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這集《書房憲場》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謝文憲(憲哥)介紹《和解練習》這本書,並邀請作者羅志仲,共同分享書中提到有關親子關係、家庭創傷與和解之間的故事。
羅志仲老師提到,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源自他多年前在各種講座中分享的親身經歷,特別是與父親18年未曾對話的故事。他發現,每當他在演講中提及這件事,台下的聽眾總會放下手邊的事,專注聆聽,這讓他意識到這個議題的影響力。因此,他決定將這段經歷寫成書,盼望能夠引發共鳴,幫助更多人思考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羅志仲老師回憶起當年與父親冷戰的起因。他在高中時,因為成績中下,卻在升高二時被安排進自由班,後來得知這是父母透過關係安排的,這讓他感到極度不滿,因為這與父母平日教育他的「做人要正直」相違背。
他的家庭氛圍偏向冷戰型,父母吵架後不會溝通,而是選擇沉默,這讓他在與父親產生矛盾後,也選擇了相同的處理方式,最終導致長達18年的冷戰。
談及這段關係的修復,羅志仲老師指出,當年他的妹妹與父親的關係也受到影響,甚至連他與妹妹之間也曾長時間不說話,這讓他開始思考,家庭模式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他逐漸意識到,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循環,自己必須先做出改變,而不是期待對方先低頭。因此,他開始主動與父親對話,並透過學習溝通技巧,讓彼此的關係慢慢改善。
羅志仲老師也分享到,他曾經也對「為何是我先低頭?」感到不甘心,直到他的學長點醒了他,讓他理解到,與其等待對方改變,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柔軟,這樣才有機會打破冷戰的僵局。
憲哥也表示,這種思維方式讓他開始反思,夫妻或親子間的爭執,是否真的需要分出對錯,還是應該回歸關係本身,尋找真正重要的價值。
這一集Podcast中讓聽眾感受到親子關係中的矛盾、遺憾與修復的可能性,也鼓勵大家思考,是否有需要修補的家庭關係,而這一切,或許可以從自己開始做出改變。
4.8
3333 ratings
在這集《書房憲場》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謝文憲(憲哥)介紹《和解練習》這本書,並邀請作者羅志仲,共同分享書中提到有關親子關係、家庭創傷與和解之間的故事。
羅志仲老師提到,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源自他多年前在各種講座中分享的親身經歷,特別是與父親18年未曾對話的故事。他發現,每當他在演講中提及這件事,台下的聽眾總會放下手邊的事,專注聆聽,這讓他意識到這個議題的影響力。因此,他決定將這段經歷寫成書,盼望能夠引發共鳴,幫助更多人思考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羅志仲老師回憶起當年與父親冷戰的起因。他在高中時,因為成績中下,卻在升高二時被安排進自由班,後來得知這是父母透過關係安排的,這讓他感到極度不滿,因為這與父母平日教育他的「做人要正直」相違背。
他的家庭氛圍偏向冷戰型,父母吵架後不會溝通,而是選擇沉默,這讓他在與父親產生矛盾後,也選擇了相同的處理方式,最終導致長達18年的冷戰。
談及這段關係的修復,羅志仲老師指出,當年他的妹妹與父親的關係也受到影響,甚至連他與妹妹之間也曾長時間不說話,這讓他開始思考,家庭模式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他逐漸意識到,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循環,自己必須先做出改變,而不是期待對方先低頭。因此,他開始主動與父親對話,並透過學習溝通技巧,讓彼此的關係慢慢改善。
羅志仲老師也分享到,他曾經也對「為何是我先低頭?」感到不甘心,直到他的學長點醒了他,讓他理解到,與其等待對方改變,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柔軟,這樣才有機會打破冷戰的僵局。
憲哥也表示,這種思維方式讓他開始反思,夫妻或親子間的爭執,是否真的需要分出對錯,還是應該回歸關係本身,尋找真正重要的價值。
這一集Podcast中讓聽眾感受到親子關係中的矛盾、遺憾與修復的可能性,也鼓勵大家思考,是否有需要修補的家庭關係,而這一切,或許可以從自己開始做出改變。
250 Listeners
177 Listeners
137 Listeners
17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43 Listeners
20 Listeners
451 Listeners
11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30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 Listeners
2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