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本集播客中,阿銘師以中醫智慧分享「治人而非治病」的觀念,從時間、空間與身體結構出發,揭示疼痛、失眠與身心不適的真正原因。他強調覺察身體訊息、調整氣血與筋膜,喚醒自癒力,並以「破框」思維,帶領我們跳脫傳統疾病框架,重新理解健康,開啟身體與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讓我們跟著阿銘師,一起來剝洋蔥,遇見不同的自己🧅
|第1層|以「時間」與「空間」緩解病患不適(04:08)
阿銘師以中醫觀點闡述「時間與空間的療癒原理」。時間對應內在能量的流動,藥材蘊含特定時空的能量,可協助身體恢復節奏;空間則是身體自癒的關鍵,當筋膜或結構被壓縮、扭曲時,就會出現疼痛與失衡。他指出「痛處不等於傷處」,症狀往往源於其他區域的空間受限。透過釋放空間、調整筋膜與覺察身體連結,可重新喚醒身體自我修復的力量。
|第2層|疼痛因果論(17:42)
阿銘師指出,落枕並非單純因睡姿不良,而是身體空間受限與氣不足的結果。人體如氣球,可能因筋膜沾黏或氣虛導致塌陷,常與手臂、肩膀緊繃、情緒壓力與疲勞有關。疼痛其實是身體在對話,提醒我們調整生活與能量。透過覺察、檢測與功法練習,可找出真正問題根源,恢復身體空間與氣的流動,讓人重新啟動自癒力,活得更健康也更自由。
|第3層|治人而非治病 (28:17)
阿銘師指出,失眠不該依賴安眠藥,而要回到身體訊息本身。失眠的根源可分為結構、情緒、化學與能量四個層面,最常見的是腸胃道失衡,透過調整經絡、氣血與生活狀態,恢復自然入睡的本能。同理,疼痛與痠痛也不該只靠止痛藥,而要理解身體空間與內臟運作的失衡。真正的療癒是「治人而非治病」,讓身體回到自癒的平衡狀態。
|第4層|破框:從疾病到健康的新視角 (37:40)
阿銘師分享,他希望透過診所與課程帶給大家的,是「破框」的觀念:打破既有的疾病框架,不只把症狀當作理解身體的訊息,協助我們更好地照顧自己。當人願意以不同角度看待健康,生命中就會出現能真正協助自己的人,或讓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這種態度也延伸到人生,帶來更多可能性。
🤓身心靈小學堂(40:51)
舒緩頭肩頸胸小功操
🎧本集推薦曲目 (45:50)
暖陽漫舞 / 爵士旅人
創作:洋蔥大叔楊錦聰
|本集嘉賓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https://www.facebook.com/Dr.HuangAmin
阿銘師x鍼還傳
https://www.youtube.com/@Dr.HuangAmin
✨阿銘師的空間結構還原術:
https://seeds.com.tw/en/courses/dr-huanghsienming
|歡迎追蹤關注 |
洋蔥大叔楊錦聰FB:
https://www.facebook.com/kenyang.windmusic
風潮音樂心靈課程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piritlandstv/
剝吧!洋蔥大叔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irit_onion/
洋蔥大叔楊錦聰YT:
https://www.youtube.com/@unclekenyang
風潮音樂心靈課程YT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piritlandst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bqbeei805ig01s8bobz3ey2/comments
By 洋蔥大叔-楊錦聰5
1010 ratings
在本集播客中,阿銘師以中醫智慧分享「治人而非治病」的觀念,從時間、空間與身體結構出發,揭示疼痛、失眠與身心不適的真正原因。他強調覺察身體訊息、調整氣血與筋膜,喚醒自癒力,並以「破框」思維,帶領我們跳脫傳統疾病框架,重新理解健康,開啟身體與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讓我們跟著阿銘師,一起來剝洋蔥,遇見不同的自己🧅
|第1層|以「時間」與「空間」緩解病患不適(04:08)
阿銘師以中醫觀點闡述「時間與空間的療癒原理」。時間對應內在能量的流動,藥材蘊含特定時空的能量,可協助身體恢復節奏;空間則是身體自癒的關鍵,當筋膜或結構被壓縮、扭曲時,就會出現疼痛與失衡。他指出「痛處不等於傷處」,症狀往往源於其他區域的空間受限。透過釋放空間、調整筋膜與覺察身體連結,可重新喚醒身體自我修復的力量。
|第2層|疼痛因果論(17:42)
阿銘師指出,落枕並非單純因睡姿不良,而是身體空間受限與氣不足的結果。人體如氣球,可能因筋膜沾黏或氣虛導致塌陷,常與手臂、肩膀緊繃、情緒壓力與疲勞有關。疼痛其實是身體在對話,提醒我們調整生活與能量。透過覺察、檢測與功法練習,可找出真正問題根源,恢復身體空間與氣的流動,讓人重新啟動自癒力,活得更健康也更自由。
|第3層|治人而非治病 (28:17)
阿銘師指出,失眠不該依賴安眠藥,而要回到身體訊息本身。失眠的根源可分為結構、情緒、化學與能量四個層面,最常見的是腸胃道失衡,透過調整經絡、氣血與生活狀態,恢復自然入睡的本能。同理,疼痛與痠痛也不該只靠止痛藥,而要理解身體空間與內臟運作的失衡。真正的療癒是「治人而非治病」,讓身體回到自癒的平衡狀態。
|第4層|破框:從疾病到健康的新視角 (37:40)
阿銘師分享,他希望透過診所與課程帶給大家的,是「破框」的觀念:打破既有的疾病框架,不只把症狀當作理解身體的訊息,協助我們更好地照顧自己。當人願意以不同角度看待健康,生命中就會出現能真正協助自己的人,或讓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這種態度也延伸到人生,帶來更多可能性。
🤓身心靈小學堂(40:51)
舒緩頭肩頸胸小功操
🎧本集推薦曲目 (45:50)
暖陽漫舞 / 爵士旅人
創作:洋蔥大叔楊錦聰
|本集嘉賓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https://www.facebook.com/Dr.HuangAmin
阿銘師x鍼還傳
https://www.youtube.com/@Dr.HuangAmin
✨阿銘師的空間結構還原術:
https://seeds.com.tw/en/courses/dr-huanghsienming
|歡迎追蹤關注 |
洋蔥大叔楊錦聰FB:
https://www.facebook.com/kenyang.windmusic
風潮音樂心靈課程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piritlandstv/
剝吧!洋蔥大叔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irit_onion/
洋蔥大叔楊錦聰YT:
https://www.youtube.com/@unclekenyang
風潮音樂心靈課程YT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piritlandst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bqbeei805ig01s8bobz3ey2/comments

133 Listeners

17 Listeners

37 Listeners

7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34 Listeners

67 Listeners

425 Listeners

123 Listeners

56 Listeners

23 Listeners

35 Listeners

9 Listeners

50 Listeners

2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