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內容
以「行道樹」為主,從行道樹的歷史、台灣行道樹遇到的問題、種類、樹病症狀介紹,從台灣的行道樹出發,能更全方面「親樹愛樹惜樹命」。
作者詹豐春上一本書《醫樹的人》讓我認識「樹木醫生」這個職業,與意識到「人的一生活最久也不過一百多年,而而樹木的壽命最長可以超過五千年,相較人的感覺、變化則以分秒為單位來看,樹木是以年為單位。」
所以即使樹木不舒服,也需要花一段時間我們才有辦法察覺。在都市裡的行道樹大概會遇到四大問題:貧脊的生活條件像是水泥造成高溫、土壤硬化導致根系發展受限、平日澆水量不足以及人們的不當修剪。
在修剪上的建議準則,以頂端枝葉為主要修剪,確保枝幹骨架,盡量不要修下方。
那行道樹的更新基準:建議以超過50年、嚴重影響都市環境、強剪後失去自然樹型、衰弱嚴重腐朽等樹木為主。
▲這集我們討論了
▲延伸閱讀
詹鳳春《醫樹的人:台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
喜歡這集的內容嗎?快點到我們的FB、IG或Apple Podcast上面留言給我們吧~【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podlink.to/mjpitchabook】~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5
33 ratings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內容
以「行道樹」為主,從行道樹的歷史、台灣行道樹遇到的問題、種類、樹病症狀介紹,從台灣的行道樹出發,能更全方面「親樹愛樹惜樹命」。
作者詹豐春上一本書《醫樹的人》讓我認識「樹木醫生」這個職業,與意識到「人的一生活最久也不過一百多年,而而樹木的壽命最長可以超過五千年,相較人的感覺、變化則以分秒為單位來看,樹木是以年為單位。」
所以即使樹木不舒服,也需要花一段時間我們才有辦法察覺。在都市裡的行道樹大概會遇到四大問題:貧脊的生活條件像是水泥造成高溫、土壤硬化導致根系發展受限、平日澆水量不足以及人們的不當修剪。
在修剪上的建議準則,以頂端枝葉為主要修剪,確保枝幹骨架,盡量不要修下方。
那行道樹的更新基準:建議以超過50年、嚴重影響都市環境、強剪後失去自然樹型、衰弱嚴重腐朽等樹木為主。
▲這集我們討論了
▲延伸閱讀
詹鳳春《醫樹的人:台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
喜歡這集的內容嗎?快點到我們的FB、IG或Apple Podcast上面留言給我們吧~【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podlink.to/mjpitchabook】~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158 Listeners
251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27 Listeners
84 Listeners
181 Listeners
41 Listeners
46 Listeners
33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8 Listeners
23 Listeners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