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提示:本期播客含有关于文革暴力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不适。
下一周,不明白播客将会重播一期精彩节目。同时,我们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和YouTube付费会员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是上个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不明白播客听众见面会的录音剪辑。我们会通过电子邮件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发送链接,请大家下个周末记得查看邮箱。为了安全起见,这个群发的邮件不包括使用国内电子邮箱捐赠的听众,如果您想要链接,请您发邮件到不明白播客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给您单独发送。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文化输出。这部史诗级的科幻小说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热心读者。三月底,奈飞Netflix播出了用《三体》改编的电视剧的第一季。这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文化盛世却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愤怒和嘲笑。
中国社交媒体上一大抱怨是,该剧开始时的“文革”情景太真实或太暴力。有些评论者对是否有必要提及文革表示怀疑,说奈飞是“为了醋包饺子”,故意丑化中国。还有些评论者指责剧作夸大了“批斗会”的暴力程度。
这一期我们请来1966年文革发生时在清华大学上一年级的高阿姨,听她来谈一谈奈飞版《三体》开头对文革暴力的塑造场面是否真实,文革是否有那么暴力、残忍;她一直埋藏在心底、令她至今悔恨难当的事情是什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把人命和人伦当成一回事;她现在如何看待文革;以及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如何记住文革、反思文革?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3-txt
时间轴:
3:15 奈飞版《三体》的批斗会场景真实吗?真有那么暴力吗?
7:22 文革中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
9:21 “那个时候死的人太多了,人都麻木了。”
10:43 文革使家人反目成仇:女儿给母亲写大字报
14:37 “红八月”是什么?
15:58 高阿姨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文革不太对劲?
19:20 毛泽东去世时,高阿姨在想什么?
20:35 八十年代出现的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真心的反思吗?
25:00 当时为什么不把人命、人伦当回事?
31:03 师大女附中和清华学生们对文革的反思
32:50 对文革的反思与记录努力遇到的阻扰
36:14 中国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在文革中的遭遇
39:10 文革埋下的仇恨和斗争的种子
41:23 文革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45:46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得到APP《刘苏里·名家大课》
播客推荐:
纪录片《我虽死去》(2007) 胡杰 导
《纽约时报》文革爆发50周年特刊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
4.8
10591,059 ratings
提示:本期播客含有关于文革暴力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不适。
下一周,不明白播客将会重播一期精彩节目。同时,我们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和YouTube付费会员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是上个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不明白播客听众见面会的录音剪辑。我们会通过电子邮件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发送链接,请大家下个周末记得查看邮箱。为了安全起见,这个群发的邮件不包括使用国内电子邮箱捐赠的听众,如果您想要链接,请您发邮件到不明白播客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给您单独发送。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文化输出。这部史诗级的科幻小说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热心读者。三月底,奈飞Netflix播出了用《三体》改编的电视剧的第一季。这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文化盛世却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愤怒和嘲笑。
中国社交媒体上一大抱怨是,该剧开始时的“文革”情景太真实或太暴力。有些评论者对是否有必要提及文革表示怀疑,说奈飞是“为了醋包饺子”,故意丑化中国。还有些评论者指责剧作夸大了“批斗会”的暴力程度。
这一期我们请来1966年文革发生时在清华大学上一年级的高阿姨,听她来谈一谈奈飞版《三体》开头对文革暴力的塑造场面是否真实,文革是否有那么暴力、残忍;她一直埋藏在心底、令她至今悔恨难当的事情是什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把人命和人伦当成一回事;她现在如何看待文革;以及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如何记住文革、反思文革?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3-txt
时间轴:
3:15 奈飞版《三体》的批斗会场景真实吗?真有那么暴力吗?
7:22 文革中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
9:21 “那个时候死的人太多了,人都麻木了。”
10:43 文革使家人反目成仇:女儿给母亲写大字报
14:37 “红八月”是什么?
15:58 高阿姨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文革不太对劲?
19:20 毛泽东去世时,高阿姨在想什么?
20:35 八十年代出现的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真心的反思吗?
25:00 当时为什么不把人命、人伦当回事?
31:03 师大女附中和清华学生们对文革的反思
32:50 对文革的反思与记录努力遇到的阻扰
36:14 中国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在文革中的遭遇
39:10 文革埋下的仇恨和斗争的种子
41:23 文革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45:46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得到APP《刘苏里·名家大课》
播客推荐:
纪录片《我虽死去》(2007) 胡杰 导
《纽约时报》文革爆发50周年特刊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
104 Listeners
242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23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8 Listeners
442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1,023 Listeners
196 Listeners
84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453 Listeners
41 Listeners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