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从论坛冲向流量时代,当我们在匿名性的保护下自由发言时,可曾想过如今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贴标签、人肉、私信……似乎只要有讨论的地方,就有无缘由的纷争与网络暴力。我们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网络上行走。
究竟谁是施暴者,他们对陌生人的恨意从何而来?被网暴的人,又该如何停止创伤?公共说理的场域,是否真的消失了?本期播客,让我们一起听听记者们在操作这样一期选题时的幕后故事,聊聊他们所观察到的互联网世界。
※本期节目采用了线上方式进行录制,音质会有些许影响,还请大家多多理解~
【本期嘉宾】
嘉宾 | 安妮,《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时间轴】
03:33 “百万红砖房事件”的近距离观察
07:42 只要有讨论的地方就有网暴
10:07 成也匿名,败也匿名
14:10 对陌生人的恨意从何而来?
16:17 如何顺着网线,采访一位“施暴者”
20:21 在网上输出暴力的未成年人
26:27 网络,语言暴力的放大镜
30:48 被网暴以后,都发生了什么?
34:11 消失的共情力
37:03 标签可以定位自我,也在滋生对立
43:25 意识到“被网暴”,是停止创伤的开始
46:20 无理由的举报,是借助“威权”来打压弱者
48:32 消失的BBS时代,需要被怀念么?
【相关阅读】
挖啥呢 Vol.2 | 没听这期,就别说你了解盗墓小说!
文章 | 刘学州的想象与死亡,2022年第13期
4
4747 ratings
从论坛冲向流量时代,当我们在匿名性的保护下自由发言时,可曾想过如今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贴标签、人肉、私信……似乎只要有讨论的地方,就有无缘由的纷争与网络暴力。我们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网络上行走。
究竟谁是施暴者,他们对陌生人的恨意从何而来?被网暴的人,又该如何停止创伤?公共说理的场域,是否真的消失了?本期播客,让我们一起听听记者们在操作这样一期选题时的幕后故事,聊聊他们所观察到的互联网世界。
※本期节目采用了线上方式进行录制,音质会有些许影响,还请大家多多理解~
【本期嘉宾】
嘉宾 | 安妮,《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时间轴】
03:33 “百万红砖房事件”的近距离观察
07:42 只要有讨论的地方就有网暴
10:07 成也匿名,败也匿名
14:10 对陌生人的恨意从何而来?
16:17 如何顺着网线,采访一位“施暴者”
20:21 在网上输出暴力的未成年人
26:27 网络,语言暴力的放大镜
30:48 被网暴以后,都发生了什么?
34:11 消失的共情力
37:03 标签可以定位自我,也在滋生对立
43:25 意识到“被网暴”,是停止创伤的开始
46:20 无理由的举报,是借助“威权”来打压弱者
48:32 消失的BBS时代,需要被怀念么?
【相关阅读】
挖啥呢 Vol.2 | 没听这期,就别说你了解盗墓小说!
文章 | 刘学州的想象与死亡,2022年第13期
104 Listeners
452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15 Listeners
45 Listeners
2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