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這裡,我們一起向最厲害的人學習。聽他們暢談趨勢與管理,啟發視野與格局。一場深度對話,引爆你思維沸騰。一本精選好書,陪伴你頭冷心靜。每天收聽天下學習Podcast,讓我們陪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https://fstry.pse.is/87kd4s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comments 
來賓|吳孟玲 律師 
主持|鄧惠文 醫師 
 
當父母的爛感情長年佔據家裡:抓姦、互罵、比較、冷暴力…孩子像被困在戰場中央。 
我們談「孩子/成人子女的自保指南」,以及大人在關係再差,也要守住的不傷孩底線。 
 
 
孩子與青少年|立即可用的自保心法 
 
 🧭 不選邊、不充當調停者:別替任何一方「說好話」→只會被另一方當成對手。 
 
 🗣️ 說出感受+劃界: 
 
  「你們吵架時我很害怕,請不要在我面前提高音量/辱罵。」 
  若仍無效→轉場(回房、去圖書館、找可信的大人)。 
 🛟 找第三支柱:導師、輔導室、親戚、教練,或校外心理師。 
 📝 記錄壓力事件:日期、內容、誰在場;必要時可成為保護的依據。 
 ☎️ 求助資源:113 保護專線、校園輔導室、地方家防中心。 
 
單親/主要照顧者|「不壓到孩子」四守則 
 
1. 🔇 控分貝、斷人身:再生氣也不當著孩子羞辱對方。 
2. 🕒 選時機:大事改私下談,不在孩子功課/睡前爆雷。 
3. 🧰 情緒工具箱:深呼吸、暫停語、寫紙條、求助第三方調解。 
4. 🧯 看見臨界點:當你快撐不住→優先自救(諮商、支持團體、喘息服務),穩定的大人 > 勉強的婚姻。 
 
 成人人子女(已四、五十歲仍受影響)|修復內在的三步 
 
 🪞 辨識舊劇本:童年忽略/貶抑,讓你在親密關係裡習慣委曲求全。先看見,才有選擇。 
 🧱 界線句型: 
 
  「這題我不方便參與/評論。」 
  「我可以提供金錢協助,但不參與對罵/抓姦。」 
 🧭 把人生軸線轉回自己:睡眠、運動、同儕、專業協助;先把功能穩住,才不重演原生傷。 
 
 法律與安全|你需要知道的 
 
 🚫 精神/言語暴力也可能構成家暴:長期高分貝辱罵、威脅、丟擲物品等皆可蒐證求助。 
 📂 證據意識:錄音(合法場景)、訊息截圖、就醫單、學校通報紀錄。 
 🧑⚖️ 求助管道:家事服務中心、保護令諮詢、親職協調。 
 💵 協助不等於犧牲一切:法律上的扶養/協助,多以「不拖垮自己」為原則。 
 
金句摘錄 
 
 吳孟玲:再委屈,也要保留能做「好大人」的體力與心力。 
 鄧惠文:你先把自己站好,孩子才有安全的天空。 
 
 今天就做(3件小事) 
 
 🗂️ 建立「家務爭執紀錄表」:日期/事件/是否有兒少在場。 
 🧑🤝🧑 列出3位支援名單:一位家人、一位師長/同事、一位專業者。 
 📅 預約一次心理諮商或親職協調,先把你自己的氧氣罩戴好。 
 
互動題 
你從原生家庭學到的「關係劇本」是什麼?你想改掉哪一條?留言聊聊,我們下一集接著答疑。 
 
#父母爛感情 #孩子自保 #情緒勒索 #家暴不是只有打人 #113保護專線 #吳孟玲律師 #鄧惠文 #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By 寶島聯播網4.8
114114 ratings
在這裡,我們一起向最厲害的人學習。聽他們暢談趨勢與管理,啟發視野與格局。一場深度對話,引爆你思維沸騰。一本精選好書,陪伴你頭冷心靜。每天收聽天下學習Podcast,讓我們陪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https://fstry.pse.is/87kd4s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comments 
來賓|吳孟玲 律師 
主持|鄧惠文 醫師 
 
當父母的爛感情長年佔據家裡:抓姦、互罵、比較、冷暴力…孩子像被困在戰場中央。 
我們談「孩子/成人子女的自保指南」,以及大人在關係再差,也要守住的不傷孩底線。 
 
 
孩子與青少年|立即可用的自保心法 
 
 🧭 不選邊、不充當調停者:別替任何一方「說好話」→只會被另一方當成對手。 
 
 🗣️ 說出感受+劃界: 
 
  「你們吵架時我很害怕,請不要在我面前提高音量/辱罵。」 
  若仍無效→轉場(回房、去圖書館、找可信的大人)。 
 🛟 找第三支柱:導師、輔導室、親戚、教練,或校外心理師。 
 📝 記錄壓力事件:日期、內容、誰在場;必要時可成為保護的依據。 
 ☎️ 求助資源:113 保護專線、校園輔導室、地方家防中心。 
 
單親/主要照顧者|「不壓到孩子」四守則 
 
1. 🔇 控分貝、斷人身:再生氣也不當著孩子羞辱對方。 
2. 🕒 選時機:大事改私下談,不在孩子功課/睡前爆雷。 
3. 🧰 情緒工具箱:深呼吸、暫停語、寫紙條、求助第三方調解。 
4. 🧯 看見臨界點:當你快撐不住→優先自救(諮商、支持團體、喘息服務),穩定的大人 > 勉強的婚姻。 
 
 成人人子女(已四、五十歲仍受影響)|修復內在的三步 
 
 🪞 辨識舊劇本:童年忽略/貶抑,讓你在親密關係裡習慣委曲求全。先看見,才有選擇。 
 🧱 界線句型: 
 
  「這題我不方便參與/評論。」 
  「我可以提供金錢協助,但不參與對罵/抓姦。」 
 🧭 把人生軸線轉回自己:睡眠、運動、同儕、專業協助;先把功能穩住,才不重演原生傷。 
 
 法律與安全|你需要知道的 
 
 🚫 精神/言語暴力也可能構成家暴:長期高分貝辱罵、威脅、丟擲物品等皆可蒐證求助。 
 📂 證據意識:錄音(合法場景)、訊息截圖、就醫單、學校通報紀錄。 
 🧑⚖️ 求助管道:家事服務中心、保護令諮詢、親職協調。 
 💵 協助不等於犧牲一切:法律上的扶養/協助,多以「不拖垮自己」為原則。 
 
金句摘錄 
 
 吳孟玲:再委屈,也要保留能做「好大人」的體力與心力。 
 鄧惠文:你先把自己站好,孩子才有安全的天空。 
 
 今天就做(3件小事) 
 
 🗂️ 建立「家務爭執紀錄表」:日期/事件/是否有兒少在場。 
 🧑🤝🧑 列出3位支援名單:一位家人、一位師長/同事、一位專業者。 
 📅 預約一次心理諮商或親職協調,先把你自己的氧氣罩戴好。 
 
互動題 
你從原生家庭學到的「關係劇本」是什麼?你想改掉哪一條?留言聊聊,我們下一集接著答疑。 
 
#父母爛感情 #孩子自保 #情緒勒索 #家暴不是只有打人 #113保護專線 #吳孟玲律師 #鄧惠文 #心事有人知

244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152 Listeners

44 Listeners

63 Listeners

190 Listeners

452 Listeners

67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424 Listeners

80 Listeners

123 Listeners

35 Listeners

3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