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做,對孩子會不會太糟糕?」
成為父母之後,常忍不住檢視自己,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不夠完美?或是在發完脾氣之後,排山倒海的「罪惡感」及「愧疚感」迎面而來。
本集為「2022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幸福好茶屋Live Podcast節目,特別邀請到「臨床心理師」駱郁芬與品皓一起對談,她是「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在「正向教養」這條路上做了很多陪伴,身為媽媽的她,同時也分享了許多自已在教養路上的「崩潰」經驗。
當天兩位在現場深入探討,什麼是「夠好的父母」?該如何重新定義「完美父母」?身為父母,該如何面對教養的龐大壓力?如何面對內心的糾結,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本集重點
1/ 想盡辦法榨乾自己的時間、心力陪孩子,才是好媽媽?
每當出門工作,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時,心中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總覺得無法陪孩子,孩子就好像被疏忽了、被犧牲了?什麼才是「好品質的相處」(quality time)?該如何在「工作」與「陪伴」之間取得平衡?
2/ 毋須成為「完美父母」,只要變成「夠好的父母」!
這樣教好不好?這樣管對不對?父母的罪惡感及愧疚感常來自於覺得自己不夠完美。然而,教養裡並不存在標準答案,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該適性而為,找出孩子最需要的,而非要求自己是最好的。對郁芬來說,她認為給予孩子「歸屬感」及「安全依附」是很重要的;再者,讓孩子知道他自己是有價值的、被尊重的,也是另一個要素。
3/ 「關係」永遠是雙向的,孩子與父母的情緒都該被正視
面對孩子預期外的行為,常常一把火就上來,有些人選擇壓抑,有些人選擇發怒,但事後又後悔及愧疚。其實大人跟孩子的情緒都很重要,除了顧及孩子外,父母不妨在事後練習覺察,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又為什麼會覺得罪惡?」並重新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愛的樣貌」是什麼?自己想像中跟孩子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這裡看直播:https://youtu.be/nm4rxWJLXSU
★好書傳送門:《就算愧疚千百回,我依舊是個母親》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Podcastonly/products/1426
**節目許願池,邀請你一起來許願** http://reurl.cc/GdK7ov**
到許願池告訴所長你的困擾,分享「家的心關係」練習成果!
**訂閱收聽親子天下Podcast** https://cplink.co/1739xAOQ**
追蹤主持人粉專由此進→
◎鄧惠文:http://facebook.com/fate.or.character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http//facebook.com/antisocialphobia
◎親子天下Podcast 好讀推薦** https://cplink.co/BmbBFuqJ**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