是去搞供应链,我怎么样连接了最最前端的农业,然后反推到这个消费者端,我告诉大家我的东西是最便宜的,所以之前梁宁我记得有一句话,说拼多多会再造N个小米,就是每个行业的小米,小米其实是深植供应链然后到C端直销这个行为嘛,快手反而在这个时代特明显地实现了这一点 所以平台,这几大平台在整个商业结构当中反而实现了那个中台的角色,我们说一个公司里边有中台,你会发现这个平台在整个社会层面。
刀姐:是,这个电商平台现在也变成了所谓的基础设施之一。
李云龙:现在找到成熟的供应链跟连接用户都比以前要快得多,要快得多。
刀姐:对对对,所以其实这也是这个消费品牌他们能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您前面在讲到,我问您的那个问题我自己倒反而有点思考,就是说新消费品牌是不是品牌周期特别地短,其实我觉得确实是有可能是这样子的,因为很多,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差异化不那么强的,比如说在卖水,卖牛奶这样子的赛道里面,很多的这些巨头比如说蒙牛、伊利,他们不是说不能做,而是说这个阶段他们故意不做,他们让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品牌先跑出来,然后之后他们其实会掉转龙头,然后就批量复制,然后他们线下的这种,这种供应链的能力,零售的这个渠道能力。
李云龙:对,它整个系统能力还是要远远超过这些小商家的。
刀姐:是,是非常非常强的,他们可能会等这个新的这个品牌涨到5亿的时候,然后他们来复制一个。
李云龙:不止是小商家,你会发现这几大巨头跟其他行业也是适用的,对手都会变成你的试错场,你看现在其实最大的牛奶的单品是安慕希,安慕希最早做的这个品类是莫斯利安,就是光明这个品牌。
刀姐:对。
李云龙:莫斯利安卖得很好,蒙牛出了纯甄,伊利出了安慕希也快速跟进了,所以你看像这么大的品类它能做出来一个新品,新品牌或新的小细分品类它能这么快地跟上,而超过去,更不在乎你的小品牌了。
刀姐:是。
李云龙:所以小品牌就变成试错场了。我看到哪个起来了之后然后我再去复制你,或者说快速地去占领整个用户的心智,或者整个能力要比小品牌要强得多。所以你刚才这个观点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小品牌一方面它是否能够抓住一个新的持久的价值点,第二方面你是否被那些这个行业本身的巨头,快速给你给覆盖掉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除非它不变成一个趋势,如果变成一个趋势的话,巨头来覆盖你,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刀姐:是的是的,所以等到巨头入场的时候,大家这个竞争,他们会很快地把价格拉倒一个成本线的这个水平。
李云龙:对。
刀姐:然后到时候这个新品牌其实还是挺难弄。
李云龙:对,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打价值观这件事情就比较重要了。价值观是大品牌不太容易复制的,如果你只是打性价比的话,这样的新品牌其实很容易被大品牌给搞掉的。
刀姐:不管怎么说这就像是一场冲浪,就是有这么一个机会你要不去试一试,我觉得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还是非常愿意去试一试,至少前面一波红利我先拿到,到那个时候真的有开始竞争的时候我再想办法。
李云龙:对,首先我认为整个消费品牌在中国还是有巨大的,巨大巨大的机会,因为不管是宏观上我们讲内,双循环、内循环,还是微观上这种数字化的能力,慢慢地已经便成了基础设施,它不再是几个大场的独有的优势,它会变成基础设施,所以对每个人来讲都会有比较低的成本去开创一个新品牌,一个新产品的这样一个机会,而且用户的需求也足够大。
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做消费品还是有巨大的机会的,做得好就能变成头部的机会,然后稍微往回收一收你起码在一个细品类里边,能够得到一个好的位置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但是有几个基础能力刚才我们提到了,一是你是否有更高的审美能力,用户洞察能力还有数字化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比较,比较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
刀姐:是。
李云龙:而反而供应链跟C端它变成另外一种基础能力,也是比较容易去获取的,供应链的能力跟C端的触达能力,通过平台比较容易获取。如果你的所有的销售或者你的增量都来自于用户情绪的话,那么用户情绪一过你可能就过去了,所以在用户情绪没过去的时候你要特别搭建起来那种基础的增长能力,就是有没有情绪我都在的,比如说你去开店,比如说你去做自己的私域流量,有没有我都会有基本的体量在的,你说名创优品它开那么多店,每天都有自然流量的,那个是基础的,不会因为这边这波情绪过去了它就,它就没了,所以说在,情绪在的时候,搭建那些自己的基础设施,增长基础设施比较重要,叫做关键路径吧,关键路径。
刀姐:对,其实第一波的淘品牌像韩都衣舍、列帛什么的,这几年有的是确实是有明显的掉队,但是有一些还在那里,就是我在想说,有哪一些这个品牌他们能够还在那里,是因为他们今年其实启动了很多的直播,他们这个直播不是主要不是在靠明星跟头部的主播,是靠他们自己的。
李云龙:自己的员工是吧?
刀姐:对,自己的员工,就是所谓的店播,就是在自己的店铺里面找很多人,很多的这些渠道然后去播。
李云龙:对。
刀姐:所以就是我觉得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就得不断地去了解有哪一些红利,有哪一些流量洼地,谁能够抓到那个流量洼地,谁就能够再吃一波红利。
李云龙:对,我们再抽象点说一说,之前我也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把自己那种充分条件搞得越多越好,必要条件不要去依靠它,所谓充分条件只要有它就行,就像那天说的,我只要有自己的店播的能力我就能带来销量,我只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我就能带来流量,带来销量,就是充分条件构建得越多越好,这样你就不会去依靠那些必要条件,比方说今天淘宝给我一个流量位我就能够卖出去,不给我流量位我就卖不出去,结果它变成你的必要条件了,所以你要多考量,哪些能够变成我的充分条件,越多越好。
刀姐:对。
李云龙:这样我在一些必要条件里边就可以有更多博弈能力了。
刀姐:是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其实我觉得在做了这么多课程,接触了这么的CEO之后,我真的相信说一家公司真正的护城河是它持续不断创新的,就没有一个什么都是包括品牌这件事情,品牌会老化。
李云龙:对。
刀姐:对你的用户会流失,你只有不断地去洞察外部环境,抓住新的这些流量。抓住新的变化你才能够一直在那里。
李云龙:对,所以马思克才是真正的大高手是吧,把所有的专利都放弃掉的,我不靠那些做护城河。
刀姐:是。
李云龙:我是靠自己持续的创新能力。
刀姐:是。
李云龙:如果失去了持续创新能力,这家公司该死就死。
刀姐:这事挺起来挺残酷的。
好,今天的FM呢就要到这里了,今天的这期特别节目我们今天其实聊得还挺多的,关于新消费品牌它背后的成因,有新的人群的崛起,有的这个新的基础设施的崛起,包括像快手、抖音这样子的传播渠道,包括像拼多多、京东、淘宝这些平台的不断地发展壮大,那新的这个基础设施呢是的很多的消费品牌,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蓝海去抓,然后第三个呢可能是这些新消费品牌他们对于如何来创造一个新的品牌,包括价值观的植入,包括细分市场的寻找,他们有了非常好的理解,所以这些元素是的这些品牌能够崛起,我们看到的这些原因,然后呢我们也探讨了一些消费品牌他们会不会周期特别地短,那可能这个事情是一个挑战,如何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个永恒的难题,谁能把这个题目解得好,谁就会拥有比较长的这个生命力,然后呢我们也讨论了说,在这样子非常激烈的这个竞争流量狂欢之下,中小商家怎么办?那其实今天云龙老师也讲了一些很好一些办法,比如说一软一硬,软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力,对于用户的洞察,一硬呢是指有非常强硬的这个过硬的数学能力去理性科学地去判断现在外界的发生的变化,我们的用户他们的变化,能够尽快地得到用户的反馈,这一软一硬呢其实是很多中小商家都要去建设的必须的能力,就像云龙老师刚才说的,要把必要条件搞得少少的,要把充分条件搞得多多的,也就是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得自己拥有各方面现在必备的条件,才能够在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间活得长活得好,那好,今天的FM就到这里了,我是刀姐,希望您有所收获,我们下次见!
427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73 Listeners
4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5 Listeners
84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15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