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ebruary 14, 2017星光灿烂的柏林电影节2月的柏林迎来了今年冬天最寒冷的日子。白天零下5,6度的气温让人们一个个包裹得圆滚滚的尽快赶路。但若到了柏林电影节的心脏波茨坦广场,这里却是人流如海,彩旗飘飘。影星们一波一波走上红地毯,影迷们一个个热烈鼓掌,或穿梭于各大影院之间,一饱眼福,把寒冷的柏林变成了一个激情、欢快的城市。 虽然阿姆里恐袭柏林圣诞市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但电影界从业人员全都不畏恐惧,应邀来访。德国广播电台报道说,电影节邀请的1千多名影星、导演、影界从业人员里,没有一个因安全顾虑谢绝不来。柏林城的气氛依然是自由、开放、国际化的。波茨坦广场和往年一样,见不到什么警察。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记者和演员则到处都是。第67届柏林电影节于2月9日到19日将放映大大小小的影片共399部。影片多而且来自世界各地,题材多样,风格多样,这是柏林电影节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明镜》周刊评论说,大家都知道,最著名导演还是喜欢把他们的作品送到戛纳电影节去参展,所以,柏林电影节只好再次以庞大的数据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在这样一个汪洋大海里,自然是各种口味的影片都有。《年轻的卡尔•马克思》,反应人们如何面对恐袭的《酒吧》,讲述二战后犹太人在德国生活故事的《再见德国》等,都将在电影节上和观众见面。今年电影节的开幕片是讲述法国爵士乐歌手不肯屈服于纳粹占领国的法国影片《Django》。但在2月9日的开幕式上,走上红地毯的自然又主要是主宾国德国的大小影星。当然,电影节没有影星难以成节日。而影星们的言谈举止则是饥渴的影迷们的粮食。有许多女性粉丝的美国影星李察基尔(Richard Gere)在参赛片《晚餐》里的表演再次受到影迷们的欢呼。基尔还和同事们在柏林亮出了战斗者的姿态,批评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描述英国在印度作为殖民统治者的最后光阴的影片《总督府》里,英国影星休•博纳维尔(Hugh Bonneville)的表演则催人泪下。影星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法国著名影星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还是值得一提。多份媒体表示,她是柏林电影节不可或缺的女影星。她和剧组周二走上柏林电影节宫的红地毯,为法国参展影片《助产士》造势,也为电影节带来了更多节日气氛。唯一一部打入主竞赛单元的的中国影片是刘健的新黑色喜剧动画片《好极了》。动画片要打入主竞赛单元很难,迄今为止只有5部。动画片能夺走金熊的,也就只有日本宫崎峻的“千与千寻”。不过,《明镜》周刊认为,中国类型片在柏林电影节的日子过得蛮不错。若再注意到,中国电影“白日焰火”是在2014年捧走金熊的,那么,刘健夺熊的机会还真不小呢。...more5minPlay
January 31, 2017特朗普金牌一道道 德国批评声一连迭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0日才刚上台,德美交锋就跟着拉开序幕。1月28日,特朗普展开电话外交,和俄、德、法首脑分别通话。由于特朗普此前就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难民政策狠批过默克尔,为特默关系可能紧张埋下伏笔。特默通电话因此备受关注。 据媒体报道,两人通话时间为45分钟,就对俄制裁,双方只字未提。而此前默克尔和奥巴马(Barack Obama)会晤,双方都会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坚持对俄制裁。默克尔邀请特朗普今年7月汉堡20国峰会时访问德国,特朗普则邀请默克尔访美。二人强调了北约对于跨大西洋关系、维护稳定与和平的根本性意义,并表示,在未来数年内,要继续深化极为良好的双边关系。但特朗普再次抱怨一些北约成员国承担的费用太少。对于特朗普颁布的针对某些穆斯林国家的入境禁令,默克尔则表示遗憾。默克尔还通过政府发言人赛伯特(Steffen Seibert)表示:即便是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措施,也不容许对特定国家或信仰的人群一概加以怀疑。德国政府将审查,美国政府的措施对于持双重国籍的德国公民有何后果,并在必要情况下声张他们的权利。德国上周才刚上任的外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也跟着发声,于1月29日批评美国的入境禁令违反了国际法。鉴于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两国争吵要升级易如反掌。而反恐这一本来维系西方的纽带也改样了。特朗普在和俄国总统普京通电话时表示,美国要和俄国一起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不过,特朗普上台后雷厉风行的办事速度受到了基社盟领袖泽霍费尔的称赞。这使默克尔与泽霍费尔的分裂继续加大。但泽霍费尔同时向《周日图片报》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赞成特朗普的所有举措。泽霍费尔表示已对特朗普表示祝贺,并邀请他来巴伐利亚州访问。他还说:“特朗普是在民主、自由的选举中当选美国总统的。人们必须尊重这一点。我认为,这些天来缺少了这种尊重。”特朗普上台带来的形势巨变也引来了德国媒体的声讨。《南德意志报》就特朗普的反恐策略写道,即便不谈酷刑,特朗普有关反恐的喋喋不休之言也是很危险的。他一会儿说:“伊斯兰仇恨我们”,然后他又要消灭极端伊斯兰或禁止穆斯林入境,就因为他们来自穆斯林国家。奥巴马和布什已经明白了的事,特朗普则不加理睬,那就是:美国在反恐斗争中,不能对一个世界宗教发动战争。特朗普这样做,不是在灭极端份子的火,而是在扇旺这一火焰。《罗伊特林根汇报》写道:特朗普自私自利的政治风格是难以始终一帆风顺的。既然美国只顾自己,不顾及它国的利益,这就会引来针锋相对的行动。“美国优先”于是将带来“墨西哥优先”或“欧洲优先”。结果是:世界冲突更多、贸易下降、贫困加剧。美国相信了诺言的劳动者到时会十分难受地发现:以弱者付出代价来建设繁荣富裕是难以长久的。而这恰恰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将带来的后果。...more5minPlay
January 17, 2017从阿姆里恐袭案看德国的安全漏洞12月19日,德国难民和危险份子阿姆里(Anis Amri)在柏林劫持一辆卡车,冲向柏林市中心的一个圣诞市场,造成12人死亡,50多人受伤。阿姆里经法国逃到意大利,在警方检查身份时被警方击毙。卡车恐袭到现在已将近一个月,但阿姆里案引发的疑团和牵出的安全漏洞却越来越多。官方如何亡羊补牢,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 根据官方的调查结果,阿姆里在德国至少使用了14种身份,在德国多个地点申报难民并领取多个社会福利。除了骗取社会福利外,他还吸毒和贩毒。他当年在来源国突尼斯便是因为贩毒犯了案子而逃出来加入了难民队伍。虽然德国安全部门早已把他定为伊斯兰危险份子,但他为什么可以到处旅行,而且在作案前没有受到监视,这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开的疑团。《图片报》报道说,正因为官方后来发现他吸毒,于是不再把他当伊斯兰极端份子对待,从而做出了错误判断。阿姆里曾和北威州刑警局一位线人有关系,也引人生疑。这位伊斯兰份子圈内线人曾至少一次开车将阿姆里送往柏林。阿姆里也曾向线人吹嘘过自己的恐袭计划并打听过获取武器的途径。虽然德国内政部和北威州内政部均否认阿姆里也是线人,但媒体怀疑,官方是不是出于要聘用他来当线人或要让他成为消息源的考虑,所以由着他乱跑?多位在野党政要也认为,这内中有猫腻。因为疑团很多,基民盟/基社盟姊妹党现在要求联邦议会设立阿姆里案调查委员会,查明安全部门的合作是否有漏洞。社民党甚至要求派遣调查专员。阿姆里案看样子一下子还了结不了。阿姆里由危险份子一跃成为恐怖份子,使公众对危险份子群倍感担忧。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德国目前生活有548名危险份子,其中224名没有德国护照,62名是未获得避难权的难民。为避免危险份子再次制造恐袭,基民盟籍内政部长德梅齐埃(Thomas de Maizière)和社民党籍司法部长马斯(Haiko Maas)上周商谈三小时后,共同推出了加强安保一揽子方案。这其中包括强迫危险份子带上电子脚镣、将危险份子遣返拘留延长到18个月等。另外,政府还将加大压力,以便来源国尽快回收危险份子和未获避难权的难民。未获得避难权的阿姆里就是因为来源国突尼斯迟迟不接收,使德国无可奈何,只好捉了又放,由他乱跑。而阿姆里并非个例。来源国不合作的情况很普遍,非洲国家尤其让德国头痛。应遣返难民长时间滞留德国的现象很普遍。阿姆里案牵出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如何阻止清真寺和伊斯兰团体传播仇恨和极端思想、培养和招募极端份子?阿姆里曾在德国各地的清真寺里得到很多支持。如何让清真寺依法守法,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这个安全漏洞似乎比危险份子更难捕捉、更难堵塞。...more5minPlay
January 03, 2017回顾2016:德中关系发展良好2016年是德国内部分裂、难民和移民融入危机显著的一年,但这对2016年的德中关系毫无妨碍。虽然双方在人权、法治等问题上继续有磨擦,但双边经贸进一步繁荣,两国领导人也相互重视。2016年的德中关系是没有政治大风波、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年。 回顾2016年,德中两国在国际政坛上没有太大磨擦。难民问题困扰德国和欧洲,中国总理李克强向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表示愿意给予援助。中国因南中国海和美国关系紧张,德国则坐山观虎斗。欧盟因乌克兰危机制裁俄国,中俄则继续发展友好邻邦关系。从德国高层领导人对中国的频繁访问可以看到德国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重视。从他们的对话里,则又可以看到双方的差距和较量。2016年,德国总统、总理和副总理各各访问了中国,出现了德国最高层全部出访中国的盛况。高克总统(Joachim Gauck)3月访问中国,在上海谈人权和自由,受到中国官媒的冷落,德国媒体则夸赞有加。默克尔总理6月访华,继续扩大德中经贸,并呼吁中国加强法治。李克强殷勤款待,多方迎合。默李因此被德国媒体赞为“华光四溢的一对儿”。10月底11月初,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访问中国,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加布里尔振振有词地批评中方限制外企投资,中国于是也不客气,批评德国“敌视投资”,双方闹出一场外交小风波,最后,中方以取消三个约会,冷待加布里尔收场。加布里尔访华虽然没什么成果,但德国还是有多个媒体为他唱赞歌。如果社民党领袖加布里尔是想通过访华为社民党2017年大选造势,那他这步棋就是一个败笔。在经济上,中国的进一步强大使德国更看重中国,更要想方设法抢夺中国市场。中国也对先进的德国十分重视,也在设法缩短德中技术之间的距离。有关德中经贸往来的例子比比皆是:德国三大汽车品牌大众、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全都热销得烫手。汉莎航空扩大和中国的合作,以抵御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竞争攻势。而中国投资商大手笔收购德国名牌科技企业的现象则多次轰动德国。2016年1到10月间,中方收购了58个德国企业,比2015年全年多了19个,创下了历史新高。收购金额达116亿欧元,是2015年全年的20多倍。不过,因美国以安全为由投反对票,导致住房收购德企爱思强破产,内中肯定有许多不愉快。但专家们估计,中资收购德企的势头2017年还会加大。展望2017年,德中经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德中铁路货运将一年胜似一年,现代丝绸之路将把两国的生产拉得更近。德国中型企业进军中国的势头会加大,反过来,中国产品登陆德国和欧洲的努力也会加大。如果默克尔2017年大选胜选,德国持续拓宽德中双边关系的政策不大会改变。专家们认为,若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挑战中国,导致美中相互制裁甚至贸易战,德国还可渔翁得利,坐享其成。...more5minPlay
December 20, 2016难民和移民问题继续困扰德国难民和移民问题是2016年牵动德国神经的话题。这一年内,德国社会动荡因素加大,人们的安全感持续下降,右翼势力不断上升,这都与难民和移民问题有关。2015年由政治家们发起、由多个党派和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的欢迎难民文化,到2016年年底已没人提起。如何吸纳难民和移民,共建民主和自由社会,这将继续是德国社会必须花大力气来完成的重大课题。 回顾2016年,人们不难发现,在多个令人震惊和悲愤的事件中,难民和移民扮演了重要角色。科隆跨年夜事件中,性侵、偷盗事件一夜之间达上千起,作案者大多是来自伊斯兰文化的男性移民和难民。7月间,德国发生维尔茨堡火车砍人案、慕尼黑枪击案和慕尼黑弯刀砍人案。其中,枪击案凶手是一位18岁的德国伊朗人,他开枪杀死了9名无辜者。另两案作案者分别是阿富汗和叙利亚难民。这两人均有受恐怖组织指使杀人的嫌疑。凶杀和恐袭使7月的德国处于震惊和哀悼中。10月,德国警方在开姆尼茨追捕一位叙利亚难民,在他的寓所中找到了强力炸药。这位恐袭嫌犯后来在狱中自缢身亡。10月间,弗赖堡还有一位德国女大学生遭强奸和杀害。后来查出,作案者是一位阿富汗难民,该难民谎报未成年,此前在希腊已作案,并因此被判处10年监牢,但却成功逃到了德国。这一事件使人们对部分难民的怀疑和愤怒继续滋长。12月,媒体报道说,两位中国女留学生8月和11月在波鸿大学区遭强奸,嫌疑人是一位来自伊拉克的难民,12月被警方逮捕。更令人惊骇的是,一位12岁的德国伊拉克男孩12月在路德维希港试图用钉子炸弹袭击圣诞市场。极端伊斯兰分子似乎已悄悄把战场扩大到了德国。愿意融入社会的难民和移民当然受到德国的欢迎。但部分难民使用假护照、缺乏工作意愿、打群架以及难民性侵和杀人事件的不断出现,显示了难民的复杂和难民融入社会的难度。德国火烧难民房、抵制难民的事件越来越频繁,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而默克尔总理似乎没有阻挡这一不良发展趋势的药方。不过,政府今年明显加大了遣返未获得庇护权的难民的力度。虽然由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年底做出决定,不允许2015年难民蜂涌而入的现象再次发生,但叙利亚继续战火熊熊,土耳其一再威胁要解除欧土难民协议。能否真地让2015年不再到来,还有待观望。默克尔继续不设难民上限,基社盟则继续要求设立上限,姊妹党争吵到明年德国大选时显然还会更激烈,而反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选项党的势力则在不断上升。难民和移民问题很有可能将成为决定明年选民投票意向的最关键话题。...more5minPlay
November 08, 2016《世界报》:固执的德国对骄傲的中国很恼火10月31日到11月5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对中国进行了长达6天的访问,意欲扩大和改善德中经贸关系。出访前,加布里尔因安全顾虑,收回了对中资收购爱思强(Aixtron)的批准令,并通过媒体发出了要求中方平等对待德国企业的呼声。外国企业若想进入中国,通常还需跨越资企业的门槛。 尽管如此,德国还是有5000多个企业打入了中国。加布里尔访华期间,中国公开批评德方冻结爱思强收购案,德国广播电台报道说,中国有三位官员避而不见加布里尔,显然是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好脸色。加布里尔则毫不气馁,反复要求中方取消对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市场的限制,在所到站北京、成都和香港,每次都讲。但中方最后没有迎合加布里尔,没有许诺开放市场,没有表示要改善德企在华投资条件。加布里尔访华,收获甚小,而德中分歧则更为明显。德国经济界和媒体是怎样看待加布里尔的呢?《商报》表示,为了消除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受到的阻碍,加布里尔不惜引火烧身,把中国的怒火引到了自己身上。德国经济界现在对加布里尔的做法表示了支持。不过,亚琛芯片设备生产商爱思强则对政府的“保护”毫不领情。爱思强创始人和前董事长约根森(Holger Jürgensen)写信给加布里尔,抨击政府收回批准令是对关键科技行业的背后一箭。他拒绝接受有关爱思强涉及国家安全的说法,因为“中国现已拥有上百部来自爱思强或美国竞争对手VEECO的芯片生产设备”。N-TV电视台报道说,德国证券所有保护协会批评“部长粉碎了信任。”该协会宣布,一旦收购泡汤,协会将起诉加布里尔,要求政府赔偿爱思强股东们的损失。柏林《每日镜报》写道:许多西方政客通常在批评中国时很节制,因为亚洲的面子文化令人害怕。事实上,中国确实对加布里尔很恼火。但他的行为也令人起敬。它可以成为继续谈判的开端。默克尔总理就是一个例子。2007年,默克尔会晤达赖喇嘛,被中国视为是“巫婆”。但现在,她是北京在欧洲最重要的联系人。《莱比锡人民报》写道:中国在经济上遵循的是自己的,但不总是公平的规则。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受牵连的圈子在跟这些规则打交道。但自从中国康采恩收购欧洲企业以来,这个话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加布里尔恰好挑中了这个广受关注的话题,这并不奇怪。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查明,收购潮是怎样通过政府的反对票被阻挡住的。《世界报》写道,固执的德国对骄傲的中国很恼火。双方才刚以意见分歧分手,下一场激烈争吵已等在门口。本周末,布鲁塞尔将讨论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事,双方肯定又要吵得不可开交。但加布里尔已想好了一步棋。他说,我们可以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可以同时在欧洲设立保护机制,以保护关键企业不被中国并购。...more5minPlay
October 25, 2016特朗普败局已定?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德国媒体的关注日益密切。虽然专家们继续表示,两位总统候选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不受爱戴的人选,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自大狂和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的不诚实都是难以改变的弱点,但希望希拉里获胜的媒体还是占多数。两位候选人第三轮电视大辩论后,德国媒体对特朗普的评价就更低了。 下萨克森州《州报》表示:民主和规矩正派,信仰和武器权属于美国本身。谁对此表示怀疑,那他不是幼稚就是愚蠢,或者他名叫特朗普。特朗普说,如果希拉里选举获胜,他还不知道要不要承认选举结果。他这句话揭掉了他自己的面具。这个总被人们赞扬为政治上层社会反对者的特朗普,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传统民主的反对者。这会让他失去很多追随者。这是吕内堡出版的《州报》的看法。《法兰克福汇报》则不这么肯定。该报认为:令人遗憾的是,特朗普的追随者看好这一类行为。当特朗普就所谓的腐败媒体、受操控的选举和精英们的其它阴谋诡计夸夸其谈时,他们会精神为之一振。目前局势给人的印象几乎是:特朗普火上浇油浇得越多,选民对他是否适合当总统的怀疑也就越大,但把他当救主当说真话者的选民也就越激动。但认为只有自己一人能引导美国走出当前黑暗的特朗普是个蛊惑民心者。他的讲话使政治体系进一步声名狼藉。如果到时不是特朗普,而是令人厌恶的希拉里入主白宫,特朗普的某些追随者会怎么反应呢?他们会不会走向封锁?这是《法兰克福汇报》的忧虑。《世界报》无法想象特朗普还能获胜。该报写道,在辩论前,特朗普在民调中就已跌到无法在最后冲刺时再迎头赶上的低谷。他的希望已很渺茫。他没有利用机会,甚至没有认真地努力过。特朗普终局已失败了。这是《世界报》的预测。柏林出版的《日报》也认为,11月8日美国大选的赢家已是希拉里。该报写道,特朗普当然不是与希拉里平级的候选人。特朗普的表现淡化了希拉里的所有错误。自恋者特朗普似乎无法理解,除了有人做手脚外,他还会因为其它原因输掉选举。希拉里几乎肯定要赢了。不过,有关做手脚的窃窃私语也还会继续下去。这是《日报》的预言。《南德意志报》写道:很长时间内,2016年的美国竞选战都将被视为是滑稽可笑和缺乏尊严的。在最后一场辩论里,背水一战的特朗普不惜牺牲美国民主的最后原则。获胜的希望越小,特朗普抛给选举日的阴影就越大。但战胜特朗普是一回事,阻止民主失败又是另一回事。请别指着美国说三道四。特朗普和他的观众现在到处都有。这是《南德意志报》的结论。《时代周报》就特朗普上周六推出的百日计划写道,特朗普的演讲本应成为在历史场所发表的一个伟大的和解演讲。可他再次显示,他的竞选战只知道仇恨和恐惧。林肯总统如果地下有灵,应当会哭泣。这是《时代周报》的感受 。...more5minPlay
October 11, 2016实现巴黎气候协议困难重重巴黎气候协议的签署和快速生效引发德国媒体的惊叹。为难民问题争吵不休的欧盟在气候保护上如此快速地达成了统一,令人刮目相看。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盛赞协议带来了历史转折。德国环境部长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也说:“我们在巴黎写下了历史。”但就在各方赞美协议通过的同时,德国媒体也表露了忧虑,因为,如何达到协议里定下的目标尚一片渺茫。 德国广播电台发表气候专家访谈说,巴黎协议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各签署方完全告别了化石能源的使用。但如果德国在气候保护上想继续担当先锋的话,德国计划的走出煤炭就必须很快、很快地付诸实现。《新奥斯纳布吕克报》写道:一直争吵不休的欧盟这一回意见一致,这几乎令人难以相信。但欧盟没有忘记要担当环保先锋的意愿,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气候协议。该协议今年就将生效,可要实现协议却并不容易。欧盟28成员国虽然都同意到2030年减排40%,可如何达到目标,协议却并没有规定。而在这一点上,各国的位置又相距遥远。比如,波兰和意大利就打算多想少干。波兰85%的能源来自煤炭,但波兰打的算盘是,先等其他国家减少了有害物质再说。为此,布鲁塞尔必须给各国定下明确目标。但这肯定又会带来许多争吵。根据现有措施,欧盟显然达不到将气温升高限制在1.5%的目标。欧盟必须做出更大努力。德国也是如此。德国不完整的能源转型也是不够的。不继续推出新的决定,就实现不了巴黎气候协议。比如关于新汽车,欧盟可以考虑推出更严格的规定。北德广播电台评论说,巴黎协议谈不上是突破,只不过跟不停火的和平协议差不多。签署各方都说要和平,但却继续开火,而且有力量的还在购买新武器。要找到相关证据,根本就不用跑到波兰、中国、印度和美国去找,在德国本国便比比皆是。比如交通:自1990年以来,车辆、火车、船舶排放的有损环境的气体降低了0.0%。但若要达到自己设定的环保目标,到2020年,德国碳排就必须降低40%! 德国政府应该改变航向吧?可政府却当起了工业界的律师,为自己每年给予柴油的70亿欧元税务好处费而辩护。再说煤炭吧:尽管进行了能源转型,尽管快速扩大了再生能源的开发,但德国有大约一半的电能还是来自煤炭和天然气。可政府的气候保护计划草案里根本就不公开且具体地谈及如何走出煤炭。就在气候转变的证据已无法遮掩的同时,整个世界却都在就所谓的气候保护撒谎。巴黎气候协议来得太晚,而对协议签署和快速生效的欢呼却明显来得太早。人们其实没有理由欢呼,只有理由去行动。...more5minPlay
September 27, 2016李洋洁被害案:男嫌犯三年前曾强奸女同学中国女学生李洋洁德绍被害案现在有了新的进展。检查院日前起诉两嫌犯Sebastian F. 和Xenia I.犯有谋杀罪和身体伤害罪。一名三前年遭男嫌犯两次强奸的女子到时将以证人身份出庭,该女子当时是男嫌犯在德绍职业学校的同学。但自5月两嫌犯被拘留后,两人一直沉默不语,没有认罪表现。鉴于男嫌犯有不一般的靠山,该案能否得到公正尚待观望。 据《中德意志报》报道,根据警方多方采证后的调查结果,李洋洁并非心甘情愿进入嫌犯所住公寓楼,而是被两嫌犯共同设圈诱入。5月11日20点30分,25岁的安哈尔特高校建筑系学生李洋洁出门跑步。她有跑步1小时的习惯。当她跑完一大圈拐回到自己所住的街道时,20岁的女嫌犯走出拐角上的公寓楼,招呼李洋洁,说有紧急情况请她帮忙,但与靠英语读硕士的李洋洁沟通困难。女嫌犯于是激动地打起手势。好心的李洋洁这才跟着女方迈进了大门。就在大门过道里,20岁的男嫌犯可能就扑上来制服了李洋洁。两嫌犯将她拖到他们住所下的一个空住房里,多次强奸并严重伤害其脑部、躯体和四肢,然后离开现场,等待李洋洁因伤死亡。数小时后,两嫌犯回来,将还未死亡的李洋洁从窗户里扔了出来。离窗户很近处就有小灌木,靠着小灌木当时还有一个Dixi可移动厕所。警方5月13日就是在这个厕所后发现了李洋洁的尸体。案发后,安哈尔特高校出钱请李洋洁父母从家乡河南过来参加追悼会,并为震惊和悲愤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捐款活动也受到多方响应。2万7千欧元捐款现已交给李洋洁的父母。李洋洁两年前以成绩优秀和动手能力强被校方录取。同学们说,她乐观、爱笑、为人友好。教授说,她有天分、有志向。如果没有那悲惨的一晚,李洋洁现在应是26岁,而且7月间应已取得硕士学位回国了。根据心理医生的鉴定,两嫌犯均具有完全责任能力,但成熟度够不上年龄。后一点可能成为使用青少年犯罪法的理由。按照该法律,杀人罪坐牢最多15年。如按成人法处理,杀人罪可判无期徒刑。但德国法律相对比较宽松,无期徒刑实际上平均只有20年。如20年后鉴定认为犯人还会危害公众安全,这才会继续关押。但男嫌犯母亲是警官,继父是德绍警察局局长,5月14日还双双帮助嫌犯搬离德绍。继父因涉嫌阻挠调查,后被萨安州内政部停职,转任警察学校校长。男嫌犯曾因纵火、侮辱他人、毁坏财物和人身伤害等被立案40多次,而他母亲则多次插手其中,为其开脱辩护。在本案初始时,她也参与了取证调查。虽然警察局内部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嫌犯父母阻挠案件调查的嫌疑不成立,但德绍居民里担心该案难以得到公正的人大有人在。...more5minPlay
September 13, 2016难民危机:默克尔内外孤立 选项党不断扩张9月4日德国梅前州选举,首次出现了选项党打败基民盟的局面,给基民盟敲响了警钟。德国总理、基民盟领袖默克尔(Angela Merkel)及其难民政策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但默克尔并没有修改难民政策的意愿,而是婉转地说,民众应该看到,难民问题已好转不少。离明年9月的德国大选正好还有一年。在选民纷纷投票选项党的情况下,在执政联盟为难民问题争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默克尔还能把总理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梅前州选举除了造成基民盟败局外,还有一点很引人注目,那就是所有参选的民主党派全都损失了选民,唯独选项党一上场就得了20个百分点。根据最新民意调查,选项党的势力还会上升。各民主党派因此全都忧心忡忡。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报道说,各民主党派正在设法联手应对选项党。被视为右翼民粹主义党派的选项党以反对默克尔难民政策、反对难民的姿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选民。难民的涌入改变了德国各地的城市景观,给人们带来安全忧虑和失去家乡的困扰。再者,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差距、语言问题等也使难民融入社会困难重重,但默克尔还是继续高唱“我们办得到”。随着内政和外交危机的加剧,默克尔这句名言变得苍白无力。原来投票基民盟的选民现在改投选项党,只能说明这些选民不再觉得默克尔还能代表自己。但默克尔面对迅速崛起的选项党似乎没有高招,只是告诫其它党派要从容镇定。在联邦议会上,默克尔请求政治对手们在正在到来的竞选战中要稳得住。她说:“如果我们大家都只图谋小好处,比如以便能轻伤走出一个选举周日,那么,获胜的只能是高喊口号和高喊象是简单答案的党派。”默克尔这句话被解读为是针对基社盟和社民党的批评。但默克尔的这一呼吁还现实吗?《法兰克福汇报》问道,如果除了选项党以外,所有政党都不许图谋小好处,“那还要选举干吗?”基民盟梅前州选举失利给姊妹党基社盟带来生存危机感。基社盟领袖泽尔霍夫(Horst Seehofer)表示,梅前州选举表明,人们不要柏林的政策。他激励党员要为2017年德国大选中本党的生存而奋斗,并再次要求设立20万人难民上限。泽尔霍夫坚决和默克尔唱对台戏,以致于人们谣传泽尔霍夫有意自己竞选总理。《汉堡晚报》认为,基民盟和基社盟的婚姻正面临失败。社民党也不再做默克尔的应声虫,和默克尔的难民政策拉开了距离,并同时批评基社盟推行封锁政策,显然已开始为明年的大选造势。默克尔在难民政策上主调不改,使基民盟面临选举十分紧张。本月18日柏林州将举行州选举,基民盟和社民党可能都将丢分不少。德国大选战也已悄悄拉开序幕,默克尔要想只负轻伤就打败选项党,恐怕不那么容易。...more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