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的一间画廊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艺术展《2025绝对空间:台法德行动拉力赛》悄然开幕。由策展人廖千乔博士单手策划,展览集结了五位来自台湾的当代艺术家,透过摄影、雕塑与装置艺术构筑出一个充满趣味与批判的“理想游戏”场。
“理想游戏”作为策展起点策展人廖芊乔表示,这次展览的核心是“理想游戏”的概念。她指出,在过去,艺术或许需要以身体、生命去冲撞体制,但如今她选择用更轻盈却不失深度的方式切入 – 就像小朋友玩游戏般自由订定规则、随时变换玩法,艺术亦可成为一种对抗结构的“幽默语汇”。
五位艺术家,五种策略与能量廖芊乔笑称,本次展出的艺术家入选门槛之一是年满四十岁,象征作品与思维的成熟度。其中包含了从装置到平面,各自展现强烈语汇的创作者:
• 倪祥:最年轻的艺术家,在短时间内抵达巴黎,迅速改变创作方向与作品命名,展现高度弹性与创造力。
• 黄逸民:作品以五彩木块堆叠成航空母舰与“永”字,隐喻台湾社会的集体意志与文化结构的松动与重组。
• 陈妍伊:以蜜蜡与蜂巢为媒材创作雕塑,因材料脆弱而在运送上遇到种种困难。
• 赖志盛:本次展出平面作品与颜料罐,风格延续他一贯对绘画性的探索,虽未能完整展现其装置语汇,仍可见其艺术脉络。
• 蔡宗祐:透过不合常规的油画、水墨语法,打破既有知识与形式,挑战“正经”艺术的权威性。
陈妍伊与蜜蜂:艺术的共生实验艺术家陈妍伊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她展出与蜜蜂共创的蜜蜡雕塑系列,材料取自蜂蜡片,造型涵盖高楼建筑、战车、人物与抽象空间,象征人类文明的演化与自然环境的反扑。
她回忆,2010年首次与蜜蜂合作时,灵感来自纽约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她突发奇想:“那如果我盖了一栋台北一零一给它们住住看,会发生什么奇妙有趣的现象跟火花?”
此后展开长期的共创实验。2016年怀孕后,她将母体与蜂巢视为共同的容器,继续发展“维纳斯”与《Never Never Land》等系列,探索生命、成长与未来。
其中一件以“战车”为主题的雕塑,象征自然反扑后诞生的新诺亚方舟。
“我每次打开蜂箱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在开一个盲盒一样,我都在期待它。蜜蜂又筑出了什么我意想不到的一个一个状态,”她笑说。
永恒的神兽:黄逸民的堆叠式寓言另一位艺术家黄逸民则以五颜六色的积木构成航空母舰与“永”字。
他指出,航空母舰的灵感源于东方庙宇中的“神兽”,象征人民对自我的保护与想像。
“在目前的社会当中,谁来保护我们现在的乡里?那所以我就做了一个航空母舰。然后那个由起飞的飞机好像做成燕尾的造型,然后来充当现在的神兽。”
而“永”则取材自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但透过松动、拼贴的结构,隐喻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变动性。永恒是否只是当下这一刻?“五秒后,五年后,它还是永吗?”他抛出哲思。
艺术与哲学的边界这次展览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关于“理想游戏”无法实现的观点,探讨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廖芊乔指出,当代哲学不再追求宏大知识体系,而是转向从文学、艺术和日常文化中寻找启示,哲学家与艺术家之间有着深度的交流与互动。
而在探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廖芊乔表示,展览体现的是“艺术政治化”的实践,即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超越单纯的作品展示,成为批判和介入社会议题的工具,而非被政治利用的“政治搞艺术”。
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的一间画廊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艺术展《2025绝对空间:台法德行动拉力赛》悄然开幕。由策展人廖千乔博士单手策划,展览集结了五位来自台湾的当代艺术家,透过摄影、雕塑与装置艺术构筑出一个充满趣味与批判的“理想游戏”场。
“理想游戏”作为策展起点策展人廖芊乔表示,这次展览的核心是“理想游戏”的概念。她指出,在过去,艺术或许需要以身体、生命去冲撞体制,但如今她选择用更轻盈却不失深度的方式切入 – 就像小朋友玩游戏般自由订定规则、随时变换玩法,艺术亦可成为一种对抗结构的“幽默语汇”。
五位艺术家,五种策略与能量廖芊乔笑称,本次展出的艺术家入选门槛之一是年满四十岁,象征作品与思维的成熟度。其中包含了从装置到平面,各自展现强烈语汇的创作者:
• 倪祥:最年轻的艺术家,在短时间内抵达巴黎,迅速改变创作方向与作品命名,展现高度弹性与创造力。
• 黄逸民:作品以五彩木块堆叠成航空母舰与“永”字,隐喻台湾社会的集体意志与文化结构的松动与重组。
• 陈妍伊:以蜜蜡与蜂巢为媒材创作雕塑,因材料脆弱而在运送上遇到种种困难。
• 赖志盛:本次展出平面作品与颜料罐,风格延续他一贯对绘画性的探索,虽未能完整展现其装置语汇,仍可见其艺术脉络。
• 蔡宗祐:透过不合常规的油画、水墨语法,打破既有知识与形式,挑战“正经”艺术的权威性。
陈妍伊与蜜蜂:艺术的共生实验艺术家陈妍伊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她展出与蜜蜂共创的蜜蜡雕塑系列,材料取自蜂蜡片,造型涵盖高楼建筑、战车、人物与抽象空间,象征人类文明的演化与自然环境的反扑。
她回忆,2010年首次与蜜蜂合作时,灵感来自纽约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她突发奇想:“那如果我盖了一栋台北一零一给它们住住看,会发生什么奇妙有趣的现象跟火花?”
此后展开长期的共创实验。2016年怀孕后,她将母体与蜂巢视为共同的容器,继续发展“维纳斯”与《Never Never Land》等系列,探索生命、成长与未来。
其中一件以“战车”为主题的雕塑,象征自然反扑后诞生的新诺亚方舟。
“我每次打开蜂箱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在开一个盲盒一样,我都在期待它。蜜蜂又筑出了什么我意想不到的一个一个状态,”她笑说。
永恒的神兽:黄逸民的堆叠式寓言另一位艺术家黄逸民则以五颜六色的积木构成航空母舰与“永”字。
他指出,航空母舰的灵感源于东方庙宇中的“神兽”,象征人民对自我的保护与想像。
“在目前的社会当中,谁来保护我们现在的乡里?那所以我就做了一个航空母舰。然后那个由起飞的飞机好像做成燕尾的造型,然后来充当现在的神兽。”
而“永”则取材自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但透过松动、拼贴的结构,隐喻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变动性。永恒是否只是当下这一刻?“五秒后,五年后,它还是永吗?”他抛出哲思。
艺术与哲学的边界这次展览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关于“理想游戏”无法实现的观点,探讨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廖芊乔指出,当代哲学不再追求宏大知识体系,而是转向从文学、艺术和日常文化中寻找启示,哲学家与艺术家之间有着深度的交流与互动。
而在探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廖芊乔表示,展览体现的是“艺术政治化”的实践,即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超越单纯的作品展示,成为批判和介入社会议题的工具,而非被政治利用的“政治搞艺术”。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