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新青年》、《新潮》、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傅斯年……但你知道吗,还有另一个五四:地方视野中的五四,一个下沉世界中的五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教授的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社科文献出版社2024年10月版),独辟蹊径,从地方视野,特别是江南区域考察新文化运动,呈现出另一种五四的叙事。
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等级性网络,那些“联结性人物”,是如何将京沪与省城、省城与县城、县城与小镇之间衔接在一起的?新文化的传播网络,除了联结性人物,还有载体性的报刊和社团。人物、报刊和社团,是否构成了“三位一体“?
新文化运动只是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单边扩散过程吗?边缘和地方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中心的?在地方的下沉世界,是否还有另一个五四?假如有的话,又与大家所熟悉的五四有何异同呢?
地方上的小镇青年,在新文化运动当中,通过什么渠道实现“阶层的跃升“?反过来,向下沉沦的知识人,又如何成为了革命的播火者?
五四是一个“话语权势”转移的时期,谁拥有了白话文和新知识,谁就拥有天下的话语权,这一世代交替是如何在“老新党”和“新青年”之间发生的?老新党们虽然失去了话语权的C位,但是否依然在地方上拥有千丝万缕的社会权势,而新青年们只是游离地方社会、高高在上的文化精英?
白话文运动的迅速胜利,仅仅是《新青年》一家之功吗?还是教育部、《新青年》、商务印书馆政学商三大合力的结果?
从历史反观今日,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平台上,流行的是年轻一代非常喜欢的网络语言。而替代学院知识人和媒体知识人的,是一批在下沉世界中拥有巨大流量的网红知识人。这是一场新的白话文运动吗?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势的转移,将给中国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6月17日萤火虫夜谈第8期。两位华东师大历史系的教授,许纪霖与瞿骏对话,与大家聊聊一个你所陌生的关于五四的地方叙事,一同感受大时代的风起云涌。
5
22 ratings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新青年》、《新潮》、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傅斯年……但你知道吗,还有另一个五四:地方视野中的五四,一个下沉世界中的五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教授的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社科文献出版社2024年10月版),独辟蹊径,从地方视野,特别是江南区域考察新文化运动,呈现出另一种五四的叙事。
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等级性网络,那些“联结性人物”,是如何将京沪与省城、省城与县城、县城与小镇之间衔接在一起的?新文化的传播网络,除了联结性人物,还有载体性的报刊和社团。人物、报刊和社团,是否构成了“三位一体“?
新文化运动只是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单边扩散过程吗?边缘和地方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中心的?在地方的下沉世界,是否还有另一个五四?假如有的话,又与大家所熟悉的五四有何异同呢?
地方上的小镇青年,在新文化运动当中,通过什么渠道实现“阶层的跃升“?反过来,向下沉沦的知识人,又如何成为了革命的播火者?
五四是一个“话语权势”转移的时期,谁拥有了白话文和新知识,谁就拥有天下的话语权,这一世代交替是如何在“老新党”和“新青年”之间发生的?老新党们虽然失去了话语权的C位,但是否依然在地方上拥有千丝万缕的社会权势,而新青年们只是游离地方社会、高高在上的文化精英?
白话文运动的迅速胜利,仅仅是《新青年》一家之功吗?还是教育部、《新青年》、商务印书馆政学商三大合力的结果?
从历史反观今日,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平台上,流行的是年轻一代非常喜欢的网络语言。而替代学院知识人和媒体知识人的,是一批在下沉世界中拥有巨大流量的网红知识人。这是一场新的白话文运动吗?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势的转移,将给中国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6月17日萤火虫夜谈第8期。两位华东师大历史系的教授,许纪霖与瞿骏对话,与大家聊聊一个你所陌生的关于五四的地方叙事,一同感受大时代的风起云涌。
102 Listeners
452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53 Listeners
265 Listeners
25 Listeners
311 Listeners
40 Listeners
88 Listeners
19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224 Listeners
27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