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贊助加入一起自我成長的電粉大家庭!https://bit.ly/3efLbH0
***
這集跟『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Janet 一起在 MixerBox 上合作!
我跟Janet 都是台灣長大跟美國唸書,兩邊都工作過,也在兩邊生活有都有豐富的經驗。
這次除了疫情、生活、工作、文化的差別外,也討論到約會模式進度的不一樣,還有台灣過度使用通訊軟體的問題?
希望這集對即將出國,或是住在國外想更適應環境的朋友有幫助!
有任何漏掉的差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
💡 歡迎來關注『那些學校沒教的事』Ja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_janet.lin_/
Website: https://msha.ke/_janet.lin_/
6月講座非暴力式溝通練習工作坊: https://www.mixerbox.com/podcast/1255519/membership?from=SponsorLink
6/26(三) 14:00-15:30
***
💡 記得關注 『電扶梯走左邊』!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FB: https://www.facebook.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Medium: https://leftsideescalator-jacky.medium.com/
***
📚 我們第二場讀書會 6/30 台灣時間晚上8點 原子習慣 Atomic Habits
***
(00:00:00) 前言
(00:01:17) 正式開場
(00:05:04) 紐約、舊金山的防疫經驗
(00:07:23) 台灣防疫生活觀察
(00:09:55) 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天性
(00:10:51) 產業被迫改型轉線上作業
(00:11:55) 與同事保持聯繫的方式、Coffee time、Game night
(00:14:58) Janet 在美國工作感受到的文化差異
(00:16:25) 由上往下,由下往上 管理模式差別 Top Down vs. Bottom Up
(00:18:03) Instagram 沒有明顯的階級制
(00:19:11) 美國人喜歡在會議上 Thinking Out Loud,勇於表達
(00:20:37) 台灣人為什麼那麼害羞?表達為什麼如此委婉?
(00:24:09) 亞洲人雖然表達委婉,卻常常直問隱私?
(00:27:02) Jacky 比較想長期居住在亞洲或美國?
(00:27:41) 數位遊牧民族
(00:30:36) Janet 回台後,重新適應家人生活
(00:33:28) Janet 在美國生活的個性轉變
(00:34:00) 活在平行時空的英文課本
(00:35:09) 美國人的幽默感很難學
(00:36:57) 如何融入美國生活?
(00:38:41) 自信表達很重要,別太在意自己的口音
(00:39:30) 先找到與美國朋友的話題共鳴點,累積成就感
(00:45:20) 在美國,別害怕開口尋求幫助
(00:46:07) 美國情侶約會文化與台灣有什麼不同?
(00:50:07) 台灣人有電話恐懼症?
(00:53:42)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