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标题“鸡同鸭讲” ,其实是想讨论文艺作品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语混用现象。不论是饱受吐槽的中英混杂,还是在使用普通话时收起乡音、矫正用词的意识——我们一旦走出本土的语言文化圈,便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而在影视作品中,部分由于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实用语境,加之电影制作、剧本设计、观众体验等多重因素,多语混用的现象更是尤为突出——
本期也将开启烤糊一直想做的翻译专题。烤糊都有着外语院校的学习经历,而翻译不仅是我们学业的重要部分和初入社会的打工技能,更是我们如今身处跨文化地区时,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刻需要进行的活动。这是我们共同的思考兴趣,也将是我们长时间不定期连载的专题之一。
[02:10] 《头文字D》里令人纠结的多语环境:演员原声、跨国制作与豆腐店招牌
[06:15] 《阮玲玉》电影与历史中的多语混用
[15:00] 相隔半个世纪,上海与香港的镜像关系:阮玲玉学普通话 & 刘嘉玲学粤语
[20:37] 谁是香港电影里的“标准”粤语?
[27:16] “方言电影”里的“方言问题”:《海上花》《让子弹飞》《南方车站的聚会》《地球最后的夜晚》
[38:05] 烤芬为“中英夹杂”正名?
[39:20] 烤芬在北京努力避免使用“哏儿”
[43:30] 香港让虎头放弃了对“纯净”和“标准”语言环境的坚持
[44:36] Oasis瓦解了虎头对“英音”的认识
[48:15] “讲好普通话”:推广与演变
[56:00] 令人迷惑的彩蛋:南方周末的派对?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爱发电上赞助
4.7
99 ratings
本期标题“鸡同鸭讲” ,其实是想讨论文艺作品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语混用现象。不论是饱受吐槽的中英混杂,还是在使用普通话时收起乡音、矫正用词的意识——我们一旦走出本土的语言文化圈,便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而在影视作品中,部分由于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实用语境,加之电影制作、剧本设计、观众体验等多重因素,多语混用的现象更是尤为突出——
本期也将开启烤糊一直想做的翻译专题。烤糊都有着外语院校的学习经历,而翻译不仅是我们学业的重要部分和初入社会的打工技能,更是我们如今身处跨文化地区时,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刻需要进行的活动。这是我们共同的思考兴趣,也将是我们长时间不定期连载的专题之一。
[02:10] 《头文字D》里令人纠结的多语环境:演员原声、跨国制作与豆腐店招牌
[06:15] 《阮玲玉》电影与历史中的多语混用
[15:00] 相隔半个世纪,上海与香港的镜像关系:阮玲玉学普通话 & 刘嘉玲学粤语
[20:37] 谁是香港电影里的“标准”粤语?
[27:16] “方言电影”里的“方言问题”:《海上花》《让子弹飞》《南方车站的聚会》《地球最后的夜晚》
[38:05] 烤芬为“中英夹杂”正名?
[39:20] 烤芬在北京努力避免使用“哏儿”
[43:30] 香港让虎头放弃了对“纯净”和“标准”语言环境的坚持
[44:36] Oasis瓦解了虎头对“英音”的认识
[48:15] “讲好普通话”:推广与演变
[56:00] 令人迷惑的彩蛋:南方周末的派对?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爱发电上赞助
452 Listeners
316 Listeners
256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265 Listeners
262 Listeners
162 Listeners
298 Listeners
29 Listeners
223 Listeners
286 Listeners
1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