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周四,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少数国家成功与美国谈判降低税率,但也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抗与担忧,同时美国经济也可能出现波折。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推动的“对等关税”政策,已于8月7日凌晨正式生效,对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50%不等的关税,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剧烈冲击,亦进一步拉高美国与多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现在是午夜!!!数十亿美元的关税正涌入美利坚合众国!”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大声宣布。
本轮关税措施将美国平均进口关税提高至20%,创下近百年来新高。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在内的贸易伙伴被课以惩罚性关税,分别高达39%、50%及50%。印度关税还将因其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再上调25%,而瑞士总统虽然紧急赴美谈判,仍未能避免被课以高额税率。
瑞士联邦委员会表示,这些关税将“对瑞士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实质压力”,尤其是机械与制药业将面临严重冲击。瑞士工业协会Swissmem形容该结果为“恐怖场景”。
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则明言拒绝“被羞辱”,不会主动向特朗普致电求和,但承诺将透过内阁层级持续协商。此外路透社报道,巴西正考虑与中国与印度合作,将致电两国领导人,寻求金砖四国集体应对策略。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印度不会牺牲本国农民利益以换取让步,并将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预计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于年底访问印度。
在新一轮关税名单中,少数国家成功与美国谈判降低税率,包括欧盟、日本与韩国,分别被课以15%的关税。英国则协议达成10%的优惠税率,而泰国、印尼、巴基斯坦、菲律宾则落在19%至20%。
然而,中国与墨西哥仍处于未定状态。中国与美国暂时维持“贸易休战”,但原订于8月12日的关税延长协议仍未明朗,墨西哥原本的关税也暂时被搁置。
“这场游戏还没结束。”瑞士宝盛银行(Lombard Odier)宏观策略师帕帕达基斯(Bill Papadakis)接受财经媒体CNBC访问时表示。虽然部分国家成功协议降低税率,并非所有威胁最终成真,但整体贸易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与通胀的潜在影响仍难以预测。
位于苏黎世的Porta Advisors合伙人兼主席维特曼(Beat Wittmann)则认为,中小型国家应认清“世界由中、美、欧三大力量主导,其余国家只能因应调整,自强自立”。
“当你看到特朗普如何对待邻国加拿大,你就能想像他会如何对待其他国家。”
特朗普推出的关税政策,不仅使外交产生波动,也可能在国内掀起波澜。尽管特朗普宣称这些措施将使“数十亿美元回流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实质成本,最终将由进口企业与消费者承担。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莱因施(William Reinsch)告诉路透社,供应链会因此进行部分重组,产业会出现新的平衡。 “价格会上涨,但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美国媒体NBC报道,根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每个家庭年均支出增加高达2,400美元。服装与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38%与40%。此外,汽车、药品、电子零件等商品亦受波及,企业成本飙升,对工人薪资与就业市场构成压力。
“更高的关税价格降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美国经济策略公司(Dynamic Economic Strategy)执行长席维亚(John Silvia)告诉美联社,自 4 月首次推出关税政策以来,招聘开始停滞,通膨压力上升,主要市场的房价开始下降。
特朗普此次征税是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执行,引发法律界广泛关注。前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籍的瑞安(Paul Ryan)直言,这些措施缺乏一致性与正当性,“完全是总统依个人意志做出的决策”。他在周三表示,特朗普的紧急关税授权很可能会被最高法院驳回。
特朗普则反驳称,“唯一能阻止美国伟大的,是那些想要国家失败的激进左派法庭。”
特朗普政府坚称,关税政策将重塑美国经济并遏制长期贸易赤字。但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互依的背景下,强硬手段正促使多国寻求多边应对、重组出口结构、加快区域一体化合作。
1
11 ratings
本周四,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少数国家成功与美国谈判降低税率,但也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抗与担忧,同时美国经济也可能出现波折。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推动的“对等关税”政策,已于8月7日凌晨正式生效,对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50%不等的关税,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剧烈冲击,亦进一步拉高美国与多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现在是午夜!!!数十亿美元的关税正涌入美利坚合众国!”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大声宣布。
本轮关税措施将美国平均进口关税提高至20%,创下近百年来新高。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在内的贸易伙伴被课以惩罚性关税,分别高达39%、50%及50%。印度关税还将因其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再上调25%,而瑞士总统虽然紧急赴美谈判,仍未能避免被课以高额税率。
瑞士联邦委员会表示,这些关税将“对瑞士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实质压力”,尤其是机械与制药业将面临严重冲击。瑞士工业协会Swissmem形容该结果为“恐怖场景”。
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则明言拒绝“被羞辱”,不会主动向特朗普致电求和,但承诺将透过内阁层级持续协商。此外路透社报道,巴西正考虑与中国与印度合作,将致电两国领导人,寻求金砖四国集体应对策略。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印度不会牺牲本国农民利益以换取让步,并将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预计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于年底访问印度。
在新一轮关税名单中,少数国家成功与美国谈判降低税率,包括欧盟、日本与韩国,分别被课以15%的关税。英国则协议达成10%的优惠税率,而泰国、印尼、巴基斯坦、菲律宾则落在19%至20%。
然而,中国与墨西哥仍处于未定状态。中国与美国暂时维持“贸易休战”,但原订于8月12日的关税延长协议仍未明朗,墨西哥原本的关税也暂时被搁置。
“这场游戏还没结束。”瑞士宝盛银行(Lombard Odier)宏观策略师帕帕达基斯(Bill Papadakis)接受财经媒体CNBC访问时表示。虽然部分国家成功协议降低税率,并非所有威胁最终成真,但整体贸易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与通胀的潜在影响仍难以预测。
位于苏黎世的Porta Advisors合伙人兼主席维特曼(Beat Wittmann)则认为,中小型国家应认清“世界由中、美、欧三大力量主导,其余国家只能因应调整,自强自立”。
“当你看到特朗普如何对待邻国加拿大,你就能想像他会如何对待其他国家。”
特朗普推出的关税政策,不仅使外交产生波动,也可能在国内掀起波澜。尽管特朗普宣称这些措施将使“数十亿美元回流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实质成本,最终将由进口企业与消费者承担。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莱因施(William Reinsch)告诉路透社,供应链会因此进行部分重组,产业会出现新的平衡。 “价格会上涨,但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美国媒体NBC报道,根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每个家庭年均支出增加高达2,400美元。服装与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38%与40%。此外,汽车、药品、电子零件等商品亦受波及,企业成本飙升,对工人薪资与就业市场构成压力。
“更高的关税价格降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美国经济策略公司(Dynamic Economic Strategy)执行长席维亚(John Silvia)告诉美联社,自 4 月首次推出关税政策以来,招聘开始停滞,通膨压力上升,主要市场的房价开始下降。
特朗普此次征税是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执行,引发法律界广泛关注。前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籍的瑞安(Paul Ryan)直言,这些措施缺乏一致性与正当性,“完全是总统依个人意志做出的决策”。他在周三表示,特朗普的紧急关税授权很可能会被最高法院驳回。
特朗普则反驳称,“唯一能阻止美国伟大的,是那些想要国家失败的激进左派法庭。”
特朗普政府坚称,关税政策将重塑美国经济并遏制长期贸易赤字。但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互依的背景下,强硬手段正促使多国寻求多边应对、重组出口结构、加快区域一体化合作。
19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1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