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DeepFocus Radio

166 这部重写影史的神作,百年后再看依然颠覆想象


Listen Later

2023年5月2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世纪文景联合策划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邀请到王炎和董冰峰两位老师作为嘉宾,以“影像、情念与真实:作为阿特拉斯的爱森斯坦”为题展开对谈。

敖德萨阶梯上的蒙太奇让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和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永载影史。悲恸的面孔和晃动的人群之间的切换构成了痛苦的图集。通过图像学而非电影史的视角,于贝尔曼试图破译爱森斯坦镜头中的真实与情念。是什么塑造了《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主观的情念和悲剧的客观性?虚构的情节如何能体现真实历史的态度?爱森斯坦已通过闪烁的镜头向我们证明“影像的真实”中的巨大能量。

同样,悲情的蒙太奇体现了图像碰撞与斗争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势能。影像的拼接和断裂为什么具有这样强烈的能量和激情?爱森斯坦的创作和苏联的前卫艺术运动有怎样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说,《记忆女神图集》图版42中对基督的哀悼与《战舰波将金号》中民众对水手的哀悼都是建立在同一种悲剧上的历史记忆的表达,跨越时间和空间共享一种情念。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如何展示人类历史和精神缝隙中隐藏的激情?王炎和董冰峰两位老师透过于贝尔曼对瓦尔堡和爱森斯坦的研究,向我们展现了电影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因本期播客是现场实录,两位老师有使用PPT,其中提及的图片及文字,可搭配发布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的文字稿:《这部重写影史的神作,百年后再看依然颠覆想象》 一起收听,效果更佳。



本期嘉宾:

王炎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中美间跨界从事教学与研究。教授文化媒介、电影、西方古典等课程。著有《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合著)等。

董冰峰

现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和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战舰波将金号》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19:08

03:12」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谈爱森斯坦和《战舰波将军号》?

爱森斯坦和格里菲斯两大流派组成了世界电影史的基本结构,分别代表了两种真实观

04:39」 在电影史上,把什么认为是真实?经验的真实和观念的真实

巴赞说:你在拍电影的时候应该忘掉镜头,电影中的空间和时间和身处的空间和时间应该是同构的

爱森斯坦背后是俄罗斯的圣像画传统

我们被画面打动的时候,反过来参与到历史中政治中来改变历史

13:00」 从艺术家的角度,如何理解爱森斯坦?

1929年爱森斯坦在法国放映《总路线》,当时被禁止放映,他用电影剧照编排图像的方式做了一个演讲

蒙太奇的3个源头:构成主义美学、辩证法、20世纪心理学理论

人不是在完成作品,而是把已经完成好的各个部分组织和建构起来,就像机器一样

23:23」 情念的概念在影像中是如何表现的?

历史必须被塑造成一个叙事,它才可能变成公共叙事,而不是参与者的个人记忆

1832年法国大革命因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而被记住

爱森斯坦要为1905年的俄国革命定格,以影像的形式

革命的根源在于痛苦和情念

35:53」 蒙太奇到底是什么?

电影应该作为批判的工具,应该具有批判性

美国电影是生意,苏联电影是思想的哲学

于贝尔曼把爱森斯坦提出来,是在呼唤一种批评的电影理论

45:27」 为什么要做这三场讲座?

于贝尔曼是最近20年艺术史“瓦尔堡热”的主要推动者

浮世绘对爱森斯坦影响很大,用它来表达在理性与情念之间的张力

《战舰波将军号》是明显带有希腊风格的

1:00:00」 从于贝尔曼这位作者,回到跨学科的艺术史、思想史的研究

图像志:用图像记录历史

图像学:研究和阐释历史,不仅仅是记录

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的巨人,也是制图的历史

1:19:39」 观众提问:舞蹈家对于剪辑干预的排斥与苏联批判式剪辑对比,是否是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好莱坞经典电影有催眠电影,但不是靠长镜头或短镜头剪辑

《拆弹部队》剪辑很像爱森斯坦,节奏感很强,但完全不是苏联蒙太奇

爱森斯坦征用的画面是图像志的概念

1:25:30」 观众提问:音乐片中用音乐剧或歌曲的形式来抒发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情念的表达,这种表达和于贝尔曼的理论是否也是契合的?

早期电影都是对舞台的模仿,早期观众是接受舞台的,也会接受舞台风格的电影

今天舞台与电影分道扬镳后,《爱乐之城》让电影变成了流行歌曲式的或是MTV式的电影

1:29:45」 观众提问:中国当代电影对于蒙太奇的引用有受苏联电影剪辑的影响吗?

商业意义上,观众越来越不能忍受长镜头

冯小刚在技术上学的很快的导演

爱森斯坦风格的电影中国一直就没有

1:33:43」 观众提问:瓦尔堡对于情念的研究方法与50年代以来的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

先有行动再有激情,再产生行动

结构主义强调能动,更强调符号和外在符号的结构

于贝尔曼更强调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辩证


《记忆女神图集》图版42


提及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

《总路线》(谢尔盖·爱森斯坦,1929)

《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布莱恩·德·帕尔玛,1987)

《俄罗斯方舟》(亚历山大·索科洛夫,2002)

《拆掉部队》(凯瑟琳·毕格罗,2008)

《雨中曲》(斯坦利·多南,1952)

《音乐之声》(罗伯特·怀斯,1965)

《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2016)

《西区故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21)


歌单

开场 � Prague Symphony Orchestra,Maxim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Op. 47:II. Allegretto

结尾 � Prague Symphony Orchestra,Maxim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11 in G Minor, Op. 103:I. Palace Square. Adagio att


关于“图像及其超越”系列活动

由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世纪文景联合发起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对话活动将结合图像学研究传统,试图在当下跨文化、跨媒介的多元且立体的研究语境中,探究图像在电影、摄影、绘画等不同视觉媒介中的功用与重要性。希望透过一系列对话,强调图像学并非将图像把握为一种等待阐释的消极对象,而是自觉、自主、具有自反功能的主体,能够超越语词,呈现无法言说之物,在镜中之像、影中之像、物中之像中理解图像跨越性及超越性的存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深焦DeepFocus RadioBy 深焦Radio

  • 4
  • 4
  • 4
  • 4
  • 4

4

3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深焦DeepFocus Radio

View all
硬核说 by 硬核班长

硬核说

61 Listeners

电影真探 by 电影真探

电影真探

50 Listeners

跑题大会 by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92 Listeners

不合时宜 by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

238 Listeners

电影不无聊 by 电影不无聊

电影不无聊

53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49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4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6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4 Listeners

散场通道|关于电影的一切 by 麦高芬MacGuffin

散场通道|关于电影的一切

29 Listeners

没折腰FM by 空山

没折腰FM

28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7 Listeners

疲惫娇娃 CyberPink by Cyberpink

疲惫娇娃 CyberPink

147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1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