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EP04 | 新冠疫苗:突然而至的希望


Listen Later

一、《經濟學人》總評 ● 本期最佳文章:資產管理業 ● 整體評價: A 這一期的內容非常精彩,但為什麼評分不如上一期?原因很簡單,這期的中國相關文章我覺得寫的不好看,有些偏頗,也沒有營養。 整個雜誌內容還是緊緊抓住了全球最關心的輿論主軸,隨著輝瑞與德國BioNTech的疫苗可能問世,全球政經情勢又有了新的變化。《經濟學人》在封面故事中,分析了這個新聞衍生出來的各種假設情況,也提醒我們不要得意忘形,仍有許多的不確定橫亙眼前。 這期內容中最讓我愛不釋手的兩個議題,一個是價值投資的時不我予,《經濟學人》對台灣投資界追捧的巴菲特投資哲學打了個問號,很有見地。另外它還花了八篇文章,在特別報導裡帶我們深入解讀資產管理在2030年前的可能變化。 最後,憑良心說,這一期的中國相關文章寫得不太好。這期總共有五篇,中國板塊的三篇分別談了香港問題、中國人的心靈空虛以及茶館專欄的第100期,可讀可不讀,沒有什麼養分。 另外商業板塊則有一篇闡述中國民營企業家現在遇到的困難。我覺得,現在因為法制的要求越來越多,過去在野蠻成長時期很多可以做的事情現在都大受限制,互聯網企業也不再像以前那麼高調了,但《經濟學人》以負面角度的陰謀論說明這個現象,我覺得就有些過了。 封面故事 封面標題:〈Suddently,hope〉( 突然而至的希望)。另外在科技板塊第一篇〈Fast tests for covid-19〉中寫到,便宜、快速的SARS-COVID-2測試即將出現,他們會是一個現在需要的權宜之計嗎? 1954年把麻疹病毒分離出來到正式獲得疫苗許可,總共花了九年的時間;小兒麻痹疫苗從早期試驗到1955年疫苗在美國獲得許可,更是等了20年之久。然後,令人驚奇的是,這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有效疫苗,竟然只花了一年時間。兩家製藥公司輝瑞公司和BioNTech公司,本週公佈最後試驗階段的早期數據,報告顯示,接種疫苗可將病癥減少90%以上。突然,在一個黑暗的冬天,有了希望。 儘管是好消息,但有關疫苗的特性和普遍接種的速度來看,存在著兩大問題。一是截至目前為止,相關病例和研究數據都不夠多,另一個問題,是疫苗供不應求。更糟糕的是,輝瑞的針頭需要保存在-70°C甚至更低的溫度下,這遠遠超出了化學家的想像。 二、關於疫苗研發,其他外媒如何報導 《紐約時報》:〈Are These Markets Really Efficient?〉(市場是真正的有效率反應嗎?) 《倫敦金融時報(FT)》社論:〈Markets have found reasons to be cheerful〉(市場已經發現了高興的理由)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This changes everything: What the vaccine news could mean for markets in 2021〉(這個變化改變了一切:疫苗對2021年市場的意義) 《華爾街日報》:〈Pfizer’s Vaccine Is a Pick-Me-Up for Value Stocks〉(輝瑞的疫苗是一個價值型股票的救贖) 路透社(Loutes)》:這支疫苗現在分配運送的最大障礙,在它需要超級低溫的運送和儲存。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未經傳統較長時間的充分試驗就廣泛使用,接種者出現副作用的風險就更大。 三、本期《經濟學人》精采文章導讀 本期最精彩的部分,對於價值投資無比崇拜的巴菲特聖徒,一定要好好細讀《經濟學人》的論點。緒論第四篇的標題:〈Beyond Buffett〉(超越巴菲特);小標:〈Does value investing still work?〉(價值投資仍然可行嗎?)。Briefing專文的標題則是:〈Value investing struggles〉(價值投資的苦苦掙扎)。 一個世紀以來,掌控金融世界的主要意識形態一直是價值投資,但和間接金融一樣,他們對企業持有的是一種保守的態度—重視他們的資產、現金流量和過往記錄,而非未來的發展計劃或藍圖。 現在的麻煩在於,價值投資導致意料之外的糟糕結果。 如果您十年前購買了價值1美元的價值型股票,今天它們的價格為2.50美元,而整個股票市場平均為3.45美元,不包括價值型股票的整個市場價格為4.65美元。 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更是已經跟不上市場。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而價值型投資是完全沒辦法抓住機會的。首先是無形資產的增長,無形資產現在佔美國商業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第二個變化,是外部的影響力日益增加,而這些成本是企業必須面對卻又不想支付的一環。 我認為,現在的投資世界早就已經不同以往,過去的成功越來越不能保證未來的發展。特斯拉如今的估值是Toyota兩倍之多。投資世界更看重的是企業的未來發展,而不是過往的沈澱。 價值投資不是一無是處,但作為新時代的投資人,你必須具備三個新能力,以判斷它的真實價值:1.看懂產業趨勢的變化;2.有能力調研你想投資企業的發展方向;3.明白無形資產的評價,這包括瞭解團隊與研發投入。 第42頁後的特別報導,我建議無論你是金融從業人員(尤其理財專員),或是關心這個產業發展的人,都應該花時間仔細閱讀。 八篇文章,從資產管理行業的發跡,為什麼一躍而起?到這個行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以及商業模式的瑕疵,《經濟學人》都分析的恰到好處。最後它還以私有市場以及股權投資與共同基金的交叉發展做為預測,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第七篇有關上海金融市場的開放思維值得一讀,最後一篇的結論,雖然《經濟學人》自我嘲諷的認為它只是猜測,但我已經感覺八九不離十。 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五篇以及第六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可以讓你真正明白全球股權投資的最新變化,這和你在台灣看見新創孵化以及創業投資截然不同。它的變化,根源於全球資本市場的欲罷不能,以及共同基金的不長進,更重要的是投資人的與日俱進,需要更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出現。另外第七篇寫大陸尤其上海的金融開放,我覺得寫得還算接地氣,想看明白中國的金融戰略是什麼的話,可以看看。 無論如何,我覺得未來十年台灣年輕一代絕對是有機會,你不要錯過,但記得打開窗戶,窗外有藍天! 其中第八篇-尾聲,標題:〈Doctor’s prescriptions〉(醫生的處方);小標:〈How will asset management look in 2030?〉(資產管理業在2030年的模樣?),文章提及至2030年之前,對於資產管理的四個預測。 第一個預測是最謹慎的。 到2030年,這個行業的分類將全數完成,會區分成少數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和更多的利基型資產管理小公司。 第二個預測是,資產管理的競爭將圍繞特定的投資人,所以會需要客製化的產品。 第三個預測是,ESG將不會成為主動資產管理的救星。 第四個預測是,儘管公司治理越來越重要,但大型被動基金還是不會選擇使用投票權來影響企業的。 此外,還有其他幾個重要的預測: 消費貸款Private Debt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美國將逐漸失去其在創投的領先地位、 矽谷的大型創投公司仍然有其魅力,這要歸功於他們創造億萬富翁的記錄, 但是更多後起之秀將出現在其他地方。 最後,分享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作為結尾,這段文字位於第一篇文章的最後一段: 『今天,企業更多的價值在創意,而不是固定資產。大型企業越來越能自己創造收益,啓動小型企業的資金需求則越來越少。其結果就是更多的錢在追逐更少的機會。投資者的回應就是,努力去降低基金管理公司成本,並轉向私人市場投入更多的資金,以期獲得比公開市場更高的回報。這種反應正在重塑整個資產管理產業。』 這份特別報導,聚焦在資產管理行業的前景,並質疑它們對經濟、企業的管理、資本配置以及反對資金信任的投資人的意義。它也將驗證,中國這個正待開發的市場,到底能不能成為新的資產管理產業的增長源。 四、除了疫苗之外,另一個重要新聞是RCEP的簽署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美中貿易、科技持續對抗之際,包括中國與亞洲14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在11月15日簽署。這一協定因所涵蓋的人口之多,貿易及經濟總量之大,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國並不在其中。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亞太國家,將打造世界最大經濟圈,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勝利。 《路透社(Loutes)》則注意到,這一協定簽署之時,正值美國大選最緊張的時候,但也讓外界質疑華盛頓與亞太國家的互動關係。這很可能更強化中國在整個亞洲的地位。 《日本共同社評論》:由於中國不是美國曾經主導的另一個大規模自貿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一部分,中國在使RCEP得以落實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RCEP標榜降低關稅、強化具有共同原產地規則的供應鏈,並編訂新的電子商務規則。標普全球信評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者羅契表示,「雖然RCEP不夠深入,至少與TPP相比是如此,但它範圍廣,涵蓋許多經濟體和商品,這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十分罕見」。 RCEP國家大部份彼此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唯一沒有自貿協定的是中國與日本、日本與韓國,中日、日韓這兩組國家在RECP之下,將首次互降關稅、互相開放市場,東北亞與東南亞經濟將因此整合,此發展對台灣有較大影響。 有人說台灣是「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TA)的會員國,但半導體等相關產品原本就是零關稅,對台廠影響不大。然而RCEP不僅涉及關稅,也關涉開放服務業、金融保險投資與電子商務等產品降稅或合作,這方面台灣將苦無機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By 天下文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8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78 Listeners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by 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123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27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5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78 Listeners

財訊 《Wealth Magazine》 by 財訊雙週刊

財訊 《Wealth Magazine》

34 Listeners

下班經濟學 by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46 Listeners

郝聲音 by Caesar 郝旭烈

郝聲音

26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44 Listeners

商周Bar by 商業周刊

商周Bar

9 Listeners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by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401 Listeners

請聽,哈佛管理學! by 哈佛商業評論

請聽,哈佛管理學!

32 Listeners

今周大耳朵 by 今周刊Business Today

今周大耳朵

10 Listeners

天下學習 by 天下雜誌

天下學習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