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減少偏誤帶來的有害影響《雜訊》|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22


Listen Later

在本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介紹了丹尼爾·康納曼等人合著的《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郝哥從丹尼爾·康納曼的成就與背景出發,說明這位心理學家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以心理學視角挑戰傳統經濟學對「人類理性」的假設。

他提到康納曼的前作《快思慢想》對心理偏誤的深刻分析,以及《雜訊》作為對此主題的延伸探索。

心理偏誤與雜訊的區別
郝哥借助射擊靶心的比喻,形象解釋偏誤與雜訊的概念:偏誤是子彈集中但偏離靶心,而雜訊是子彈散落靶面,毫無規律。他進一步指出偏誤和雜訊可能同時存在,導致判斷結果既有系統性錯誤,也有隨機性差異。

雜訊的實例與影響
郝哥分享了一個研究案例,顯示保險業務員針對同一客戶的核保報價,誤差竟高達50%,大大超出主管們原先5-10%的預測。這表明雜訊在各類判斷中普遍存在,並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他以法官為例,指出能力差異、心態偏見和生理狀態如何分別影響判決,造成同案異判的現象。

例如,法官在心情好壞或用餐前後的判決結果可能截然不同,這也反映了人類判斷的不一致性。

減少偏誤與雜訊的方法
郝哥提出「便利貼法」作為有效的討論工具,通過匿名記錄意見,避免從眾效應的幹擾。此外,他進一步講解了書中提出的「決策保健」概念,強調通過明確目標、標準化流程和數據驅動決策,來減少決策過程中的雜訊。

例如,通過定義清晰的評估標準,可避免模棱兩可的描述帶來的理解偏差;利用統計思維對類似案例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決策更加科學。

生活中的決策保健
郝哥以「洗手」降低手術和接生死亡率的歷史例子,說明即使無法完全了解問題根源,只要采取正確的保健措施,就能顯著改善結果。他建議在決策時借助客觀標準,避免因個體差異或情緒波動造成的判斷失準。

例如,他批評缺乏數據支持的「有人說」論斷,強調決策應基於全面的數據和事實,而非單一主觀意見。

最後,《雜訊》與《快思慢想》相輔相成,有助於深入理解人類行為模式和判斷缺陷。聽眾在學習與工作中,可以主動反思自己的偏見與雜訊,並採用書中提供的方法來優化決策流程,進而提升判斷準確性與效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By 天下文化

  • 4.8
  • 4.8
  • 4.8
  • 4.8
  • 4.8

4.8

3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5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76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8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73 Listeners

財訊 《Wealth Magazine》 by 財訊雙週刊

財訊 《Wealth Magazine》

35 Listeners

下班經濟學 by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42 Listeners

郝聲音 by Caesar 郝旭烈

郝聲音

16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54 Listeners

商周Bar by 商業周刊

商周Bar

12 Listeners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by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406 Listeners

請聽,哈佛管理學! by 哈佛商業評論

請聽,哈佛管理學!

30 Listeners

今周大耳朵 by 今周刊Business Today

今周大耳朵

10 Listeners

天下學習 by 天下雜誌

天下學習

19 Listeners

經理人 by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

3 Listeners

思維槓桿 by 米克 x 麥可

思維槓桿

2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