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多聽。」這句簡潔的話,
能領人回到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哲學,
當時那些哲學家對於說和聽有許多智慧之語,例如:
“多言不代表這個人有才智”、
“不要讓你的舌頭超出你的思想”、
更具體的是“我們之所以有兩隻耳朵而只有一張嘴,是為了讓人多聽少說。”
當然要人多聽,目的不是什麼都要聽,還必須努力好好聽。
對於一個思想者來說,聽是思想的一種方式。
如果一個人多聽少說,也會喜歡聽那些同樣多聽少說者的話。
在忙碌緊湊的一天中,
什麼時候我會停下來回顧一下,看看自己活的怎麼樣?
或拿起聖經朗誦,聆聽一段天主的話語,聽聽天主此時要跟我說什麼?
在按下生活的暫停𨫡時,我覺察到什麼?
充滿能量的天主恩寵與我同在,或是此時我覺察自己和天主的關係淡了,
因為我遠離了祂而不自知,我對祂的態度好像猶太人一樣,
失去了忠實,活在先知們所指責的罪行中,
天天與世俗的偶像在一起而不自知。
不會聆聽天主使我遠離祂,不聆聽祂的話,我的心就會變硬,
如同樂園中的亞當、厄娃一樣變成自我封閉,
以致沒有能力接受天主的恩寵。
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活,我逐漸成為有名無實的教友,
甚至成為一個沒有信仰的人。
福音中撒種的比喻是所有比喻的基礎,耶穌教導門徒如何聆聽聖言,
只有聆聽天主的聖言才能使人獲得自由,
同樣的如果我願意,藉著聆聽我就能成為用心開墾和耕作的好土地,
使聖言的種子長大成熟。
聖言的種子已經存留在我的心中,
但它是否能結果實卻取決於我,我真正的聆聽並且聽懂了。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耶穌升天腳印 Jesus' footprints at the Ascensi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