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群媒體非常興盛,您用了幾種?每天收到多少短訊和影片?
對這些訊息的內容,是否能夠判斷,
裡面哪些是不實新聞、假消息或是合成的圖片、影片?
換句話說,
媒體或消息內容裡有多少充滿了毒素?混淆了真理,
影響我的認知和判斷力。
如果我不懂媒體識讀,在閲讀後不加思考利害關係
,就直接轉發給其他人?我不就是一個傳播毒素的人嗎?
在信仰上反省這個行為,我是一個負責任而且懂得如何愛人的人嗎?
十六世紀的社交生活並不是這種型態,
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受制式教育,也沒有發表自己言論的管道。
但在文藝復興的思潮下,那些知識份子、科學家,他們的影響力很大,
當他們發表的言論和教會的教導不同時,就必須要有人立刻處理,
否則那些沒有知識或斷力的人,就會受到影響。
這句智語說:書中所含的毒素,除非一開始受到反駁就會遠颺。
換句話說就是星星之火可燎原,要防患於先,
要在適當的時候即時制止,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其實無關信仰,只要在集權統治的環境中都會有「禁書」,
禁的目的是當權者要避免失去控制力。
在聖依納爵的時代,風氣就是這樣,
他所寫的《神操》被懷疑有改革宗的言論,
因此不斷地被審查,看看書中有沒有所謂的毒素,
直到1548年這本靈修指導手冊才得到教宗保祿三世的批准。
今天的教會生活已經完全改變,
在教會中所謂的異端,相反基本教義的說法或論述、觀點,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都已經逐漸釐清了。
影響信仰的毒素反而是在信仰團體內,
就是那些沒有查證就隨手轉傳的假訊息。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依納爵因病回鄉調養,在家鄉教授教理
註:節目內之廣告爲您目前收聽的Podcast平臺所提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