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人工智慧進入槓桿結構?風險初現。/ 人工智慧到底誰是贏家?智慧醫療。|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7


Listen Later

最近一個禮拜,有關人工智慧的議題越來越兩極化,有的人繼續熱情追捧著人工智慧的美麗未來,更多人開始質疑人工智慧的泡沫以及最近發生的閉鎖連環資本運作,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的商業化能力?實際情況如何?
 

一,
 
10月14日,美國銀行(BofA)發布的十月份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中,對人工智慧(AI)泡沫的擔憂首次成為投資人心中的首要關注,33%的受訪者將其列為市場的最大尾部風險,相較於九月份的11%再次大幅上升。
 
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近日指出,AI題材雖推升企業投資與股價新高,但估值水平已遠超基本面。他表示:「當資產價格過高,跌幅也會更大。」Goldman Sachs執行長David Solomon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暗示當前情勢和網路泡沫時期相似。他說到AI基礎設施的龐大投資可能風險,「未來勢必會出現兩極化,有的投資能脫穎而出,有的則將受挫」。
 
看來華爾街對人工智慧交易可能過熱的警告聲日益高漲。在與AI相關的股票與企業資本開支經歷紀錄性的上漲之後,擔憂情緒愈演愈烈,一些人認爲這場繁榮開始看起來像泡沫。我們要怎麼解讀?
 

 
10月15日,Google發表的人工智慧(AI)模型C2S-Scale 27B提出了癌細胞行為新假設,這項發展不僅象徵在癌症療法醫學研究方面獲得重大突破,也是「AI用於科學」的關鍵時刻。兩天後的10月17日,台灣林口長庚醫院也在發表了人工智慧輔助系統 Sibil,可以透過AI影像判讀,協助醫師提早發現隱藏病灶,為肺癌早期診斷帶來新契機。
 
事實上,智慧醫療漸成趨勢,上個月,台灣、泰國已經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4家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啟動跨國驗證,除了在台灣醫院啟動AI模型驗證合作,也將建立泰國試點驗證場域,加速智慧醫療商品化。
 
在超高齡化社會情境之下,醫療系統未來勢必將導入更多的人工智慧技術,而不是依賴傳統的人力密集。醫界以及科技界普遍都相當看好醫療用AI人形機器人能夠逐步進入到相關的應用場域之中。我們要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By 天下文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8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5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86 Listeners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by 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125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0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1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8 Listeners

下班經濟學 by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44 Listeners

郝聲音 by Caesar 郝旭烈

郝聲音

26 Listeners

財訊 《Wealth Magazine》 by 財訊雙週刊

財訊 《Wealth Magazine》

33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55 Listeners

商周Bar by 商業周刊

商周Bar

10 Listeners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by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426 Listeners

請聽,哈佛管理學! by 哈佛商業評論

請聽,哈佛管理學!

35 Listeners

今周大耳朵 by 今周刊Business Today

今周大耳朵

9 Listeners

天下學習 by 天下雜誌

天下學習

23 Listeners