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集 Podcast 主要圍繞在焦慮這個主題,由天下文化總編輯吳佩穎主持,邀請到作家尤虹文(Mimi)來分享她的經歷,以及討論《凝視焦慮》這本書的內容。
尤虹文(Mimi)本身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在年輕時便遠赴美國求學,後來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並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然而,在這樣的高成就光環下,她卻曾經歷憂鬱與焦慮的折磨,這也成為她後來撰寫《因為身體記得》一書的契機。
《凝視焦慮》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書的作者大衛·羅斯馬林是美國哈佛醫學院副教授,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書中將焦慮分為四種類型——心盛型、心衰型、心苦型與極度心苦型。主持人與虹文討論到,焦慮與壓力的差別在於:焦慮是一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威脅感,而壓力則是需求超過資源所導致的狀態。壓力可以透過調整需求、增加資源來緩解,而焦慮則需要更深入的認知與調適。
虹文分享了自己曾因焦慮與憂鬱陷入低谷,甚至到了無法下床、不知道如何度過一天的狀態,但透過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與中西合併的療癒方式,她逐漸走出困境。她特別強調,許多人在面對焦慮時,會過度聚焦在外在環境帶來的影響,然而真正讓人陷入焦慮的往往是內在的思維模式。她舉例說,當別人對自己有評論時,若我們內在已有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就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行為。這樣的循環使人深陷焦慮的漩渦,因此,認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模式,是減輕焦慮的關鍵。
最後虹文也分享他開設的 Podcast 節目《Mimi 的療癒時光》,每週六晚上 9 點播出,內容圍繞心理療癒與放鬆技巧。
這集節目分享《凝視焦慮》的核心理念:焦慮並不是你的錯,甚至可以成為幫助成長的力量。透過認識焦慮、調整思維模式,並適時尋求幫助,每個人都可以從焦慮中獲得轉變的契機。
4.8
3333 ratings
本集 Podcast 主要圍繞在焦慮這個主題,由天下文化總編輯吳佩穎主持,邀請到作家尤虹文(Mimi)來分享她的經歷,以及討論《凝視焦慮》這本書的內容。
尤虹文(Mimi)本身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在年輕時便遠赴美國求學,後來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並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然而,在這樣的高成就光環下,她卻曾經歷憂鬱與焦慮的折磨,這也成為她後來撰寫《因為身體記得》一書的契機。
《凝視焦慮》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書的作者大衛·羅斯馬林是美國哈佛醫學院副教授,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書中將焦慮分為四種類型——心盛型、心衰型、心苦型與極度心苦型。主持人與虹文討論到,焦慮與壓力的差別在於:焦慮是一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威脅感,而壓力則是需求超過資源所導致的狀態。壓力可以透過調整需求、增加資源來緩解,而焦慮則需要更深入的認知與調適。
虹文分享了自己曾因焦慮與憂鬱陷入低谷,甚至到了無法下床、不知道如何度過一天的狀態,但透過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與中西合併的療癒方式,她逐漸走出困境。她特別強調,許多人在面對焦慮時,會過度聚焦在外在環境帶來的影響,然而真正讓人陷入焦慮的往往是內在的思維模式。她舉例說,當別人對自己有評論時,若我們內在已有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就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行為。這樣的循環使人深陷焦慮的漩渦,因此,認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模式,是減輕焦慮的關鍵。
最後虹文也分享他開設的 Podcast 節目《Mimi 的療癒時光》,每週六晚上 9 點播出,內容圍繞心理療癒與放鬆技巧。
這集節目分享《凝視焦慮》的核心理念:焦慮並不是你的錯,甚至可以成為幫助成長的力量。透過認識焦慮、調整思維模式,並適時尋求幫助,每個人都可以從焦慮中獲得轉變的契機。
250 Listeners
173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179 Listeners
28 Listeners
4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466 Listeners
10 Listeners
38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12 Listeners
19 Listeners
3 Listeners
2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