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三联

EP71 丘濂·自然自在 | 刺猬、松鼠、雨燕,在城市里你们偶遇过吗?


Listen Later

*本集播客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丘濂的系列播客“自然自在”的第一集,她会邀请自然教育的从业者、生态与环境专家以及自然文学作者,一起来聊聊如何发现与探索身边的大自然。

【本集内容提要】

当你忙碌于生活的琐事时,望眼窗外,或许曾发现在房檐小憩的“野外来客”;亦或忙里偷闲的周末,于公园某处,邂逅不期而遇的“城市精灵”。不止于远方的田野,即使是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也能拥有和自然生命交感共鸣的美好体验。


                                          张瑜老师拍摄到的“鸭子过马路”

在城市里发现野生动物,是一种怎样的经历?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遇见更多城市小精灵?城市规划中需要怎样的动物友好型设计?而精心准备的投喂,是否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如果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或者对此跃跃欲试,欢迎收听本期播客,我们一起走进春光,发现身边的那些“神奇动物”~


【本期嘉宾】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王瑞卿,《中国鸟类观察》编辑,《北京地区常见野鸟图鉴》副主编

嘉宾 | 张瑜,《博物》杂志插图主管,自然类科技绘图师,生态摄影师,北师大生态学硕士


【时间轴】

03:42  哪一种动物带你入坑?

11:35  一次与树鹨的阳台邂逅

12:48  观察野生动物,为什么北京有优势?

15:55  护送鸭子过马路

17:40  观鸟入门级打卡地,为什么是天坛?

23:46  颐和园里看松鼠

27:48  珠颈斑鸠的“随地大小蛋”

35:31  刺猬的一场求偶,要经历多少步骤?

41:58  按捺不住的好奇心!当小朋友遇上野生动物

44:07  城市在变化,野生动物在适应

48:36  城市鸟撞背后的思考

52:45  “本杰士堆”能解决问题吗?

55:36  大麻鳽:我的芦苇之家哪去了?

58:41  在城市里与自然交流,很舒适


【名词解释:节目中提到的一些动物名词】

翠鸟:北京可以见到的是普通翠鸟,也被人亲切地称为“小翠”。它们头上蓝绿色,有很多浅色斑点,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嘴长腿短。雄鸟的嘴黑色,雌鸟上嘴黑色,下嘴红色,像涂了口红一样。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海南山鹧鸪:它是一种小型的雉科鸟类,属于山鹧鸪属,喉部有一块红斑,非常鲜艳。它们仅生活在海南岛的山林中,行踪隐秘,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树鹨:鹨是一种小型鸣禽,身材瘦长,尾巴也很长,很多种类有抖动尾巴的习惯。树鹨眼睛后部有一个白点,背部橄榄绿色,因此它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橄榄色后背的鹨”。树鹨虽然叫树鹨,但是多在地上觅食,受惊后则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 

花鼠:别名桦鼠子、五道眉、花狸棒、花栗鼠,属于松鼠科花鼠属,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它们常在地面活动,体型中等,尾毛长而蓬松。是很多动画片里松鼠的原型。 

岩松鼠: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通常住在岩缝中,体型中等,全身由头至尾为黑黄色,但是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白眼圈,让人不会认错。

乌鸫:一种鸫科的鸟类。除了黄色的眼圏和明显的黄嘴外,全身都是黑色的,喜欢在草地上寻找蚯蚓吃。乌鸫春季的鸣唱非常动听,而且会模仿很多其他鸟类的鸣叫,在欧洲有“百舌鸟”之称。但是它们脾气不太好,如果人们在它们孵卵育雏的时候打扰它们,常常会受到它们的“甩屎攻击”。

红翅凤头鹃:一种瘦长的鹃类。头上有一树立起来的黑色冠羽,像戴了高帽子,所以台湾地区管它们叫“冠郭公”(台湾地区管鹃叫做郭公)。它们原本分布于南方,近些年逐渐扩散至北京。鸣叫起来是一串“滴滴滴”的声音,像是在发电报。

珠颈斑鸠: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斑鸠,在北京几乎每个小区都能见到。它们体态像鸽子,通体褐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颈部两侧黑色,密布白色点斑,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丘鹬:一种体型肥胖,住在较湿润树林里的涉禽。它们腿短,嘴长且直,在草丛中寻找蚯蚓等为食。隐蔽色非常好,很难被发现。如果人们过于靠近,它们会迅速飞走,起飞时振翅嗖嗖作响。

豆娘:属于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目,统称蟌(cōng)。体形娇小,类似小型的蜻蜓。但它们身体细长且软弱,休息时翅束于背上方。

油葫芦:蟋蟀类昆虫,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蝎勒虎子:北方方言,即壁虎。

燕巴虎:北方方言,指蝙蝠的一种。蝙蝠也有地方叫“雁么虎”。

蝲蝲蛄:蝼蛄的俗称。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通常生活在土壤中,以植物根等为食。

黑头鳾(shī):小型鸣禽,身材短圆,以树皮下的昆虫蜘蛛和松子等植物种子为食。䴓是唯一一类可以头朝下在树上攀爬的鸟类,也是一类在秋季有储存食物习惯的鸟类。在世界上,黑头䴓最初的发现地点就是在北京昌平一带的山区,发现人就是发现了大熊猫、川金丝猴、麋鹿等著名物种的大卫神甫。

本杰士堆:即人造灌木丛。名字的由来,是缘于从事动物园园林管理的赫尔曼·本杰士和海因里希·本杰士兄弟基于野地生存观念和自然演替规律的一项发明。这项发明通过生态化的自然进程为园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重建了生存空间。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关注收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Talk三联By 三联中读

  • 4
  • 4
  • 4
  • 4
  • 4

4

47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Talk三联

View all
一席 by 一席

一席

104 Listeners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52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0 Listeners

跑题大会 by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92 Listeners

不合时宜 by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

255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4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6 Listeners

没理想编辑部 by 看理想新媒体部

没理想编辑部

16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207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2 Listeners

读库立体声 by 读库

读库立体声

15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5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2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