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李飛飛這位AI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們一窺人工智慧發展的脈搏。
本集節目,洪蘭老師從多重視角分析李飛飛的成就背後的原因—他所在的學術環境如何啟發創新思維,個人與家庭因素如何啟迪北極星。洪蘭老師從科學家的角度,為我們剖析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開拓眼界的必要性。她指出台灣在這些方面的不足,也為我們提出實施建議。
除此之外,洪蘭老師也從教育工作者的位置,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與轉領域的策略,對家長和學子都大有助益。在討論AI的社會影響時,洪蘭老師強調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不能脫離人性與人心。她見證過先進國家科技發展的種種弊端,也從古今中外的典故中,提醒我們人的價值與品格不應被機器取代。
若想要看清AI科技發展的全景與本質,理解人工智慧如何賦能而不控制人性,那就快點收聽本集訪談吧!
---
▍本集重點
1.AI能提供大量資料,但真正理解和學習靠自己的努力,需要足夠睡眠,注意力集中,以及良好的學習策略
2.紙本書閱讀可以加強人的專注力,並藉由大腦形成空間位置記憶,所以比電子閱讀更有益學習
3.觀察孩子專注一事的時間,就可判斷他的興趣所在,轉領域仍需背景知識
4.科技發展不能脫離以人為核心的目的,否則易產生弊端
5人類獨有的同理心,才能做最後的正確判斷,所以人的價值不會被機器取代
▍相關書籍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
–
🌟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在這裡
👇關注《天下文化》更多的社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okzone_books/
YT: https://www.youtube.com/@cwgv
FB: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
LINE: https://line.me/R/ti/p/@cqm7978k
4.7
3535 ratings
李飛飛這位AI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們一窺人工智慧發展的脈搏。
本集節目,洪蘭老師從多重視角分析李飛飛的成就背後的原因—他所在的學術環境如何啟發創新思維,個人與家庭因素如何啟迪北極星。洪蘭老師從科學家的角度,為我們剖析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開拓眼界的必要性。她指出台灣在這些方面的不足,也為我們提出實施建議。
除此之外,洪蘭老師也從教育工作者的位置,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與轉領域的策略,對家長和學子都大有助益。在討論AI的社會影響時,洪蘭老師強調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不能脫離人性與人心。她見證過先進國家科技發展的種種弊端,也從古今中外的典故中,提醒我們人的價值與品格不應被機器取代。
若想要看清AI科技發展的全景與本質,理解人工智慧如何賦能而不控制人性,那就快點收聽本集訪談吧!
---
▍本集重點
1.AI能提供大量資料,但真正理解和學習靠自己的努力,需要足夠睡眠,注意力集中,以及良好的學習策略
2.紙本書閱讀可以加強人的專注力,並藉由大腦形成空間位置記憶,所以比電子閱讀更有益學習
3.觀察孩子專注一事的時間,就可判斷他的興趣所在,轉領域仍需背景知識
4.科技發展不能脫離以人為核心的目的,否則易產生弊端
5人類獨有的同理心,才能做最後的正確判斷,所以人的價值不會被機器取代
▍相關書籍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
–
🌟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在這裡
👇關注《天下文化》更多的社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okzone_books/
YT: https://www.youtube.com/@cwgv
FB: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
LINE: https://line.me/R/ti/p/@cqm7978k
251 Listeners
174 Listeners
120 Listeners
127 Listeners
180 Listeners
31 Listeners
42 Listeners
20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9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30 Listeners
9 Listeners
20 Listeners
2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