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行走的背包,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主播大江。这几天,对于上海的朋友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很多小区陆续发布了解封通知,意味着长达两个多月的封控,终于要结束了!而因为疫情而静默的上海,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了。恰逢端午佳节,不如趁着复工前最后一个假期,跟大江一起走出家门,游遍上海市区的几条最美马路,重新感受魔都的魅力和心跳吧。
漫步在建国西路的街头,茂盛的梧桐树郁郁葱葱,街上的行人悠闲散着步,路边的店铺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气。往日那个熟悉的上海,仿佛正在一点点活过来。建国西路的街头,人并不多,有时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手挽着手,一前一后地走着,就像这条老街,从年轻到年迈,一眨眼就走过了漫长岁月。作为上海最具标志性的马路,你能在这里看到各式西洋风格的老房子。这些看似平常的老房子背后,大都隐藏着一段历史的过往。如果你看到一座类似于牌楼的建筑,灰白色的砖石上,写着“步高里”三个大字,下面还有1930和用法文写的勃艮第城,那一定是步高里没错了。步高里1930年由法商投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设计并施工,共有78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巴金先生就曾居住在步高里52号,在这里他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从感受到每一栋旧居的独特气质。红砖外墙的建筑复古粗犷,白色木质外墙显露出浓重的美式风格,还有别具一格的浮雕,造型独特的阳台和飘窗,在历史的风霜雨露中,一座座屹立不倒的旧居,仿佛在动情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如果你见到一座玫红色的三层建筑,立面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那应该就是曹天钦·谢希德旧居了。很多人对这两个名字可能都不熟悉,曹天钦是我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而谢希德更是一位奇女子,不仅是我中国芯片事业的“破冰人”,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校长。
1951年,曹天钦和谢希德学有所成,两人分别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剑桥和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因为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毫不留恋西方的高薪职位和优渥条件,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但因为美国的明令禁止,谢希德不得不先去英国,与相恋已久的曹天钦汇合,再辗转回国。据说为了阻止这位物理学高材生离开,美国警察甚至追到了开往英国的轮船上,但只搜查到曹谢两人的几千封信件,才不得不放行。回国之后,夫妻两人一直在这里居住了35年,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院士公寓”。
如果你是咖啡爱好者,你肯定听说过上海的永康路。永康路全长600多米,历史上曾是法租界,后来短暂成为过露天菜场和酒吧街。而今天的永康路,已经成为了上海最值得逛的老街之一,聚集了众多人气爆棚的咖啡馆。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封闭在家的日子里,无数人最为想念的,就是一杯咖啡的醇香。永康路作为著名的网红一条街,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排着长队的网红店。如果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坐在这里悠闲地聊天,好像一点都不赶时间。能在这条街屹立不倒的咖啡店,要么极致清新,要么日系复古,总之每家店都很有风格。除了无可挑剔的环境,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调饮品,以及和苦味绝配的甜点,即便喝不惯咖啡的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永康路上,不止有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热爱咖啡茶饮的美味爱好者,许多附近的居民也常会来这里,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也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永康路不只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是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装修新潮的网红咖啡店上面,就是径直伸出的晾衣竿。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可能就隐藏着低调的老裁缝店。点一杯特调饮品,再搭配一份招牌甜点,在和朋友的轻松畅聊中,排解掉隔离期间的无聊和烦闷。这种消磨时光的方式,对于刚刚解封的人们来说,也绝对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啦~
作为扫街爱好者最常提及的名字中,武康路一定榜上有名。走在街头,抬眼望去就是一栋栋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如果你看到一栋造型独特的公寓,有着超大的半弧形大阳台,那应该就是曾经的上海四大公寓之一——麦琪公寓。这栋公寓由旧上海法租界,最炙手可热的建筑设计公司——赉(lài)安洋行设计。麦琪公寓高10层,一共有8个大阳台,房间基本都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平层。据说大阳台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赉安女儿跳舞时飞扬的裙角。麦琪公寓的对面,是一座不规则的五边形公寓,名叫白塞仲公寓,也是由赉安洋行设计。白塞仲公寓的阳台,是内陷的三角形,从中间隔断开,分别供两户人家使用。公寓两侧生长着茂盛的梧桐,给熙熙攘攘的道路上,增添了一抹清凉的绿意。
除了众多的名人故居和建筑,武康路还有个很有名的阳台,叫做“罗密欧阳台”。黄灰色的外墙,带着凹凸不平的质感,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建筑。阳台不大,铁质的护栏有点像半个鸟笼。因为女作家陈丹燕在书中曾写道,“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因此这里就被大家叫做“罗密欧阳台”。当然,要说武康路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还是非武康大楼莫属。武康大楼于1924年建成,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大楼屹立在五街交汇处的三角区,从正面看外形犹如一艘巨船,从空中看则像一个熨斗,与纽约的熨斗大厦相似,所以也被称为“小熨斗”。大楼主体为砖红色,一层有很多半圆形的拱廊,充满了法式古典的浪漫气息。作为上海最早的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最初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是洋行和外商的高级职员。建国后,很多文艺界名流入住,而现在的武康大楼里,遍布着很多文化社区,在门口拍照打卡后,进去走走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骑行经过延庆路的绿色小洋房,让人回想起电影《爱情神话》中,老白骑着自行车经过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经过的行人身上。上一次走在这条路上,大家都还身穿厚厚的外套,现在都已经换上了清凉的T恤。玩累了呢,可以去愚园路的糖水店,吃上一碗桃胶芋圆,奶香浓郁,芋圆Q弹有嚼劲,口感冰凉又清爽。如果你喜欢吃面,可以在裕兴记点一碗三虾面,鲜味浓郁、面条筋道,一口气吃完一大碗面,真的特别满足。如果你偏爱嗦粉,那就去吃一碗招牌螺蛳粉,汤底浓郁,木耳脆爽,在搭配上口感绝佳的酸笋,真的越吃越上瘾。再搭配一碗木薯糖水,木薯甜糯,解辣又解渴。虽然很多店铺还没营业,但比起几天前还空无一人的街道,已经增添了许多烟火气,也希望上海能早日重现往日的勃勃生机。
好啦,感谢你收听本期的《行走的背包》,我是主播谦大江,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端午节到了,你打算去哪里畅玩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咯!拜了个拜。
5
44 ratings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行走的背包,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主播大江。这几天,对于上海的朋友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很多小区陆续发布了解封通知,意味着长达两个多月的封控,终于要结束了!而因为疫情而静默的上海,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了。恰逢端午佳节,不如趁着复工前最后一个假期,跟大江一起走出家门,游遍上海市区的几条最美马路,重新感受魔都的魅力和心跳吧。
漫步在建国西路的街头,茂盛的梧桐树郁郁葱葱,街上的行人悠闲散着步,路边的店铺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气。往日那个熟悉的上海,仿佛正在一点点活过来。建国西路的街头,人并不多,有时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手挽着手,一前一后地走着,就像这条老街,从年轻到年迈,一眨眼就走过了漫长岁月。作为上海最具标志性的马路,你能在这里看到各式西洋风格的老房子。这些看似平常的老房子背后,大都隐藏着一段历史的过往。如果你看到一座类似于牌楼的建筑,灰白色的砖石上,写着“步高里”三个大字,下面还有1930和用法文写的勃艮第城,那一定是步高里没错了。步高里1930年由法商投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设计并施工,共有78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巴金先生就曾居住在步高里52号,在这里他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从感受到每一栋旧居的独特气质。红砖外墙的建筑复古粗犷,白色木质外墙显露出浓重的美式风格,还有别具一格的浮雕,造型独特的阳台和飘窗,在历史的风霜雨露中,一座座屹立不倒的旧居,仿佛在动情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如果你见到一座玫红色的三层建筑,立面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那应该就是曹天钦·谢希德旧居了。很多人对这两个名字可能都不熟悉,曹天钦是我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而谢希德更是一位奇女子,不仅是我中国芯片事业的“破冰人”,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校长。
1951年,曹天钦和谢希德学有所成,两人分别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剑桥和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因为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毫不留恋西方的高薪职位和优渥条件,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但因为美国的明令禁止,谢希德不得不先去英国,与相恋已久的曹天钦汇合,再辗转回国。据说为了阻止这位物理学高材生离开,美国警察甚至追到了开往英国的轮船上,但只搜查到曹谢两人的几千封信件,才不得不放行。回国之后,夫妻两人一直在这里居住了35年,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院士公寓”。
如果你是咖啡爱好者,你肯定听说过上海的永康路。永康路全长600多米,历史上曾是法租界,后来短暂成为过露天菜场和酒吧街。而今天的永康路,已经成为了上海最值得逛的老街之一,聚集了众多人气爆棚的咖啡馆。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封闭在家的日子里,无数人最为想念的,就是一杯咖啡的醇香。永康路作为著名的网红一条街,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排着长队的网红店。如果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坐在这里悠闲地聊天,好像一点都不赶时间。能在这条街屹立不倒的咖啡店,要么极致清新,要么日系复古,总之每家店都很有风格。除了无可挑剔的环境,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调饮品,以及和苦味绝配的甜点,即便喝不惯咖啡的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永康路上,不止有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热爱咖啡茶饮的美味爱好者,许多附近的居民也常会来这里,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也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永康路不只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是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装修新潮的网红咖啡店上面,就是径直伸出的晾衣竿。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可能就隐藏着低调的老裁缝店。点一杯特调饮品,再搭配一份招牌甜点,在和朋友的轻松畅聊中,排解掉隔离期间的无聊和烦闷。这种消磨时光的方式,对于刚刚解封的人们来说,也绝对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啦~
作为扫街爱好者最常提及的名字中,武康路一定榜上有名。走在街头,抬眼望去就是一栋栋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如果你看到一栋造型独特的公寓,有着超大的半弧形大阳台,那应该就是曾经的上海四大公寓之一——麦琪公寓。这栋公寓由旧上海法租界,最炙手可热的建筑设计公司——赉(lài)安洋行设计。麦琪公寓高10层,一共有8个大阳台,房间基本都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平层。据说大阳台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赉安女儿跳舞时飞扬的裙角。麦琪公寓的对面,是一座不规则的五边形公寓,名叫白塞仲公寓,也是由赉安洋行设计。白塞仲公寓的阳台,是内陷的三角形,从中间隔断开,分别供两户人家使用。公寓两侧生长着茂盛的梧桐,给熙熙攘攘的道路上,增添了一抹清凉的绿意。
除了众多的名人故居和建筑,武康路还有个很有名的阳台,叫做“罗密欧阳台”。黄灰色的外墙,带着凹凸不平的质感,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建筑。阳台不大,铁质的护栏有点像半个鸟笼。因为女作家陈丹燕在书中曾写道,“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因此这里就被大家叫做“罗密欧阳台”。当然,要说武康路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还是非武康大楼莫属。武康大楼于1924年建成,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大楼屹立在五街交汇处的三角区,从正面看外形犹如一艘巨船,从空中看则像一个熨斗,与纽约的熨斗大厦相似,所以也被称为“小熨斗”。大楼主体为砖红色,一层有很多半圆形的拱廊,充满了法式古典的浪漫气息。作为上海最早的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最初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是洋行和外商的高级职员。建国后,很多文艺界名流入住,而现在的武康大楼里,遍布着很多文化社区,在门口拍照打卡后,进去走走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骑行经过延庆路的绿色小洋房,让人回想起电影《爱情神话》中,老白骑着自行车经过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经过的行人身上。上一次走在这条路上,大家都还身穿厚厚的外套,现在都已经换上了清凉的T恤。玩累了呢,可以去愚园路的糖水店,吃上一碗桃胶芋圆,奶香浓郁,芋圆Q弹有嚼劲,口感冰凉又清爽。如果你喜欢吃面,可以在裕兴记点一碗三虾面,鲜味浓郁、面条筋道,一口气吃完一大碗面,真的特别满足。如果你偏爱嗦粉,那就去吃一碗招牌螺蛳粉,汤底浓郁,木耳脆爽,在搭配上口感绝佳的酸笋,真的越吃越上瘾。再搭配一碗木薯糖水,木薯甜糯,解辣又解渴。虽然很多店铺还没营业,但比起几天前还空无一人的街道,已经增添了许多烟火气,也希望上海能早日重现往日的勃勃生机。
好啦,感谢你收听本期的《行走的背包》,我是主播谦大江,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端午节到了,你打算去哪里畅玩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咯!拜了个拜。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39 Listeners
17 Listeners
316 Listeners
0 Listeners
42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14 Listeners
74 Listeners
9 Listeners
13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233 Listeners
48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155 Listeners
211 Listeners
26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